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

这个标题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我和自己的孩子,实际上我想要表达的是我(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我)和幼儿园小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看见儿童”、“发现儿童”、“理解儿童”、“儿童立场”、“儿童本位”是幼教人常说的话,因为在这个社会中,忙忙碌碌的成人们很容易忽略甚至无视儿童的内心世界,儿童无疑是弱势群体,所以要不停地呼吁人们发现伟大的儿童。

我,虽然早已成年很多年,可是并不够独立,总喜欢依赖别人,几乎从不主动牵头去做一件事。明明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说出来,更不敢付诸行动。这在心理学上,应该会有个专有名词来命名吧。

这样的我,好像是和弱势的孩子同病相怜。我能敏感地捕捉到孩子们在生活中的无助、无奈。

比如,在幼儿园里孩子们被要求一直乖乖坐着觉得无聊又无力反抗。

比如,孩子把玩具筐扣在头上当头盔,想象自己是妈妈骑车去买菜,孩子玩得正投入时,老师批评他不能用玩具筐扣头。孩子的游戏被打断!这种情境下老师是不理解孩子的,实际上孩子并没有违反什么规则,但在老师看来有些调皮,所以会被老师打断。如果老师看见、读懂了孩子的游戏,应该不仅不会批孩子,而且还会支持孩子吧。

不过,虽然有时我很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但是由于我自身的能量不足,我那种软弱、胆怯的气场也会给孩子们带来负面影响,给我自己制造麻烦。孩子们也是“欺软怕硬”的,气场强大的老师组织活动时能让班级里所有的孩子在掌控之中。她们一开口说话,孩子瞬间就安静了。我呢?常常震不住孩子!得想尽办法去调动孩子的注意力。带孩子排队时也有明显的分别,有的老师带队孩子都很乖,我带队时调皮的孩子不怕我有时就故意捣乱挑衅我。午休时有的老师喊一声,不想上床的孩子就乖乖上床了,而我好说歹说也不管用。

我感觉到我的最大弱点就是边界不清晰,包括规则边界,自尊的边界。我表达不清楚,规则边界的模糊大概就是孩子违反所谓的规则时,我会思考这个规则是否合理,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会放宽,然而看孩子秩序乱时我自己又觉得理亏。自尊边界的模糊大概就是当别人侵犯我的自尊时,我不会直截了当地反击。有捣蛋鬼孩子会突然拍我一下屁股,我回头看他他还对我坏笑。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一般笑笑就算了,因为我知道即使我吼他一嗓子他还是不怕我。对别的老师,孩子根本就不会这么做。

昨晚读公号文章,刷到一句“人格不成长,技巧是学不会的。”大概我就是这样吧,我想像别的老师那样轻轻松松搞定孩子,不只是学学别人的方法那么简单,最根本的还在于我这个人,人格要成长!自立!自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