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打几个电话给父母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人到中年。许多曾经深刻脑海的记忆,在时间长河的冲刷与腐蚀下,开始生锈松动,最终脱离基体,彻底沦为历史中的沙尘。

大浪淘沙,留下的零星记忆大多都有父母的身影,不仅没有模糊,还越来越清晰。

记得儿时,自己体弱多病。所以,关于那段记忆,印象最深的不是与父母在家中闲话,而是父母抱着我在家与医院间急匆匆穿行的身影。

有时是骄阳似火的夏日,有时是漫天飘雪的寒冬,有时是狂风暴雨的深夜,有时是刚刚鸡叫的黎明。

总是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位焦急的村妇,紧跟着一位疾步的村夫。村夫的怀里或是背上总有一个生病的孩童。急匆匆,急匆匆,一路上却总伴着温情。

如此数载,孩童渐大。伴着孩子的成长,是父母越来越忙碌的身影。也许是上天感念父母的辛劳,不再让病魔侵扰孩子的身体,却留下皱纹、银发重新梳理他们的妆容。

母亲总会在我上学时,围着我不停地唠叨,问我是否带全了课本,是否还有作业没有完成。父亲却没有什么言语,他只会站在一旁,让我看到他脸上那充满慈爱的笑容。

放学归家,迎接我的,总是母亲已经做好的饭菜。以及,坐在桌旁,却总是望向门口,翘首盼我归家的父母的身影。

一句“回来啦!赶紧洗手吃饭。”是母亲每日待儿归家后的口头禅,是母亲溢于言表的真情流露。

当时听来,自己还觉得理所当然。直到离家工作后,因工作繁忙,经常餐无正点。才知道能够一日三餐,正点儿吃饭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每每这时,想起母亲那句“赶紧洗手吃饭。”的口头禅都会忍不住想家,忍不住泪眼盈盈。

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人们总是被迫的让时间推着前行。

不知不觉间,我升入了住校的高中。那时还没有普及电话,就连固定电话在农村也很难见到踪影。所以,耳边少了母亲的唠叨,少了父亲的叮咛。

刚开始我还不太习惯,时间久了,也就学会了顺从。毕竟,每个月都有两天的假期。我可以利用这两天,好好尝尝母亲做的饭菜,好好整理一下一个月来烦闷的心情。

母亲这时总是忙,她除了正点做饭,就是为我准备后天的行囊。让我留下该洗的衣服,换上当季的衣装。还要准备一些家中自制的酱菜,当做我在学校头几天下饭的口粮。一项项,一桩桩,真是操碎了心肠。

父亲这时,总会问些无关紧要的话题,闲扯些村里的里短家长。不是他不关心我的学习,而是怕问出一些我的忌讳,让我莫明的心伤。

就这样,伴着一月一次的归家团聚,我的心里不再有彷徨,不再有忧伤。于是乎,高中生活就像注入了一泉蜂蜜,变得甜蜜而温馨。

转眼又是三年,高中生活结束,大学生活开始。

离家四五百里,一个人在一所陌生的城市,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与家里联系愈发少了,想家时,只能通过一封书信沟通。至于打个电话,此时离我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即使可能,也只能是在夜里的梦中。

距离将我和父母分隔两地,却无法隔断我与父母间的骨肉亲情。那时,好想好想有一部电话,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一切,及时讲给父母听。

终于,毕业了,工作了,挣钱了。家中装上了电话,自己也买了一部能与家里联系的小灵通。

时不时的电话联系,听听母亲的唠叨,给父亲说说工作的事情。父母总是说家中一切安好,让我不要总惦记家中的事情。

可是,每次归家,总能发现父母与先前有所不同。除了身体上多了一些毛病,更明显的是皱纹深陷,华发丛生。

父母老了,在家时更喜欢和我东拉西扯,问西问东。我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更需要的是陪伴,是儿孙绕膝的亲情。

但这些我还暂时无法做到,只有通过电话,让父母多听到一些我的笑声,多了解一下我高兴的心情。让父母也因此多些欢乐,好让我也能时常听到他们的笑声。

多打几个电话给父母,让我变相的以另一种方式给他们陪伴,让他们能更好地享受人生。也请允许我如此尽孝,让我无憾今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打几个电话给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