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咏娟《逐步培养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读后感

    仔细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篇文章,对我的触动很大。这个时候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只知道我以前对待学生的做法不对。于是我每天利用业务时间大声朗读一遍,从周一到今天周六我读了六遍,每一次读过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我联想到我班的有些学生,课堂上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眼睛里面没有光彩,课堂上的时间他们觉得很漫长,一心想着下课,一下课就像出笼的小鸟,一路欢快一路歌唱。家庭作业敷衍了事,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写。你问他为什么不写作业,他会有各种理由。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无数次想过放弃。读过这篇文章后,我知道我作为一名老师是不合格的,我没有明白小学的任务是什么,根本没有想过要培养学生在体力劳动中和在脑力劳动中客服困难的习惯。现在我想我该怎样让他们学会用脑,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不要让他们觉得一切都轻而易举,这样会使他们越来越懒于动脑。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最近发展区,逐步呈现相适应的困难。让他们具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想想孩子们从早晨七点离开家到下午五点四十放学,这么长的时间里,一节课接一节课的去上,课堂上每一科老师还都要求精力集中,该是多么的精疲力竭,终于放学了,回到家里还有每科的家庭作业,孩子们怎能不厌倦学习呢?如果完不成作业,第二天老师检查作业时,还会各种逼问为什么不写作业,人家都能完成你就不能完成吗?慢慢地会有一部分学生厌倦学习,恶性循环,不再写作业,课堂上也不再配合老师听讲。现在想想关键是孩子没有对学习产生兴趣,培养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需要我用一生的努力来完成。

  几乎每节课我都会告诉孩子,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要求学生一定要达到某一种目的。这样对每个学生来说,学习不再让他们引起兴趣,不再有新奇感。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儿童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虽然这一目标对我来说很难,我要努力做到,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在教他们的时候,我想尽办法不让他们觉察出我的目的,这样减轻他们的脑力劳动。

  回想我的每一节课,我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地听着我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确实是一片紧张的寂静,曾经我认为我是成功的,殊不知这些孩子只是一种积极用脑的假象。这一切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结果却不是我想象的。每一节课我让孩子高度集中,使整个神经过于疲劳,我生怕课堂上浪费一分钟,在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知道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我以后应当不断地使孩子的精力得到补给。让孩子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让智力和体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孩子运用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设法使每个孩子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咏娟《逐步培养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