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真相》重获爱的能力读书笔记

这一章让我好奇,如何才能重获爱的能力?

首先要认识的是良知和原爱。这两者都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良知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做人的底线。违背良知是与道逆行,必然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每个人都受约束于个人良知和系统良知,个人良知是生来携带的,是在为人处世过程中感受到的或愧疚或心慌、或满足或心安的心灵能量。系统良知对生命的影响力更隐蔽、更神秘、更强大。当一个人的个人良知服务于其系统良知时,才能达到心灵空间秩序的绝对和谐,最终实现内外和外在世界的顺势而为。还有一种良知是超越的良知,这是一种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任何人,是一种人性的大爱。

对原始爱的需求有三种,分别是归属感的需要,平衡感的需要和秩序感的需要。

归属感又称为“联接感”,是一种被看见的需要。希望能够归属于某一群体或关系中一部分的情感需要。原生家庭中,如果孩子的归属感被满足了,她们会有明确的兴趣和爱好,也会有责任感,敢于承担对某些人或事的责任。

平衡感是什么?就是付出和接受的平衡,失去和得到的平衡。在关系的刚开始,我们的情感账号很富足,但在一起久了,每个人都习惯性地从账户中支取,却忘记了往账户投入。当账户的存款变成零,甚至亏空时,关系就严重失衡,任何微小的冲突都会导致情感破裂。平衡感的缺乏是目前很多家庭婚姻崩盘的主要原因,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如果一方对待另一方是用父母的角色或孩子的角色,像父母一样去控制另一半,或者像孩子一样去屈服,依赖,讨好另一半,这样的关系都会失衡。没有了平衡,任何系统和关系都会出现危机。

秩序感的需要,表现在关系中的位置。当所有家庭成员都处在正确的位置上时,每一个人才能活的轻松,自在,顺畅。对于一家三口来说,妈妈在给予温暖和爱的位置上,爸爸在给予家庭力量和成就的位置上,孩子在接受父母的给予和呵护位置上,这就是所有人的秩序感都得到了满足的状态。如果父母一方甚至双方都没有待在各自的位置上,并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孩子就极有可能被迫扮演父母心理上的爸爸和妈妈,这样的家庭就是无秩序的,孩子的成长体验就是累和煎熬。另外就是在一个系统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且独自承担属于自己的命运,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承担别人的罪与罚。

原爱是什么呢?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来自父亲和母亲,孩子与生俱来便更渴望与母亲建立联结,母亲也本能地甘愿为孩子奉献和牺牲,这就是原爱。

原爱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就像每个人都拥有一条生命的河流。对孩子而言,原爱是一种幸福,但如果成年后的个体只遵从原爱的指引,而违背了系统秩序感的需要,原爱就可能成为人生的羁绊。比如,对男人而言,他本能的忠诚,讨好,顺从母亲,所以很难在婆媳关系中做好中立的角色。所以成年人要慢慢的独立,从对父母的依附到真正的独立,才可以真的过好自己的一生,构建自己的人生剧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的真相》重获爱的能力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