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武将姜烈扬

姜烈扬,字显廷,祖居城北转湘湖(今庄河市仙人洞镇转湘湖村)。弱冠弃文习武,中式清同治六年武举人,次年成进士。钦点营守备,以耳重不就。性坦直,与人相见以诚,晚习堪舆之学。自择居于家北之汤家沟,优游林泉以终。烈扬行二,其长兄鹰扬,三弟烈承亦皆中式武举。青年时习武所用刀棍,重达几十斤,一直留存到解放前。(《庄河县志》1934)

姜烈扬,字显廷,祖上世代居住在庄河市仙人洞镇转湘湖村,20岁左右开始习武,1867年通过乡试,考取武举人,第二年又考取武进士,被皇上钦点为营部守备(正五品武官,清制,各省提督直辖的绿营官兵,称为“提标”。凡提标均置中军参将一员,主掌全标营务。参将的副职为游击,游击以下有都司,都司以下就是守备)。姜烈扬推脱自己耳聋不适合为官,随后回乡。姜烈扬为人坦荡真诚,晚年学习风水玄术。随后自己挑了个地方住了下来,就在仙人洞镇李洞村的汤家沟,安享晚年。姜烈扬家中排行老二,大哥姜鹰扬,三弟姜烈承也全都考取了武举人。姜烈扬年轻时练武用的大刀重达几十公斤,一直保留到解放前。

武将画像


清代的武科举从低到高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各级考试通常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的内容大同小异,只是要求标准的高低不同,选手的竞争力不同。

今天人们看到的武侠电影、评书演义不一样,清代的武科举不设擂台,没有考生间的拳脚互搏,或持兵器较量,主要考的是考生的力气大小和弓马功夫,此外还有刀技。

最低级别的是童试,考中者为武秀才。在童试中,骑马射箭时三箭不中目标者被淘汰;站在地上射五箭,五箭均未中目标或仅中一箭者被淘汰。“当时庄河地区的考生要参加童试,岫岩亦无学额,需寄籍他县。”

“第二级别是乡试,考中者为武举人。按照清朝的规定,各省武生在本省省城参加乡试,不过奉天府的武生都要到顺天府(今北京)参加乡试,当时的奉天府管理今辽宁省范围内各县的‘民人’(非八旗人口)事务。”

查阅资料可知,武科的乡试分为三场,第一场比试马上射箭,在马道旁设三个目标,每个目标距离三十五步,考生纵马三次发九箭,中两箭的为合格;第二场考的是平地射箭,最初的制度是考生距离八十步发射,后因迁就考生能力改为距离五十步发射,共发九箭,射中三箭算合格。

射箭合格的考生接着参加开硬弓、舞刀、掇石(举巨石)的比试。硬弓分为十二力(十斤为一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弓,应试者自选弓号,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刀有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三种,舞刀必须在前后胸处舞出花样;石头有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的,掇石必须将巨石提至胸腹之间,再借助腹力将巨石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按照规定,考生弓、刀、石三项必须有两项为头号和二号成绩,三号成绩超过两项者即为不合格,取消三场考试资格。

考场比试

第三场考策论,由各省巡抚出题,嘉庆十二年(1807年)起因应试者多是能武不能文,改为默写《武经》,《武经》包括《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靖问对》《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

会试与乡试规制相同,在京城举行,考中者为武进士。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嘉庆十九年(1814年)起,殿试时由皇帝在紫光阁亲阅马上射箭,在箭亭亲阅弓刀石比试。第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称呼与文进士相同,赐武进士及第,二甲赐武进士出身,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一甲和二甲、三甲的前十余名,都由皇帝亲自确定,由兵部送榜,张榜挂于京城西长安门外。(来自张传筠)

大家看到这个考试的难度了吧,就跟现在驾照升级差不多,得一级一级的考。在那个信息不发达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没有手机没有汽车没有手表,万一因为道路问题天气原因,或者因为记错了日期,误了考试时间,或者没找到考场,都有可能导致考试失败,又要自己背着几十公斤的兵器跋山涉水的走那么远,这等毅力与决心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了的。

在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典故,在我们老家广为流传。清人姜烈扬兄弟三人均是同治年间武举人,尤以他的功夫最精。他练的一柄大砍刀,比关公的青龙偃月刀还重三十八斤。传说,三人功成名就后,全家摆酒庆贺,大门上有副有趣的对联:椿萱并茂老加一;棠棣连芳少增三。横批:喜鹊登梅。上联中的“椿萱并茂”,是指父母健在,“老加一”是指他有二位妈。下联中的“棠棣连芳”,是指他和老大是大妈生的;“少增三”,指老三是二妈生的。而横批“喜鹊登梅”,则是说姜烈扬考武进士的事。姜烈扬考武进士时,用的是一百二十斤大刀,马上步下,单臂双肩,工夫娴熟,但由于精神紧张,一百多斤的大刀突然脱手飞出。眼看功名无望,只见他急中生智,弓腰拧身,飞足奋力一踢,将快落地的大刀踢向空中,顺势一接,继续挥舞。就这样,他考取了武进士。之后,主考问他:“你踢刀的这一招势,叫什么?”他答道:“这是一招绝艺,叫喜鹊登梅。”这幅对联,不但说明了自己的家庭情况,而且,横批还将考场的失手情况及转危为安的情况合盘托出。可谓“珠联璧合”的奇联妙对。

在这里我要着重的讲一下这把大刀。其实自打出生起我是没见过这把大刀的,但是我的邻居很多人都说自己见过,我们家以前还有很多字画和瓷瓶,都是古董,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都是该烧的烧该砸的砸,我估计那柄大刀也是那时候丢的。关公的青龙偃月刀书上记载为四十一千克,但是明代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1.3磅,因为作者罗贯中是明朝人,所以我认为应该是按明代的度量衡来计算的,即书中的八十二斤约相当于今天的九十八斤,而姜烈扬的大刀要比青龙偃月刀还重三十八斤,也就是一百三十六斤,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体重。

在我们老家庄河市仙人洞还流传着一个人人都知道的传说。明末清初浙江武举人洪真乘船出游,遇狂风漂泊至一小岛,后被一艘北上航船救起,来到辽东半岛,云游至仙人洞龙华山中,被风光吸引,遂将此永作鹤栖之地。相传洪真和尚在山中开荒种田,先后垦田365块,一块田尽供一日之用,如有某块田当年绝收,则一众僧人于某一日不吃饭。所以弟子们勤劳耕作,无一懈怠。洪真后期干脆打坐在绝壁上的石洞内,徒弟们每天用绳索供给饮食,日渐递减,最后竟然可以绝粒不进。姜烈扬考完试后在他回乡的路上,遇到了洪真老和尚,洪真称自己去京城办事,临走前打坐的石洞里有一双靴子未收纳,烦请姜进士回乡后转告徒弟,雨季来临要妥为收纳,不要让它受潮。

姜进士回来后上山来传话,徒弟大惊,说师傅洪真早已羽化多日。姜进士上去洪真打坐的石洞一看,果然有一双靴子……从此,洪真高僧成仙的事迹流传开来,般若洞慢慢成为人们口中的仙人洞。(来自于网名千年一叹)

洪真茔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代武将姜烈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