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我认为没必要。因为授之以鱼(知识)不如授之以渔(生命的内在动力)。
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呢?
当恒恒五岁,逐渐步入学龄,身边的妈妈们纷纷开始加足马力鸡娃。过去5:00放学,吃完饭6:30就能下楼玩。现在朋友要约玩都得推迟一个小时,到晚上7:30。才幼儿园的孩子,却每天要花两个小时学习才能完成任务。任何一个负责任的父母或许都会想:万一我不跟风,会不会把孩子耽误了?
看到这个架势我也很挣扎:家里的奶奶认为不能落后,现在的孩子是一张白纸,一定要趁早多学;我则认为孩子还小,应该多运动和阅读,不要那么功利。为此家里也上演了不少拉锯战:我前脚跟孩子说,好,我们去玩吧!后脚奶奶就问孩子:你怎么又在玩,某某学习做了没?
我也是第一次在内卷环境中带学龄的孩子,我也不能说我的观点就一定是对的。因此这种里外不是人的挣扎就更严重了。又不想跟着卷,又不敢躺平。
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为了探索答案我阅读了很多书籍。《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以及《高成就孩子的教养法则》告诉我,比起知识灌输,内驱力的培养更重要。
首先,有内驱力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也是孩子自我认识的过程。我们教育的目标,应是让孩子自愿、热切的追求智慧。
内驱力来自无条件的爱带来的安全感,以及在这种安全感基础上自由的探索(好奇心+成就感+使命感)。当孩子真正喜欢一件事,他会钻研的很深,逐渐突破知识的边界,追求新知。(似乎跟科研的过程很像呢!)最神奇的是,这种成功的心理体验可以迁移到下一次,给孩子一种胜任感。帮助他不断克服新的困难。内驱力也会越来越强。
那什么会赶走孩子的内驱力呢?我想包括以下几个:
1、过度的安排、挤占孩子的时间。
孩子没有自我成长、发展兴趣的机会。孩子成了工具人,而非有感情、会思考的人类。(中国的学校、家长最普遍的问题——把孩子的时间排的满满的)。这种孩子,虽然一路好成绩,却不知自己喜欢什么、要什么,也很可悲。
2、强力的监督与比较
不要把孩子跟别人比。看到别人的孩子有某种成就,自己就一定要跟着安排,强迫孩子学。通常亲子关系容易一团乱麻。也不要将孩子和自己当年比。因为孩子不是我们的完美作品、理想化身。而是一个普通的人。被体贴的孩子,更敢于尝试和努力。
我们做父母,想要孩子有内驱力,就要做到对孩子高关注,低干涉。
高关注指的是做父母要贴着孩子的心。支持孩子对他的爱好入迷(哪怕是奥特曼)。因为只有入迷,才会把洞挖深,探索到更多东西。在浪费时间中学会规划时间,这也是成长的必需品。孩子细微的兴趣被满足、被支持,会给他带来极大的成就感、满足感、胜任感。在今后,这将成为他内在动力的来源。
比如恒恒通过看奥特曼。他学会了勇敢面对怪兽这一类可怕的事物,结交到了很多共同爱好的新朋友(哪怕第一次见面,奥特曼就是最好的社交工具),开始热爱打架进而发展到学习拳击,都是很好的知识迁移过程。总之,完全沉溺于兴趣不是坏事,追求兴趣时形成的思考与持续发掘的力量,可以作为经验启发他课内的知识学习。不要让孩子的兴趣因与学习无关就自生自灭,因为这是他精神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充分的观察,了解孩子是个怎样的人,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能胜任什么。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暗示、辅助。但绝不代劳、指挥。
低干涉指的是给他时间和探索的机会,接纳孩子本来的喜好,允许他有自己的节奏。鼓励孩子自己去做,体验克服困难的过程,建立自己的信心。但是在关键卡壳处又及时推一把,将他逼出舒适区。
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把失败看为有趣的功课。在平日就要偷偷懒,不直接给孩子答案或者帮他解决问题,而是暗示、协助、装傻(或者真傻也没关系),让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让他意识到:“我问妈妈是不靠谱的,得自己想办法了。”以及“谁都会犯错,犯错没关系。”还有“我的观点值得坚持!”这样,慢慢他的自信就会建立起来。
孩子的确比我们经验少,但是他们也有独 立的人格和思想,你可以引导他,但不要禁锢 他。不尊重孩子的意愿,非但不能帮助孩子成 长,反而很可能伤害他们的心灵。
当我们面临挑战,唯一阻止我们前进的是“自我怀疑”。而唯一帮助我们前进的,是内在的声音:“我以前遇到过难事,我可以再次面对并克服它。”
当我们的孩子面临人生的弯路,我们要告诉自己:“弯路是绕不过去的。它是觉醒前的困惑,是发酵中的美酒。”在弯路中保持高关注、低干涉,再适时推一把。
对孩子放手,越早越好。因为越晚放手,要绕道的弯路就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