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听书笔记-80,皮格马利翁效应,朱瑟琳·乔塞尔森

在大约6万年前智人经历的一场认知革命,从此智人可以想象出一个虚构的共同体,通过它来团结整个族群,实现更高效的组织协作。想象力是智能的超能力,从那以后智人的族群不断壮大,最终走出非洲,走向全世界。

人脑里的镜像神经元,能够让人模仿并理解他人的行为,这就是人类的族群能够做到协同一致,为共同的目标做出同样的行为。而人在认同的想象出来的共同体之后,就会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更加符合集体生活的要求。

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网络里的节点,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交换。这个网络里的枢纽节点,能不能更多的普通节点进行信息的交换,影响更多的人。他们的认知和行为就会成为,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而他们的愿望也会影响更多的人。

《皮格马利翁效应》

作者

朱瑟琳·乔塞尔森,女性心理学家,是国际公认的精神医学大师欧文·亚隆的得意门生。他是著名的团体治疗专家,曾经在哈佛任教,现任欧文·亚隆心理治疗学院的执行院长

认知摘要

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叫皮格马利翁的国王,他有着精湛的雕塑技艺。由于他看不上凡间的女子,就自己雕出了一尊少女的雕像。接着他爱上了这尊雕像,并向天神祈祷让这尊雕像成为他的妻子。爱情维纳斯被他打动,赋予了雕像生命,最终他得以和这个雕像幻化出女孩结婚。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是,当你期待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当每个人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去创造幻想。很多小孩子都喜欢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毛绒玩具,这个玩具能够在母亲不在身边所带给他温暖。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婴儿会产生一种幻想,幻想这些能够带给他温暖的东西是他的母亲,成年人就不会这样想。成年人通常不会直接去询问对方对自己的态度,而是会通过对方的行为来猜测对方对自己的态度,这些猜测往往会带来自己对他人的误解。不管是婴儿的幻想还是承认的猜测,都源于人们当前的需求和对未来的期望。人们会把自己内心的想象当成对方的真实,不管对方做出怎样的举动,你都能够给出一个符合你自己内心想象的解释。这个关于他人想象一旦定格,我们就会在头脑里不断强化这个认识,而不会做出改变。

人们的幻想除了影响自己,还能影响他人。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说的是,人会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得释放出某种信号,诱导他人做出某种特定的行为。投射性认同主要有四中方式,第一种是强迫别人作出某种行为,然后再惩罚他;第二种情况是将某种优秀的特质寄托在别人身上,而这种特质是你现在不具备的,通过这种方式使这个特质得以保存,比如有些内向的人总喜欢和外向的人做朋友;第三种情况是你用你身上的某种品质,召唤出了他的身上某种相似的品质,而这个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第四种情况是你可能安排别人去体验一种自己都不愿意体验的经历。

作者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拥有表现多种特质的潜能,但人们后天的经历会固化某些品质,同时抑制其他的品质。这些被抑制的品质一直潜伏在人的潜意识里,随着阅历的增长当他遇到能够唤起这份潜质的人的之后,他就会重新构建自己,仿佛变了个人一样,成为对方希望他扮演的角色。每个人在别人眼里的形象,跟他自己的真实形象不可能是完全契合的。

每个人都像是个剧场里的导演,都有一个自己的人生剧本,每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都不一样,人们在生活中相互塑造相互影响。如果你想当救世主,那你就会创造一个需要被拯救的人;如果你当一个被照顾的,你就会创造一个乐于照顾你的人;如果你需要一个敌人,那就会在身边发现一个总是和你做对的人。一旦我们开始按照某个人的剧本重新塑造自我,我们就会把符合自己角色形象的特质突出出来,而把那些不符合自己角色形象的特质隐藏起来。只有双方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感到满意,一段稳定的关系才会被创造出来。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引拒值,它指的是一个人可以被创造的程度。一个人后天会形成一些特质,在与他人相处中,别人会根据这些特质来给你贴上标签。我们身上的标签会强化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让我们更容易扮演固定的角色。这个时候就可以说,你对这个角色的引拒值很强。

每个人都需要在多个舞台上扮演多个不同的角色,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改变,学会理解一个人人生剧本和角色的复杂性,才能更好的与之相处。

零秒思考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固执己见

1.人这形成的对某一件事的固有认知之后,就会陷入到这个认知当中,无法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2.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剧场的导演,对自己剧本有着自己的固执

3.人们出于自己的需求建立幻想,往往会忽视别人的需要

4.固有认知让人感到安全,而打破固有认知需要勇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听书笔记-80,皮格马利翁效应,朱瑟琳·乔塞尔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