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彼得·德鲁克,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德鲁克老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他代表作有:《管理的实践》、《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等。

一、作者简介

1、作者生平

1909.11.19出生于维也纳,祖籍荷兰,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1937年移民美国,担任通用汽车、IBM等多家大公司的顾问。

2005年11月11日去世,享年95岁。

2、主要贡献

德鲁克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在书中不会用数学模型等来论证工作,更多的是结合自己顾客的观察,得出相关管理学的理论创新及行为指导。

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本书脉络

第一部分,解释了什么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1、成效如何界定?

2、谁是管理者?

3、怎样才能做到卓有成效?

第二部分,如何做到卓有成效

1、时间管理

2、结果导向

3、发挥长处

4、要事第一

5、有效决策


三、本书第一部分学习

1、成效如何界定?

工业文明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体力劳动者人数下降,脑力劳动者人数增加。德鲁克将脑力劳动者称为“知识工作者”。对比体力工作完整的衡量方法和制度,对于知识工作者,我们的评价维度是“有效性”和个人工作中是否能有所成就。

思考:有人对比过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官员数量,给出的结论是现代社会普通民众承担的管理者人数急剧增加。近200年来,社会的发展将更多人的作用显性化,社会分工更加精细,简单来看政府人数增加的观点有待讨论<这个思考点的跨度有点大>

2、谁是管理者?

德鲁克给出的定义是“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拼接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性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思考:管理学者给出的定义对于单个人来说,并不是欢欣鼓舞的慰藉。如何让自己认为自己的管理者?这个问题没有回答

3、怎样才能做到卓有成效?

德鲁克首先限定管理者的有效是在一个组织中,而非个人行动者。卓有成效和个人性格、品质没有太大关系,唯一需要的是“做好该做事情的能力“。此外,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这也就是第二部分阐述的内容——如何做到卓有成效。

思考1:学习是有路径和标准的一件事情,管理者的道路并没有清晰的路径和标准,怎么办?思考2: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爱好真的很重要,这样才能知道该做的事情是什么,之后才是去做好。如果一开心走偏了,需要读书和自我思考,慢慢找到方向。


四、如何做到卓有成效

(一)时间管理

1、时间管理的原因

管理者不得不在非生产性的事务上花费时间。知识工作者对其上级主管和同事所要求的时间往往比体力工作者多得多。

金句:一位经理人如果以为与下属讨论一项计划或方针或工作表现,15分钟就够了,一定是自欺欺人。如果你真想影响别人,那至少需要一小时以上。

思考:这和下属最佳人数的理论不谋而合

2、时间管理三步骤:

1)记录时间:记录时间耗用的实际情形。

2)管理实践

3)统一安排时间

思考:每个人在做自己时间记录的时候,是否可以列举出浪费别的时间的情况,组织内部这样的事情需要定期开展,机构越大,这样的情况会越普遍


(二)结果导向

1、工作有效性的三个方面:

1)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及其影响

2)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对上司、对同事和对下属

3)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例如会议和报告

思考:这段写的很简单,不过后续相关书籍很多,可以从别的专著里得到灵感


(三)发挥长处

1、发挥长处即时现在说到的赋能

我们所能评估的,只有绩效。我们所应该评估的,也只有绩效。

用人长处的同时,容忍短处。

了解领导是“读者型“还是”听者型“,便于提供相应的内容,这个结果导向中的人际关系相通。


(四)要事优先

一次专注在一件事情上


(五)有效决策

1、决策的过程来自哪里?

1)决策的过程往往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而是先从其本人的见解开始的

2)假设是不必辩论的,但必须经得起验证

思考:对于行业理解和基本思维逻辑的价值就在于此,没有人能预测决策的正确性,但有经验有假设的人,会更坚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2、决策需要什么?

1)提出见解的人需要理清他们可以并且期待和寻找什么样的事实

2)有效决策人通常必先假定传统的衡量方法并非适当的衡量方法。衡量方法需要依靠“反馈”制度,决策前的反馈。有效的管理者要求先有若干种不同的衡量方法,再从其中选择最适当的一种。

思考:中西方很多管理学思想是相同的,搁在中国古代,可以归纳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结论:德鲁克这本书很薄,对于单个意见的阐述较为简单。本书给到我最大的感知是: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也是必须学会的,且行且学习ing。

你可能感兴趣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