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潜意识的力量》:“心想事成”不是祝愿,不是奇迹,是事实

在我四十多岁时,遇见了《潜意识的力量》这本书,与它既相见恨晚,更视若珍宝,从此以后,它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放在书桌上最显眼的位置。

淡黄色的封面,静谧温暖,仅是看一眼书名,读一下“潜意识的力量”这几个字,就可以将我的心安抚下来,就知道当下应该怎么做。


遇见它时,正是我的思想混沌之时,青春期孩子的成长,带给我很多前所未有、猝不及防的变化,再加上中考日子一天天地逼近,焦虑、无奈、无措等等各种情愫一起倾来。

曾在国家图书馆待了一天,想让那里的静,平复我的乱;想从书海之中,找到一丝亮光。

不能说没有收获,但收效甚微,书中的案例很丰富,分析也是有理有据,看书时,常常被观点击中,只是合上书后,觉得那只是“鱼”,而非“渔”。

直到好友送了我一本《潜意识的力量》,在一个周末,她的办公室里,我们各自一本,读书、摘抄、交流,一字一句都沁入内心。

这本书,让我看清育儿过程中,犯过的错;也安抚了当下烦乱紧张的情绪;更让我知道今后的我应该怎么做。

“要让你的世界发生改变,你就必须先改变自己的内心。”

曾经的书改变的是我的行为,我像东施效颦一样,越想走好,越走不好;这本书改变的是我的思想习惯,让内心富足起来、阳光起来。

正如书中所说“如果把心灵比作一个花园的话,那么你自己就是这个花园的园丁”。

花园里的土是肥沃的,无论种下什么种子,都会开花结果,我们每天产生的念头就是种子,就是“因”,而自己周遭的一切就是果实,就是由因而产生的“果”。

果实是具象的,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或丰硕,或羸弱;或喜悦,或酸楚。面对后者,很多人眩晕了,在抱怨发泄自己的不满;有的人不甘心,顺藤摸瓜查找原因,看似找到了源头,比如坚持的路上半途而废了,选择的路口错判了形势,忙碌的早晨对家人发火了,晚上熬夜玩游戏迟到了等等。

众多源头之中唯独忽略了内心。

其实,思想才是第一因!是潜意识深处的图景,塑造了现在的你。如果心中充满平静、喜悦、健康、善良、祝福、鼓舞等,那么生活也会如此。

潜意识就像一个忠实的仆人,它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忠实地执行着每个人的思想加给它的命令,当然包括那些负面的想法,也会无条件执行,并转化为现实。


我身边有这样一个例子:

小区里有一群和我儿子同龄的孩子们,他们一起上了幼儿园和小学,共度了九年时光。因为孩子,家长们建了群,成了好友,常常相约游玩和聊天,其中乐乐的母亲常常夸自己的孩子,只要一聊天说话,内容就是孩子各种各样的好,从头夸到脚,从里夸到外。

其实乐乐在我们眼里并不出色,上课不专心经常被老师留下,成绩不如群里其他孩子,身材也有些肥胖。家长们都心知肚明,面对乐乐的妈妈夸,我们也都应和地听,时间长了,大家就都烦了,慢慢地不想听了,有些活动也不叫她了,同在一个小区那么多年,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更何况群里学霸的孩子家长都很低调和谦和。

一年又一年,乐乐妈妈依旧夸,随着手机的更新换代,她的夸也从线下转为线上,文字变图片,图片变视频,更是各种花样的夸。

奇迹就这样悄然出现了,乐乐真的越来越像她妈妈描述的那样了,成绩一点点提升,中考时进入到了理想的学校。

反观自谦的家长,孩子倒没有一如既往的优秀。

一页页地读着《潜意识的力量》这本书,想起了乐乐的故事,又回想起了一幕幕身边的各种事例,不得不承认潜意识的力量,承认“心想事成”不是祝愿,不是奇迹,就是事实。

书中这样的案例非常多,涉及到各处领域、各个人物,这是作者约瑟夫·墨菲一生的研究成果,被众多实践检验了的成果。

约瑟夫·墨菲是一位深受世人尊重的思想家和心理学家,是哲学、博士博士,是“潜意识力量”运动的发起者,他花了近50年的时间,通过书信、写作、顾问、演讲等各种形式,向世人传播人生的法则和生命的内在含义。

我经常用书里的这两句话提醒自己:

潜意识就像一个冲洗胶片的暗房,你外在的生活状态,都是从这个地方冲洗出来的。

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

谢谢阅读,我是格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来自《潜意识的力量》:“心想事成”不是祝愿,不是奇迹,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