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力

图片发自App

    利用三天闭关的时间看完这本书,重新定义了对孤独的看法。可以说,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人在成长。不能被依靠,因为父母不让依靠;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因为一表达就会遭受批评。在自我保护机制下,渐渐学会了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大人眼中,我是一个过度沉默的人,总会认为我的这种状态极其不好。在我刚工作的时候,父母会担心我无法融入社会。由于受外界的影响,我也认为这就是我的缺点,甚至努力去做一些改变。但无论怎样的努力,有些骨子里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改变。勉强的改变,也会令自己感到不适。正如书上所说,孤独的人适合搞艺术、搞创作。读书的时候确实想过往这方面发展,但也是因为遵循父母的想法而改变了。

      直到现在,依然喜欢独处的时间。只要父母去旅游,家里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感觉特别轻松。因为可以不顾及他们的想法,完全按我的计划和想法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喜欢一个面对各种问题,因为在急诊多年的工作让我明白,这个世界上充满各种意外,没有一个人可以确保一直陪在你身边,一直照顾你、帮助你,哪怕是你最亲的亲人。但令我有最直接的感受,是我刚工作的时候,突然接到父亲同事的电话,说我爸可能中风了,在送院途中。那时候的我,对这个社会还是陌生,父亲还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个柱子的压力一下子转到我身上,那种恐惧、害怕的感觉至今难忘。从那以后,我就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努力成长,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随时做好接替顶梁柱的准备。

      但成长总是会痛苦的,所以有段时间特别讨厌自己是独生女,如果有个兄弟姐妹能帮忙分担一下那该多好啊。也曾经想过如果有一个另一半能帮忙分担一下那该多好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的事情越多,越明白该是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自己解决,因为把自己的事情转嫁给别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书中提到,每个人都需要独处进行内省,从而探索出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也是我经过那么多事情后最深刻的体会。有时候内心的各种感觉无法言语,也无法准确地表达出来。即使表达了,也会觉得别人是不能完全理解,给出的意见也不是我内心想要的。正如书中所说,那是因为自己的孤独力不足,同一件事每个人对它的理解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感受也会不一样,做出的选择也会不一样。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是怎样,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只有自己知道。要获得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有通过独处,不断地探索自己的内心想法,才能揭开层层的迷雾。

      但任何事都是过犹不及,过度的独处也不是好事。书中也提到,该跟家人一起分享的时候还是要在一起,该跟朋友相聚获取信息的时候还是要跟朋友在一起,该跟另一半协作完成某些事情的时候还是要跟另一半好好在一起。

    作者还提到,独处的人要多读书,在别人的故事中代入自己,想想如果是自己你会怎样想,怎样做。这也是我喜欢看书,跟朋友聊天听他们的故事,因为我可以从他们的故事中代入自己,幻想自己经历一次他们的事情,从中虑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所以朋友说我有些事情没经历过,但我却什么都知道。其实除了读书,我还会去看电影、看话剧、看歌剧,因为戏如人生,任何的艺术形式都是源于生活,所以在这过程中,我也可以代入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人和事,感受不一样的人生。有些电影、话剧、歌剧能获得观众很大的共鸣,也许也因为它能真实反映观众现实世界中的人和事,激起观众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的缘故吧。

    人生无论处在哪个阶段,都确实需要独处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孤独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孤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