磨声依旧:历久弥新的烟火味

        对石磨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小时候农村寨子里家家户户都有石磨,每家最显眼的四样东西分别是火塘、烧水壶、凳子,最后就是石磨。

        石磨初始印象是和日常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小时候去外婆家,猪圈里几十头肥猪,一听到石磨转动的声音就撕叫不断,养出这么多的猪,外婆的石磨功不可没。

外婆家的石磨

        外婆的石磨就是两个被凿出来的石墩子,一上一下,下盘的是固定在一个用半弧形大树树干挖出的凹槽里,木凹槽稍微倾斜的固定在一木架子上,高的一方稍显宽阔,低的一方稍显有点狭窄,上盘的有一个孔和木把,孔是放入准备磨的东西。

        每天下午外婆用颤颤巍巍地动作,抓一把玉米放进上面磨盘上的孔,另一只手握紧石磨木把,转动磨盘,磨碎了的玉米面就从两个磨盘间的缝隙围着一圈落到凹槽里,凹槽里的碎玉米面量差不多了,在凹槽开口狭窄的一边摆个锅,然后用手在凹槽里一拔,碎玉米面就落入锅里。留着第二天喂猪用。

        那时候是童年,每天在寨子里到处游走玩乐好像也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到了下午肚子差不多饿了,一路小跑着回外婆家,看看是否可以吃饭了。如果饭没有做好,外婆还在做饭,因为个子还小够不着石磨木把,会抬个凳子放在石磨旁边,然后站在凳子上磨玉米,主要是可以讨外婆欢喜,打着帮她减轻做家务的幌子蹭饭。习惯是个可怕的东西,因为养成了没有事干就去推磨的好习惯,直到现在去哪里见到石磨,都要上去打量一番,样式、手工、实用性都会评价一下。

黑井古镇

        石磨不大,但作用挺大,它为寨子每户每家蛋白质来源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年能不能吃上很肥的猪肉就靠它,因为玉米面是最好的催肥食料、过年年糕用的糯米粉、平时小吃芭蕉芋粉、做豆腐的黄豆粉等都离不开石磨。反正石磨一转,全家美味不断!

        后来,邓小平爷爷南巡那一年,据说还作了影响世界的也是改变中国的重要讲话,刚翻过年外婆家寨子就通电了,没过多久寨子里有了用电带动的粉碎机,寨子的石磨逐渐被大家淘汰,电动带来的是一次大解放,解放大家的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前每家人做完了一天生产劳作,回家还要拿出一两个小时借着火塘的火光磨猪食料,那么耗时也顶多能喂一天,有粉碎机后劳动力不但节省了,粉碎一次也可以喂食十天半月的,所以寨子里的人慢慢不在使用石磨,堆放在角落被边缘化。

        农村的生活突飞猛进地大变样,富裕的生活一天一个样,电视机、电冰箱等各种电器陆续走进各家各户,虽然新建设的楼房比以前老房子大很多,但家里摆放的家具也越来越多,占空间又几乎用不到的石磨不知不觉消失在每家每户最显眼的地方。

        外婆依然舍不得陪了自己几十年的石磨,对她来说这是一种习惯,如果不磨了感觉就少了什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是石磨磨出来的东西没有灵魂,她是寨子里最后的坚守者,随着外婆的远去 ,寨子里使用了不知几千年的生产工具就在解放生产力的历史车轮中作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完全被碾碎!

        一次在黑井古镇游玩时,走进了古时富甲云南的大盐商留下的武家大院,景区导游介绍了武家致富的“四件法宝”,盐井、马帮、铁锅、石磨。我在前院看到了很多堆起来的石磨,和外婆家的大小差不多,只是这些是土红色,和就地石材有关系,都没有支架,整齐的码着。据说古时候武家生意很大,食盐生产占到了云南的百分之七十,每天煮盐需要很多的豆浆,所以使用的黄豆粉量很惊人,由于生产资料落后,那时候又没有电这个说法,更不用说电动粉碎机了,生产黄豆粉就只能靠石磨了。每天都有几百人一起一人一磨同时推磨,如果时光能倒流,场面是何等壮观,磨声鼎沸,气势恢宏。

武家大院石磨

        用当地的人话说武家就是“磨声一响,金银万两”。磨出的豆浆为武家卤出了数不尽的食盐,用马帮送到全云南各地,源源不断地换回数不清的白银,白银是武家在黑井古镇乃至云南省商界从明朝到民国能够纵横五百年的底气。武家作为东家对于磨坊是经常去的地方,也许是熟能生巧,历代东家从小耳濡目染,有时候走近磨坊听听声音就知道大概出多少的黄豆粉,能卤出多少食盐,能换回多少白银。

        解放以后,黑井的盐矿几乎枯竭,经不起大规模的开采,武家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这些码放的石磨是最好的见证者了,它们作为生产财富财富工具的岁月一去不复返,被遗忘在武家大院的角落里。民国以后静静地躺在那里不知多少年。

        近二十年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升是多么显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这些被遗忘在角落的石磨又赋予了新的使命,又有了新的价值。它们成了黑井历史文物,见证了黑井繁华的五百次春秋轮回,如今的黑井游客很多,石磨用文物无声胜有声的方式向游客述说着黑井的五百年风云,也为黑井的旅游增加了厚重感。也唤醒了我对外婆的记忆,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机会能带她看看外面的世界,让她也知道她爱不释手的石磨如今换成另一种价值方式存在,从生产资料变成了历史载体,更变成了一种高尚的精神存在。

黑井

        石磨虽然失去了作为生产资料的价值,但那种默默耕耘、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是传承的财富。近年来,中国的文化越来越繁荣,石磨也成了许多人的收藏品,或者是作为装饰品,走进了家庭客厅、酒店大堂、门店等显眼的地方。既有历史的底蕴,又有深深的情怀,又象征着勤劳不息,也寓意奉献自己造福大家,也寄希望转转会有好运连连。

        当自己遇到不如意时,我都会提醒自己人生就应该像石磨学习,学习石磨的精神财富。也要学习石磨在时代变革中改变自身价值的勇气,如果自己的努力已经不符合当下,也要换一种方式体现更好的价值。

        石磨都如此,人就更应该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磨声依旧:历久弥新的烟火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