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槐花糕’即可关注我”
来了昆明这么久一直也没去西山看看,趁着这次国庆去了一趟。写写所见所感。
去的当天下起了大雨,但是我不信邪还是坚持出门了。我直觉这场雨很快会停的,事实证明我蒙对了。
我的这种自信其实也是来源于一定经验,昆明的雨往往来得很突然,去得也很莫名。有时候上午正艳阳高照,中午突然听到窗外一阵哗啦哗啦的声音,就下起大雨来了,等到下班又是夕阳西照。云南十八怪中就有“这边下雨那边晒”的说法。
记得有一次下班碰上了瓢泼大雨,伞完全遮不住,极有分量的雨滴砸在地上溅起一个小水坑裤腿很快就湿了。冒着大雨等来了公交,稀奇的是刚刚驶过两个站,雨就停了。仔细看地上,也没有水迹。
而更让我感到神奇的是,有一次在车站,我亲眼见证了一边下雨,一边没雨的景象,而我就站在晴雨的分界处。忍不住拿出了手机想要拍下这神奇的一刻,但是反观周围等车的人们,都特别淡定,见怪不怪的样子。
当天我们去西山的路上也是一路下着大雨,到了山底雨还是很大,我本来都打算败兴而归了。车上在昆明生活了多年的表哥却说“没事儿,我们到山的另一边看看,我看那个方向的天空,是晴着的。”
抱着期待加侥幸的心情,到了那边雨果然慢慢停了,真是奇事!
最后我们从千步崖上了山,这个入口基本只有当地人才知道,会更陡一些,全是石阶。平时当地人会从这里爬山锻炼身体,爬到收费处就往下走,是个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从山脚沿着石阶往上,雾越来越大,滇池的水面也渐渐宽广了。
到了一处,立着一块碑,写着千步崖,也就是一千阶了。我在想,这条全是石阶的路是怎么修成的呢?想必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直接在原来的石头上凿出的台阶吧。
这条路少游人,十分安静,为了安全起见如果是独自一人还是不建议的。
因为刚下过雨,石阶有些湿滑,加之一边爬山一边讲话也比较累人,所以除了偶尔的一两句交谈,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脚下了。我开始在心里默默数着梯数,数着数着也忘了。这种所有事情都暂时从脑子里扫出去的感觉真的很不错。
到了龙门收费处,就开始进入龙门景区了。西山上很多寺庙,往上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寺。因为我没什么宗教信仰,也就没去关注,大概扫了一下,寺庙规模都不大,里面供奉着几尊神像,不清楚是什么神明。
陡峭的山壁外,挂出一条栈道,滇池就在脚下。我是没敢往下看,全程学着螃蟹面壁着走过了。相信不惧高的朋友走这一条栈道是非常有乐趣了。
随着越爬越高,渐渐地能俯瞰整个滇池的全貌了。滇池真大啊!简直不像一个内陆湖,你会有种这是一片海的错觉。
因为刚下过雨,整个滇池上面氤氲着一层水雾,朦胧而神秘。我想不是我的错觉,这些水雾在水面上形成了飘渺的云朵,而它们在我脚下!
在这一刻我觉得水天相接并不是一种远距离的视觉错觉,因为水面和天空就是被云雾连接的。我想这些水雾是从水面一直弥漫到天空最高处,与高空的云朵连成一体的吗?
面对此景,让人既想迫切地撕开迷雾的遮掩,看看滇池一览无余的壮阔,又似乎觉得如果没有了这些雾的遮掩,少了点什么东西。
一直往上,都在山阶树荫中穿行,直到登顶才发现不知合适太阳已经重放金光了,迷雾散去,滇池大方地露出了她的真颜。这真是一个特别好的天气,既看到了雨天朦胧神秘的滇池,又能欣赏景明天清的昆明全貌。
爬西山,最主要就是为了在山顶看看整个昆明的全貌。从山顶望去,一切都在脚下了,水、云、建筑都成了一张平铺开来的画。
从这里看去,昆明显得很小,而且不像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因为建筑显得是那么低矮小巧,就连昆明最高的两栋建筑“万达双塔”也就像普通的民房。
不过滇池却更显其大了,即使站在山顶也看不到滇池广阔的水面到底止于何处。
下山我们选择了坐缆车,爬过山的都知道,下山才是最难的。一阶阶下完,保管让你双腿一周内酸痛难解。
缆车的费用也不贵,25元一个人,体验非常不错。缆车从山的一边一直滑到山的另一边,全程较长,从感觉上判断大约20分钟左右。而且缆车速度平缓,可以欣赏沿途景色。如果机会,下次我倒还想去坐坐缆车。
我们本来是打算直接坐缆车到江对面,但没想到从龙门上下来的缆车只到山腰,到山底或者过江还需要另外买票坐大巴或者过江缆车。
为了不亏待钱包,只能选择亏待自己的双腿了,最后我们是从小道走着下山的。
所以据我个人感受来说,西山上值得观看的景点其实并不多,从山上的树木和花草来看,人为规划的痕迹较少,主要的景点就是空门石窟和一些寺庙。
它比较值得一去的是从山上俯瞰的景色。另外它的缆车我觉得也不错。
山川湖海总对人有莫名的吸引力,大概是因为它们是人的“故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