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的本质》:为什么我们总是用偏见看人?

东野圭吾在小说《信》里面说,我们不可能生活在一个没有偏见、没有歧视的世界。这句话让人觉得很丧气,但我们却无力反驳,因为这是真的。

《偏见的本质》一书再次阐明了这一点。

关于偏见,很多人都会想到简·奥斯汀那本著名的《傲慢与偏见》,偏见如此寻常,寻常到有时候我们甚至觉察不到自己存在偏见,就像是《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一样。

那到底人为什么会产生偏见?是不是只有坏人才会有偏见?我们又该如何逃脱偏见的枷锁?

01.

别人眼中的世界

和很多人一样,我平时也喜欢看书,并且坚信,书籍可以带我看到外面的世界。

但前不久我开始怀疑这个观点了。

当时我在看一本游记,书里面写的是作者在国外的见闻,作者在书里面写,某个国家的人多么友好,多么善良。或者说某个国家多么危险,动荡。

这种话想必很多人也都见识过,甚至我们自己平时也会略带自豪地分享自己的见闻,某地方的风景很好,某地方的人很差劲。

于是看到这些文字,听到这些话的人,心里也因此有了印象,即便没去过那个地方,之后再听别人提起的时候,很有可能也会联想到之前看到、听说的内容。

可这些内容是靠谱的吗?就以我看得那本游记为例,作者在路上受到了某个国家或者是具体某个小镇的人的照顾,于是说这个国家、这个小镇的人很友好。反之亦然,说哪里的人很差劲。

然而作者到底见过几个当地人呢?他对当地有多少了解呢?他的了解是否足以支撑她对当地人做出所说出口的判断?《偏见的本质》的作者奥尔波特将这种行为称之为过度分类,意思是说,依据极少的事实就进行大规模的归纳。

见过了几个友好的当地人就说那里的人很善良;见过了几个糟糕的当地人就说那里的人很差劲。这种过度分类的行为相信我们多数人都做过。

我们并非是造谣,我们有自己的事实依据,然而我们的依据并不足以支撑起我们的结论,事实在这一刻开始扭曲,当我们进一步将自己的结论分享出去的时候,事实被进一步放大、歪曲。

就像是马太效应,好的印象被渲染的越来越好,坏的印象被放大的越来越坏。偏见在这一刻产生了。

是的,偏见不只包括负面的,还包括正面的。但无论是正面偏见,还是负面偏见,都会让我们离事实,离真相越来越远。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在看书的时候,更加小心谨慎了,这种谨慎可以用《学会提问》一书中介绍的批判性思维去解释:保持主见,不偏听偏信,带着自己的思考能力去看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去看外人眼中的世界。

书里面给我们展示的,只是作者眼中的世界,读书的意义在于,透过作者的文字,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思考去看真正的世界。

这一点不仅适用于看书,我们看各种新闻,各种报道时同样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保持理智,不能一味地相信片面的报道。

我们需要明白,春秋笔法是很多媒体人擅长的。

02.

无意识偏见

偏见毫无疑问是一个不好的词,这是不是意味着只有不好的人才会存在偏见,换言之只有坏人才会存在偏见?

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很容易就能驳倒,《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是文学史上的一个经典形象,她无疑是积极而正面的。可她最开始确实对达西抱有偏见。这又如何理解呢?事实上我们很多人会和伊丽莎白一样,心存偏见而不自知。伊丽莎白自以为了解达西,但后来才发现自己所持有的只是一种错误的偏见。

这种偏见伊丽莎白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是一种无意识的偏见,在《偏见的本质》中又被称为是内隐偏见。

偏见不仅仅来自于我们有意识的思考过程,还来自于我们无法意识到的思考过程,后者所产生的就是内隐偏见。

生而为人,我们很难摆脱内隐偏见的控制,它也证明了并非只有坏人才会存在偏见,好人同样也会对别人存在偏见,只不过好人往往并非故意,而是压根儿没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偏见。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好人往往能第一时间改正,而坏人则选择将错就错,为自己找各种理由,试图将锅甩到别人头上。

在《偏见的本质》的逻辑框架下,《傲慢与偏见》其实应该叫《傲慢与误解》才更贴切,因为伊丽莎白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之后,立马做了改正,偏见荡然无存,这种意识到错误而立马做出改正的偏见,奥尔波特称之为误解。偏见与误解截然不同。

书里面说,我们明明已经了解了更多信息,却依旧不改变先前的预判,这是偏见最奇怪的地方。

由此可见,偏见的一大属性就是死不认错,不知悔改,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用一种文艺的说法形容就是,装睡的人。

很多持有偏见的人,其实已经认识到了自身的偏见,但却依旧坚持自我,因为种种原因而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更不愿意道歉,只是一味地装睡。

这样的人,我们其实是没办法讲理的,没人可以叫醒一味装睡的人。

03.

偏见和歧视

许知远说,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没有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没有看待方式。

这句话很有些道理,成见本身其实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可糟糕的是,我们很多人往往分不清什么是成见,什么是偏见,乃至于什么是歧视。

《偏见的本质》一书中,将偏见行为分了五个档位,歧视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偏见并不等同于歧视。

可在现实中,偏见往往会引发歧视。甚至在网络时代,我们的歧视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哪怕你在社交软件上给别人点个赞,背后都很有可能传递出偏见甚至歧视的意味。

书里面说,偏见可能会导致我们做出对抗行为,这种对抗很多时候只是出于我们假想中的危机。然而这种假想的危机却很可能造成实际的痛苦,歧视正是如此。

被歧视的一方心里有多难熬,外人丝毫都无法体会。

04.

我一无所知

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这种独特性让我们拥有自我,同时也更容易让我们产生偏见。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另一个人,这和关系亲疏没有关系。无论再亲密,我们也无法真正理解对方,从这种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都在不同的巴别塔上遥遥相望。《被涂污的鸟》把这种不理解描写得非常有诗意:自己是个哑巴也没有什么关系;人们根本就没法彼此理解。他们互相吸引或发生冲突,互相拥抱或彼此践踏,但每一个人想到的只是他自己。他的情绪、记忆和理智都把他和其他的人分开,就像茂密的芦苇把河道和泥泞的河岸有效地隔开一样。人与人彼此相望,像环绕我们的一个个山峰一样,互相被山谷隔开,因太高而没法被忽略,因太低而够不着天堂。

这种个体间的不理解让偏见无法避免,我们总是会一次次误会别人,甚至会误解自己。

那难道我们只能做偏见的囚徒吗?我们无法自救吗?其实小说《傲慢与偏见》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心怀偏见的伊丽莎白在看到真实的达西之后,立马承认自己错了,她根本不了解达西,甚至她根本一无所知。

于是二人重新开始,这种重头再来的勇气让偏见也不复存在,二人因此迎来了一个幸福的结尾。

是的,偏见不可避免,但我们却有机会根正自己的偏见,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根正自己的误解,这并不会让我们难堪,而是一种勇气的表现。

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太复杂了,而且还在变得更加复杂。在这个复杂的世界当中,我们所知道的实在太少太少,甚至谈不上冰山一角。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早在千年前就说,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可千年之后,我们这些无名之辈却自诩无所不知,这种炫耀无知的狂妄会让人在偏见的歧途上一去不返。

我们确实有根正偏见的机会,但并非每次都能有这种机会。覆水难收,崩塌的雪山也无可挽回,当雪山崩塌之后,你还能在一片废墟中找回干净的自己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偏见的本质》:为什么我们总是用偏见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