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王子梦呓
摘 要:京派文学是指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一批北方学者和文人作家组成的一个文学流派,他们追求真善美,作品既有田园牧歌式的风格美,也有古典主义传统的“遗迹”贯穿其中,与海派文学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独特的意味。他们漫游在大学之中,追求文艺的审美理想主义,清新自由,富有传统主义情结的他们更具特色,本文从作家生平背景、作品意象、创作理论几个方明试论京派文学作家——废名的传统文化情结。
关键词:京派文学 废名 传统文化情结 意象 创作理论
一、从废名生平看传统文化情结
废名1901年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城,黄梅自隋唐以降,便成为佛教兴盛之地,有关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的故事,在黄梅家喻户晓,甚至弘忍大师本人就是黄梅当地人,中国禅宗正是在这里通过这些大师们的付法传衣而最终走向成熟。由于出生在这样一个浓厚的禅宗文化氛围之中成长,他具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突出地表现在禅佛文化和古典诗词对他的影响。他善于用一双佛家的虚静之眼去观察乡土百态。《桥》 里面写风景: “一匹白马,好天气,仰天打滚,草色青青。”颜色对比鲜明强烈,跳跃感十足。“琴子心里纳罕茶铺门口一棵大柳树,树下池塘生春草。”直接把谢灵运的 “池塘生春草” 引入作品中,却又十分恰当自然。《桃园》 中: “城垛子,一直排,立刻可以伸起来,故意缩着这么矮,而又使劲地白,是衙门的墙;簇簇白瓦,成了乌云,黑不了春天。” 充满了古典诗词的跳跃、 省略和空白的特点。以上例子中,对古典诗词典故的使用以及古典诗词技巧的运用,参与了废名小说某些细节的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的痕迹。
江南水乡,“树荫”是作者童年记忆中一个如梦如幻般美丽清凉的图景,这个独特的意象也是坐着城战环境给予他的创作影响。也是作者理想社会的物化表象。随处可见树,没有树便没有江南,作品中的树或屹立桥头,或挺拔塔顶,或遮荫屋檐,或交织河墩,远路行人躲进树荫,休歇解凉,树荫是他们消热解乏的清凉剂,妇人们到树荫下的河墩上搓衣洗裳,更加从容不迫,更加“无风自凉”。村里的牛、城里的驴子在坝脚下放,牧人“喜欢伸开他的手脚躺在这里闭眼向天”。悠闲散淡如神仙一样。孩子们在门口的树荫下玩耍,“石地上的影子簇簇,便遮着这一群小人物。”
二、废名作品意象的古典传统
杨义在《京派文学与海派文学》中就有“沈从文的小说是古井的清泉,芦焚早年的作品是血泡泪渍的农村大泥坑”,“沈从文从祭神的烛光火把映照下的古井中汲取泉水,废名则从浣衣妇笑闹嬉戏的树荫溪流中汲取清流”这样的评论。我们不难发现,京派文学作家文学创作意象的重要意义,而废名的作品中也是如此,流露出古典文化传统的痕迹。
在废名的作品《竹林的故事》中描写水的意象句子有“四五月间,霪雨之后,河里满河山水,他照例拿着摇网走到河边的一个草墩上——这墩也就是老程家的洗衣裳的地方,因为太阳射不到这来,一边一棵树交荫着成一座天然的凉棚。水涨了,搓衣的石头沉在河底,呈现绿团团的坡”、“流水潺潺,摇网从水里探起,一滴滴的水点打在水上,浸在水当中的枝条也冲击着嚓嚓作响”。这些句子里面,废名笔下的两个文学意象:水和树荫,以及田园风景如何体现传统古典文化对废名的影响?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是废名本人的阐述,“最令我感动的,陶公仍是诗人,他乃自己喜欢树荫,故不觉而为此诗也。”是废名的原话,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数一数二的大诗人,对废名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来说,陶渊明在《闲情赋》中有这么一句:“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这里面就有提到树荫,树荫这个意向除了在废名的作品中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还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另一方面,在水这个意象上的运用,水这个文学意象是老庄道家式的“银杏意象”。《老子》中老子认为水有“七德”废名的名作《竹林的故事》、《菱荡》、《桥》里都荡漾着盈盈绿水,《庄子》中也有极尽汪洋恣肆之奇的《秋水》。王夫之说过:“一切景语皆随语。”受到传统文化中“水”这个意象在老庄道家的影响,京派文学作家的作品都有对这个意象的使用。
三、废名的创作理论中的传统文化
在废名那里 ,“自然”包含了诗歌创作 的整个过程 ,从诗的孕育开始,就带有着“自然诗学”的传统,废名用“幼稚、纯洁”来强调诗歌的自然性。中国文艺政教传统与自然诗学有一种紧张关系,明清之际的自然诗学是在文艺载道发展到极端才提出来的。废名的诗歌“幼稚和纯洁”这一点与明末思想家李贽提出的“童心说”遥相呼应,李贽《童心说》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赤子之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废名的“幼稚、纯洁”也是同样的含义,是诗歌必须要具备的品质,还有诗歌的字里行间没有沾染任何习气,这个是非常难得的,这里说的“幼稚”就是“纯洁”。
除了李贽的“童心说”可以看到废名“幼稚和纯洁”的对古代文学理论的传承之外,还有袁枚的“赤子之心”、“孩子语”。孩童年代的人的眼光是单纯无杂质的,以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创作的意蕴内涵也是最为自然的。废名在诗歌中也多次提到孩子气息,例如“你尽管慢慢地开,我心底里的蔷薇呵”就是一种无杂质的语言表达描述。
四、总结
无论是从废名的生平、作品意象还是创作理论都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痕迹,作为一名佛教徒的废名,对着世事变迁所怀承的一种心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传统文化给他带来的,可以说京派文学在哪个时代是一种不幸,可是没有动荡中的不幸或许就不会有京派文人的创作了废名在艺术精神和审美风格上极大限度地承传着庄禅文化、儒家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废名思考、把捉和表现人生的独特方式有如一条韧性的脐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紧紧地连在一起。
参考文献:
[1] 杨义. 《京派文学与海派文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2] 废名.《废名文集》[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0年
[3] 废名.《论新诗及其他》[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4] (明)李贽.《童心说》[A] .郭紹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4](清)袁枚.《随园诗话》(上)[M] .北京:文艺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