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西线无战事》

《西线无战事》是德国作家雷马克的重要小说作品。1929年在德国刚出版,就以一年内发行120万册的成绩,创造了“古今欧洲书籍的最大成就”。

然而,好景不长。1933年5月10号在德国柏林,一群群冲锋队员、纳粹大学生和希特勒青年团员,根据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指示,在柏林奥佩恩广场公开焚毁严令查禁的书籍。有马克思的书、考茨基的书、享利希·曼的书、茨威格的书,还有雷马克的书……。

《西线无战事》到底写了什么,让法西斯分子无法容忍呢?

《西线无战事》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雷马克本人自1915年被征入伍至战争结束就一直待在西线战场的战壕里,先后五次负伤。这部小说从很大程度上讲是自传性的,至少它反映了雷马克对这场战争的亲身感受。

在小说的正文前,雷马克是这样为全书定调的:

“这本书既不是一种控诉,也不是一份自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即使逃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保罗·博伊默尔(小说中的“我”)和他的同伴们还不满二十岁。他们因在学校里受到教师的鼓动而报告参军,被送到西线炮火下的战壕里。从此,他们每天与死亡相邻。他们之所以落到如此可悲的境地,是由于过分信任了那些为战争狂热作宣传的前辈。

受骗的感觉是小说反思这场战争的起点。

他们生活在死亡的恐惧中异常孤独,孤独得仿佛自己是这世界上多余的存在。他们既被要求履行“钢铁青年”慷慨赴死的义务,同时又为自己的真实处境不为别人所理解而苦恼。

战役在进行着,博伊默尔的伙伴在一个接一个战死,甚至连博伊默尔自己,也在和平即将到来的时候死去了。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一种恩赐,因为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摆脱了那种对死亡的恐惧和可怕的孤独感。

博伊默尔倒下去以后,人们发现“他脸上有一种沉着的表情,差不多像是满意的样子,因为事情终于这样结束了”。而所有这一切反映在当时的报纸上,只有异常冷酷的一句话:西线无战事。他们几乎是毫无意义地被毁灭了。他们曾作为杀人机器,与属于战线另一边的同样是正被毁灭的人们相互残杀。他们甚至都没有机会活下来,这实际上就是对惨无人道的战争和制造这种战争的惨无人道的世界提出的控诉。

当然,小说中还有很多滑稽的小插曲,比如各种搞笑的恶作剧,偷渡找女人等等。这些看起来可笑的插曲,实际却反映了这些战争受害者的挣扎。他们不甘心就这样在死亡的恐惧和孤独中被毁灭,所以拚命寻找和享受一切在当时条件下能够找得到的生活乐趣。

这部小说有很多伤感情绪,也有刺激性的恐怖场面,还有不少色情描写,但总的方面是反映了战争时期人们的真实心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西线无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