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脉络(一):宏观框架

大凡高度的概括,总带有想象的成分。

                              ~~黄仁宇

研究中国历史应当着眼于农业经济这一特性,因为这是经济基础,由经济基础而决定的上层建筑总是摆脱不了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经济特性的烙印。历史学家试图解释中国封建社会为何延绵二千多年之久,总是离不开从生产力与经济形态上去追根溯源,大概是因为在这一经济模式下形成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意识形态成为了帝国大厦最为牢固的粘合剂。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地域广博,古代人民依赖土地而生存,但是从土地中所获得的食物不总是那么稳定,农业生产往往受到天灾人祸的限制,而单个的生产主体往往经受不住大灾大难的侵袭,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去新建水利工程,去疏浚河道,以维持生产的稳定性,这时家族,乡党的力量彰显出来,他们往往以他们生产生活的地方为中心,开展各种活动,我们可以把他们看做一个小型的独立王国,因为小农经济下他们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很少需要与外界互通有无。而为了维护这样的一个独立王国的正常运行,保证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而不至于“礼崩乐坏”,于是在农业经济上诞生了一系列思想观念,我们可以把他们看做是农业文明,在这一文明中以宗法观念和新儒学为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些思想又成为了培养中国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中央政府来讲,如何管理如此庞大、分散而又相对独立的经济组织成为了最主要的问题,地方权利过于独立而且过大无疑会导致地方与中央的抗衡,其相对独立性又可能使得地方随时可以脱离中央,进而使得国家分裂。同时中央政府需要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去维持农业生产的稳定,因为这是帝国建立的物质基础,诸如防洪抗旱,黄河改道,修建沟通南北的运粮渠道这都需要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于是这个相对庞大而且完备的集权性的中央政府建立起来。

有机构就需要有管理者,以皇帝为中心的统治阶层通过武装夺取政权获得合法的统治地位后,管理社会发展生产成为最为主要的问题,与武装斗争不同的是管理国家是一个忙活,需要调和国内各阶级的矛盾,以使得推动生产的发展,避免国家动荡,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社会的繁荣稳定。显然皇帝一人之力无法完成如此巨大的工作,政府就需要招聘一批职业的官员去做这些事,官员们在工作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大的权利与资源,这些权利与资源的来源我们姑且不论,单谈这些收益就足以使人趋之若鹜,因为在重农抑商的环境里,农业生产收益低,当官成为当时人们心中理想的出路,这个时候,选官制度不仅仅成为了政府人才新陈代谢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成为了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沟通的渠道,它成为构筑帝国大厦砖瓦。

概括的来讲,中国历史发展趋势与中国人的性格都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生产方式,经济形态的独特性,这一社会存在深深地影响了国家的命运,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在某些方面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中国人的性格,观念,格局都深深的打上了它的烙印。​​​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历史的脉络(一):宏观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