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能力陷阱,摆脱无效努力,看《能耐》如何给你最大的安全感

01.最大的安全感,是你有随时离开的能力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未来三十年,哪些行业的工作人员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确实这是个令人担忧的话题,人工智能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在某些领域已经开始渐渐取代人类的工作岗位了。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机器人,优点显而易见:超级计算能力、可以7*24小时无休的工作,一些客服、司机、翻译、快递员、制造工人、保安等多种岗位可能都会被机器人所替代。

有分析师曾预测,预计到2045年时,人工智能机器人甚至将取代大学教授,那个时候,人类的失业率将超过50%。

但是如果我们去研究哪些工作容易被取代,然后选择不容易被取代的工作来学习,恐怕也只会从一次失业潮跳到另一次失业潮。

俗话说的好:最大的安全感,是你有随时离开的能力。我们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不会担心被社会淘汰。

公众号“小强职场说”创始人,专注内容的创业者——陆强所著的《能耐》一书,分享了成事的简单法则。夯实我们最坚固的两个地基,一个叫做“能”,它决定你成事的基础,一个叫做“耐”,它决定你成事的大小。

作者将“能耐”分解成“能力”与“耐力”,并提出能力的上限与耐力的底线,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空间。在书中从如何锻炼能力,如何磨炼耐力两个角度给到我们实用的操作方法。不论是新入社会的职场小白,还是遇到瓶颈期的职场“老油条”,都会从书中得到帮助。

02.跳出能力陷阱,深度思考提升人生的广度

“能力陷阱”是指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不能抛开过去做事的成功方式去寻求新的方法,因而阻碍变革和创新。

对于我们每个人也是一样,当我们认为自己在某方面有能力时,实际上就已经限制了我们自己发展的方向。我曾经面试过许多应届生,问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个岗位,大部分都会说“专业对口”,“学了很多年这个专业,不想放弃”等等,但是再问他们对这个岗位的理解,或者个人的职业规划,很多学生会说一些常规的应试话术,没有一点自己深入的思考。

其实,企业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态度和潜力。本书的作者陆强学了四年的土木工程专业,当他敏锐的发现互联网行业的风口和趋势,同时又看清建筑行业的上限时,他毅然决然的放弃自己擅长的专业,学习新的知识,跨行到互联网行业。

我们熟悉的“锤子手机”的创始人罗永浩,做过卖二手书、倒卖走私车,后来苦学英语,进入了新东方,才逐渐有了名气,再后来获得了投资,自己创建了公司。跨行成功的案例举不胜举。

古典老师在《拆掉思维里的墙》里写道。

成长,就是长成自己的样子。

我们很容易被自己过去的经历、眼界、知识所绑架,在尝试之前就先否定自己,而人生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其实来自生命的底层欲望,也就是不断探索新世界的好奇心。

对很多人来说,可怕的不是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而是你没有找到,也没有想到要找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真正感兴趣的事业。

选择合适自己的路,会让你感到更幸福。优秀的人,从来不担心跨界和转行,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在职场上,很多人都有“学生思维”,经常会盲目的去选择。什么资格证书考的人多了就去考,什么行业火了,就选择哪个行业。往往没有自己的深度思考,其实思考的深度才决定你人生的广度。

现在请你打开手机中带有收藏功能的APP,可以看看你收藏了多少篇觉得有价值的文章,觉得以后会用到的文章。收藏一百篇干货,但是能力还是在原地踏步。就是因为我们成了信息的收集者,而不是有深度的思考者。如果不进行思考,那这些文章和垃圾信息有什么不同?

