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中的八大缺陷总结分析(一)

焊接工程上存在的质量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凡是肉眼或低倍放大镜能看到的且位于焊缝表面的缺陷,如咬边(咬肉)、焊瘤、弧坑、表面气孔、夹渣、表面裂纹、焊缝位置不合理等称为外部缺陷而必须用破坏性试验或专门的无损检测方法才能发现的内部气孔、夹渣、内部裂纹、未焊透、未溶合等称为内部缺陷。但常见的多是焊后不清理焊渣和飞溅物以及不清理的焊疤。焊缝尺寸不符规范要求 

 现象:焊缝在检查中焊缝的高度过大或过小;或焊缝的宽度太宽或太窄,以及焊缝和母材之间的过渡部位不平滑、表面粗糙、焊缝纵、横向不整齐,还有在角焊缝部位焊缝的下凹量过大。 原因:焊缝坡口加工的平直度较差,坡口的角度不当或装配间隙大小不均等而引起的。焊接中电流过大,使焊条熔化过快,控制焊缝成形困难,电流过小,在焊接引弧时会使焊条产生“粘合现象”,造成焊不透或焊瘤。焊工操作熟练程不够,运条方法不当,如过快或过慢,以及焊条角度不正确。埋弧自动焊过程,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防治措施:按设计要求和焊接规范的规定加工焊缝坡口,尽量选用机械加工以使坡口角度和坡口边缘的直线度和坡口边缘的直线度达到要求,避免用人工气割、手工铲削加工坡口。在组对时,保证焊缝间隙的均匀一致,为保证焊接质量打下基础。通过焊接工艺评定,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焊工要持证上岗,经过培训的焊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多层焊缝在焊接表面最后一层焊缝是,在保证和底层熔合的条件下,应采用比各层间焊接电流较小,并用小直径(φ2.0mm~3.0mm)的焊条覆面焊。运条速度要求均匀,有节奏地向纵向推进,并作一定宽度的横向摆动,可使焊缝表面整齐美观。

气孔

现象:在焊接过程熔化的焊缝金属中所吸收的气体在冷却前来不及从熔池中排出,而残留在焊缝内部形成孔穴。根据气孔产生的部位可分内、外气孔;按分部情况及形状的气孔缺陷,气孔在焊缝中的存在会减低焊缝强度,也产生应力集中,增加了低温脆性,热裂倾向等。原因:焊条本身低劣,焊条受潮未按规定要求烘干;焊条药皮变质或剥落;焊芯锈蚀等。母材冶炼中存在残留的气体;焊条及焊件上沾有铁锈、油污等杂质,在焊接过程中,因高温气化产生气体。焊工操作技术不熟练,或视力差对熔化铁水和药皮分辨不清,使药皮中的气体与金属溶液混杂在一起。焊接电流过大使焊条发红二降低保护效果;电弧长度过长;电源电压波动过大,造成电弧不稳定燃烧等。防治措施:选用合格的焊条,不得使用药皮开裂、剥落、变质、偏心或焊芯严重锈蚀的焊条,应对焊口附近及焊条表面的油污、锈斑等清理干净。选择电流的大小要是适宜,控制好焊接速度。焊前将工件预热,焊接终了或中途停顿时,电弧要缓慢撤离,有利于减慢熔池冷却速度和熔池内气体的排出,避免出现气孔缺陷。减少焊接操作地点的湿度,提高操作环境的温度。在室外焊接时,如风速达8m/s 、降雨、露、雪应采取挡风、搭雨棚等有效措施后,方能焊接操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焊接中的八大缺陷总结分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