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章概要
(注:不同颜色的文字是为了划分文章结构,易于理解。另,还请以阅读原文为主,阅读笔记只表达了笔者的理解)
1."伯乐已死"其实是个好消息。
在遥远的过去,信息流动缓慢的时代,确实需要伯乐。而到了今天,互联网让信息近乎光速流动,直接解构、消灭了大量的媒介——“伯乐就是被互联网干掉的一个物种。”
02.在依靠伯乐的年代,像李宇春、曾轶可不可能火起来,因为伯乐们不喜欢这样的"马"。他们也想不到张沫凡 MOMO 和 Papi 酱能够做得那么出色。
3.在过去,伯乐们的价值观、审美观都是趋同的,那时候的人们喜欢"一致通过"的东西,只因为无法感知更多的真相。
到了曾轶可爆红的时期,伯乐们其实是傻了眼的,明明一听就是五音不全,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人群之中有1/3左右是无法完全分辨别人唱歌是否跑调的。
另外一个体现"人类对自己的理解从来都是有所欠缺的"的例子:人群中有大约 18% 到 35% 的人一见到阳光或灯光就鼻腔发痒,容易打喷嚏。
4.传播其实只要足够多的人喜欢就红了。
互联网连接了更多节点,信息传递更快,人们能够感知更多真相,也因此,"评审"也不再是权威说了算。
比如作者写的非常受欢迎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如果不是因为电子版早已经在网上广泛流传,出版商不大可能相信一本"认定时间不可管理"的书。
另外一本《人人都能用英语》最后选择不出纸质版,因为发现出版商不认真读懂要出的书,作者失去了耐心。
例子三,2015年入选奥斯卡的电影都很无聊 … IMDB 相当于早已将奥斯卡这种"伯乐"的功能消解到了聊胜于无的地步。
5.所谓"伯乐已死"不是指权威没用,而是习得专业判断技能的成本、门槛、难度降低了;
所谓"不要迷信权威"不是抛弃权威,而是自己也能够成长到与权威一样的判断。
没必要急于获得认可,被认可是成长的副产品,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只要你成长,就会有更多人看到。
如果能够被足够多的人认可,效果会比被少数权威认可强大得多。
二、特别喜欢的句子
1.在遥远的过去,千里马确实常有,伯乐也确实不常有;即便是伯乐,滥竽充数的是大多数,少量真正的伯乐,也一样找不到真正的"能够识别伯乐的伯乐"。
2.传播么,只要喜欢的人数足够多,就红了。其实并不管人们喜欢的原因和方式正确与否的。
3.没必要急于获得认可。被认可只不过是成长的副产品,不被认可是常态,在真正成长之后依然不被"权威"认可也可能是常态。
三、个人思考(不局限于文章内容)
到了今天,我终于有所正视一个事儿,在互联网世界里,外界对自己的反馈确实是自身能力水平的最重要判断标准。再也不会拿着"别人不理解我"、"别人没品味"来自欺欺人。
一个有意思的想象是,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大多数人都能够表现热情且正直。
在移动支付成熟的今天,很多人会在网上推东西,肯定有的很棒,有的效果不理想,有的干脆很差劲。于是,有人一听到“微商”就特别反感。
我倒不觉得别人都是坏心眼,我更相信发自内心分享好东西的人始终占大多数,至少在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筛选生活在一个骗子比较少的圈子里。
而那种不理想的结果依然难以避免。我个人这么理解:
因为热情、正直其实是相对容易的事儿,每个人都能够一口气做到90分。可是能力不同,不同人之间的能力水平差异特别大,而又因为能力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和比较,人们总是很难深刻察觉自身的不足。
于是表现出来就是,人们只要足够热情地干一个事儿,由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很合理又自己非常用心,总会不由觉得这事儿挺牛逼的。可到底效果如何,别人都看在眼里。
这给我的警醒是,任何时候都不要用态度去判断一个事,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就好像我自己保持写这些笔记,难免有时热血沸腾,于是,我反复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自己觉得做得不一样或者脑子里的一些想法而自以为是,因为客观上来看,在能力的成长上我还需要积累很长一段时间。
2018.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