我们只有学会并且善于深度的思考,才能获得自己人生的掌控权。

03.摆脱无效努力,给梦想设定一个期限

以前单位有个同事,总是让自己表现的特别忙碌,走路都是带风的,但实际上却是没有效率的白忙。

有的朋友虽然总是去健身房,却只是拍照打卡记录,锻炼却没有任何效果。

雷军说过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实际上就是指我们大多数人常用行动上的勤奋,掩盖了思维上的惰性。

美国的公共管理学家马里恩曾经提出过一种理论,叫做LOE理论(level of effort 投入水平)。核心观点是,总体目标下的任何分目标,都应该为总体目标服务,这种情况下你的努力才是有效努力,而不是一种低水平努力。

很多时候,我们都陷入了低水平努力的误区。很多朋友总是追求读书的数量,一年几十上百本,范围广泛,上到天文地理,下到小说漫画。难道看书就越多越好?

真正厉害的人,会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越来越清晰,不断收获反馈,获得学习能力的成长和升级,而不是毫无重点地乱看一气

每个人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没有人能够完全掌握自己的人生,总会有一些超出预料的事情发生。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

书中,作者分享了几点小技巧,可以利用目标感来推动自己,制定可执行的方案,达成更高的人生成就。

第一,找到自己的最终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倒推对能力的要求;

第二,把总体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

第三,找到最近的阶段目标,再次细分;

想要在成长道路上做一个有目标感的人,就不要让那种大而空的目标增加你的焦虑感,把它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每当完成一个小目标的时候,适当的鼓励自己,形成心理上的良性循环,这样下去,你的目标终有一天会实现。

04.学会专注,尊重自己的能力圈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极其专注的。

比尔盖茨曾经被问到成功的秘诀,他只给出了一个词:“Focus(专注)”

而乔布斯说也说过:“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成功的秘诀。”

查理芒格的晚辈和朋友们在评价他的时候,用到最多的一个词汇就是——专注。他会全神贯注的钻研一个问题而不受外界的干扰,就算有人走入他的房间,拍拍他的后背,查理都不会察觉到他们的存在。

就连他的投资理念也离不开专注二字,查理芒格曾经语重心长的告诫投资者“成功投资不需要你无所不知,我们靠专注于投资自己真正了解的少数公司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曾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型——能力圈模型。能力圈的范围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清楚能力圈的范围,专注在自己的能力圈做事情,才能得到最高的回报率。

人生,犹如一颗深深扎根于土壤的大树,它竭力汲取所有力量使自己向上,再向上。出现太多的旁枝偏叶,只会延缓树木生长的速度。要想成为参天大树,必须在它还是幼苗的时候,砍去多余的枝节,专注于主干的生长,最终才能成为遮荫一方的郁郁华盖。

树木长出的多余枝节,犹如生活中出现的琐碎的人和事,如果你的注意力,被这些小事羁绊,那么你用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上的时间,势必会缩减。

所以学会专注,才能够更加有效的生活。

05.选择行业,顺势而为改变人生

相信很多人都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

其实,选择行业比选择工作更重要。

书中建议我们要选择上游企业,明明更努力,但是付出却和回报不成正比,下游企业的整体薪酬是很难与上游企业竞争的。

正如富士康和苹果之间的差距,富士康一台手机的代加工只有几十块钱,而每售出一台苹果手机,苹果公司拿到一千元以上的利润。根据美国商业资讯机构公布的榜单,苹果以人均创收两百零一万美元位居榜首,而富士康的人均利润只有六万人民币。

行业,才是限定你的职业天花板的关键因素

近两三年,知识变现,自媒体达人越来越多,他们一节在线课程可能比过去一个月甚至一年挣得都多,其实,这脱离不了两个词——风口和红利。

当风口过去的时候,即使是上个时代的巨人,也可能会倒在历史的车轮之下。

“19年不关一家店”的传奇商场大润发,打败了沃尔玛、家乐福,最终还是被阿里巴巴的支付宝收购了,创始人黄明端挥泪离开战场,说出“我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的心酸感言。

没有长青的企业,那我们的职业安全感,到哪里去找?每个人一定要给自己选择有利的大环境,这才能借势成长,利用场景给自己增值。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您的野心的时候,你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自己。

未来的职场,不会再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愿意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人,永远不会失业。

欢迎关注@葡萄小喵爱读书 让我们一起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在阅读中获得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跳出能力陷阱,摆脱无效努力,看《能耐》如何给你最大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