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记忆犹新的日子》:确诊第14天,“被迫”转移“战场”


      确诊淋巴瘤第十四天,心情格外烦躁。

      不是因为今天要和医生聊治疗方案,要预约穿PICC管、化疗确认单签字,而是又一次的家属和医生的面谈。

      办理住院二十多天,我妈一共在医院出现3次,一次手术后、一次听取样化验结果、一次今日的面谈。看着我妈还在那里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问医生,我是不是非要化疗、能不能用别的方法治,看着我妈一个劲儿的向医生哭诉我多么不懂事、不肯听她的话转院去更好、而且有熟人的医院时,我真的很想翻白眼,而且真的这么做了。

      其实,在这家医院治疗糖尿病四年多,对这家老字号的三甲医院其实真的很有好感,无论是医生的专业程度、护士的细致体贴、还是各项便民服务设施设备的人性化、现代化。但是没办法,老一辈人就是各种对“关系”“熟人”迷之自信。

      可我不能不考虑现实问题。本来家里就因为买房贷款和攒钱装修,退休几年的爸妈选择继续出去工作,现在有额外多出这样一笔治病的开支,在他们不好请假的情形下,后续的治疗肯定大多数时候还是只有我一个人奔波,我不得不考虑通勤问题。

      我住院这个院区的住院大楼就在地铁口,离我家5站地铁的距离,仅1次换乘,门口上车、门口下车,换乘也是一条长扶手电梯无缝对接、非常方便。而我妈要找熟人的医院,离我家公交站十几站,中途要换乘,下车走到住院大楼有一公里的距离。

      在后续治疗没人陪、没车接送、而且主要疗程跨越了整个夏天(预计4月开始治疗,10月结束)的情况下,我是真的不想转院,因为两家医院其实差别真的没那么大,区别就是一个又远又不方便但有熟人、名声略胜一筹;一个又近又方便但没熟人,而且非常现代化。

      无奈的是,我妈和很多人一样,对于医院和医生充满不信任,总觉得会遇到过度治疗、不说实话、被“检查”之类的,加上对“找熟人”“找关系”的思维根深蒂固,非想让我转院。

      经不住她在医生办公室的胡搅蛮缠和医生无语的目光,OK,如你所愿,我只好冒着大雨,大包小包的办出院手续,、复印单据,明儿起,转战“新战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记忆犹新的日子》:确诊第14天,“被迫”转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