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老还童"——科技带来的人性探索

        全球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对于养老这一社会问题也是家庭问题,科技将问题改成为了一道选择题。

        “孩子他爸,咱爸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医生说如果再犹豫,就要进重症监护长期监护。”

        “我知道,但不是还没到那一步吗!?”

        “彭子明!已经五年了,自从你爸瘫痪已经五年了,这五年我们是怎么过来的,你不知道吗!再这样下去,你真的准备辞职全程陪护吗?我和孩子们怎么办?”

        “我们已经尽力了,这五年来我们起早贪黑,除了上班时间不都是在照顾你爸吗!”

        “隔壁的王叔叔,前几年就进行手术了,现在不也过的好好的。”

        “那那...不一样,王叔他是老年痴呆,手术不手术对他都一样啊。但咱爸不是啊,到时话都说不出...”

        “但如果不进行手术,咱爸今年都不一定熬过去。明!只要咱爸做了手术,我一定把他照顾好,我也是两个孩纸的妈妈,对于照顾小孩我有经验。”

      科技的发展,已经为养老问题给出了一个答案,不过这是一个选择题。

      人体机能的衰老退化不可抗拒,但是生物技术却逆风翻盘,虽然跑偏了路,却也为世界带来了新的选择。现在已经普及的技术就是“返老还童”。

      这项技术的发明对社会道德和伦理都造成巨大的冲击。赞成的人认为它确实能帮助解决养老问题,反对的人则认为它有悖伦理。

      “返老还童”技术的时间绝对值和不可控性,造成被使用该项技术的人会直接变成牙牙学语的婴儿状态。所以,这一项技术理论上只能针对老年痴呆患者使用,但在现实推广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不可预料的变化。由于社会老龄化的严重,人们对于新技术寄予厚望,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述求。

      这一变化的来源于一则新闻的披露。

      陈伟大是一个不愿拖累家人的脑梗患者,由于当年严重的脑淤血造成他的下肢瘫痪。为了不拖累家人他坚持锻炼,在妻子的帮助下他基本实现了独立生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由于儿女事业在一线城市且工作繁忙,妻子在照顾他的疲惫中累倒,最终先他而去。

      之后的日子他就成为了拖油瓶,儿女车贷和房贷傍身又有两个孩子的教育难题,本身生活已够辛苦,但陈伟大的身体却也不容他独自生活。中间去过养老机构,请过护工,但是看到陈伟大垂垂老矣的样子,看到养老机构的浓浓暮色气息,看到护工的嫌弃和作态,陈的儿子最终辞职,转了行选择时间充裕的工作来照顾老父亲。陈伟大是幸福的,因为他有一个孝顺的儿子。

        陈伟大又是不幸的,因为他不能接受现在的自己和对子女的拖累。他不止一次的想要选择轻生,却都止步于想象,他痛恨自己又心疼儿子和跟着吃苦的儿媳和孙子们。“返老还童”临床普及让他产生了希望。

      他开始寻找老年痴呆症状的视频和书籍,于是他成了老年痴呆患者。在他间歇性的老年痴呆的不懈努力下,他的儿子看到并认识了“返老还童”技术。在儿子不知情的情况下陈伟大申请了“返老还童”临床。在必然的巧合下,在当时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陈伟大随心所愿成功走上了手术台。

        再次回到家里,他成为了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一扫过去家中背负照顾病重老人的沉郁,为这个负重前行的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如果故事到此结束,这就是一个成功的”返老还童“案例。

        陈伟大在术前经律师写了一份临终遗言。这份临终遗言被媒体所曝光,从而引起了社会舆论的一片哗然。陈伟大伪造老年痴呆并成功“返老还童”——成为了一个经典案例。它一方面推进了“返老还童”医疗法案的健全,另一方面却也让社会大众发现了该种漏洞。此后伪造老人老年痴呆病例的案件陈出不穷,并逐渐成为了灰色地带纳入到了社会黑暗面的一部分。

        在这种背景下,彭子明家里才会发生上述对话。当然,事实上在彭父脑梗瘫痪后,一家人已经有过协商并且得到过彭父的首肯。但是身为人子和儿媳的不忍心,五年来起早贪黑细心照料,但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无望。

        人真是一个奇怪的生物,本身因强烈的感情色彩而生活。却又能因客观的美与丑,而改变对他人的情感和态度。久病床前无孝子,常年照顾垂垂老矣的老人家庭会蒙上一层阴影,而照顾牙牙学语的婴儿却能为家庭带来欢声笑语。老人身体的衰弱枯朽与婴儿的娇小可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之间巨大的差距竟然可以抹除父母长达20年的养育之恩和大半生的父子(母子)之情。

        这其中的客观原因可能有很多,它可能在于婴儿代表着下一代,他的未来可以成长,可以令为人父母者抱有期待;而老人最终的归宿却是消逝,是永恒的离别,是令子女悲伤的结局。它也可能是......

        直到此刻,彭子明还在犹豫,是否让父亲走上“返老还童”的手术台。。。

       

你可能感兴趣的:("返老还童"——科技带来的人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