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2020年:只要坚定脚下走的路,就一定不会迷失方向

图片来源:堆糖网

1.

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接连好几天,都在提醒我,2020年考研日期的逼近。

考研,对于我而言,已经是一种过去式,仿佛已经距离它好远好远,但一旦回忆起来,又觉得好像真的只是发生在昨天。

我至今还记得,在考研的那两天,我是以怎样的状态度过的。

早晨四点出头一点起床,穿着厚厚的睡衣,借着宿舍楼下走廊处微弱的灯光,把握最后的黎明时光,从头到尾将专业课知识复习一遍。

第一天,在下午英语考试时,由于中午休息不当,竟然在考场迷糊了十几分钟,差点选择弃考,幸好在崩溃的边缘,理智把我拉向了活生生的现实。

第一天考试结束后,平时占不到座位的考研自习室几乎空无一人,我顶着白天的备考压力,强迫自己将仅剩的时间与精力,用在第二天来临的专业考试上。

事实上,正是这样良好的心态,让我在专业考试中,得到了比较高的分数。

为期两天的考试结束之后,从考场出来,骑着自行车在走了上百遍的去往图书馆的路上,眼泪不自觉地滑过脸颊,我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流了泪。

当晚喝了很多酒,睡了那一年有史以来最沉最沉的觉,也寓意着那一年拉下的一个帷幕。

类似这些回忆,总是会在记忆的阀门打开之时,像蒙太奇意象一般在头脑中一遍遍翻走。

到现在,已经两年过去了,我成了一名研二的学生,也成为了某个师妹师弟口中的师姐。

一直到现在,我都无比感谢考研那段时光不遗余力地拼尽全力,为目标而奋斗的自己,那是再简单、再纯粹不过的青葱岁月。

那是一个人的岁月,没有同伴,没有相伴的研友,没有支撑的后盾;但我却把自己活成了最让自己期待的样子,一直都是。

也是那段经历,让我相信:

只要坚定脚下走的路,就一定不会迷失方向。

只要坚定脚下走的路,所有的目标,都会成为触手可及的存在。

只要坚定脚下走的路,即使遭遇失败,也会依旧拥有重头再来的勇气。

2.

这两天,我在微信上刷到我们学院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位教授发的一条说说,内容如下:

“25、37、55、60记得很清楚,这是我四次考研的英语分数,差点没让狗日的英语‘咬死’。想考,总能考上。加油!”

看到这条微信说说时,我还挺震惊的。这位老师在研一第一学期教我们论文写作,课教得很好,教育学生也很严谨。

他是最近几年作为我们学校的高端人才,从别的院校挖过来的。

如果不是他发的消息,大概任何人都不会想到,这背后,竟然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历。

所以说,想要的,拼尽全力去付出了,总会落地开花。

最怕你碌碌不为,肤浅努力,却埋怨这个世界太残酷,太弱肉强食。

3.

这个星期是2020年最末的一周,也是我们迎接2021年的一个新起点。

这一年,相比较于去年,自己无论在学术研究、学习成果、生活情感方面,较之去年,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这是我没有想过的,但也是我一直憧憬并努力的方向。好像整个人在走一段上坡路。一路阻碍不断,压力不减,但攀登至峰顶,却因为那满目无限好的云端之境,而感到一切来得都好幸运,再多的磨砺,都是值得的。

在学术研究方面,和导师合作了一篇论文,十三次易稿,从选题到写作,从确定研究对象到理论框架的建构,从论证到阐释,几乎每一步的些许进步,都是导师手把手教授的,一字一句,一章一节。

现在我偶然翻开和导师在过去半年的讨论笔记,都会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

在这一点上,我始终对我现在的导师,抱着十二分的感激与敬重。

发稿的情况以及日期都已经基本确定下来,就在2021年一月,在我们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这既是对自己过往大半年成果的奖励,也算是为2021年迎来了比较喜庆的开端。

今年的奖学金评估,还是和往年一样,拿了学校的一等奖学金;一方面,是对过去一年学业的检测;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经济方面的压力,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去写作、去精学专业。

这其实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你百分百地、毫不含糊地付出了,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而这种良性的回报,又会给予你生活各个方面以积极的导向。

4.

我觉得这一年,最让我有所启发的,是对于生活友情恋爱这三个方面的思考。

关于生活,其实在这一点上,我经常思考的一点,就是关于自己毕业之后要走的路。

记得自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生活,永远不止努力这么简单》。在这篇文章里,就自己研究生的学习现状,结合专科—本科—研究生这一路走来的历程。

我发现,以前的所谓的努力、付出,其实都挺单一的;起码可以说,那时只要你真的用心付出了,肯定会得到回报。

而你最直接、最显著的回报,会一分不差地落到你明晃晃的升学试卷上。

但当我们走过那段纯粹校园光阴,再想往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较之以往双倍不止的心血,才能勉强得到一张合格的入场券。

人心的不定、欲望的缠绕、环境的塑就、物质的困囿,这些种种,都会牵制住一个人向前跨越的速度。

你会发现,努力就真的变成了一件不值一提的事情。

特别是结束了学生生涯、渐渐摆脱了所谓的学生思维之后,跨入“社会人”的队伍,试着以社会人的眼光去解决事情时。

即使很简单的事情,在某些时刻,都会因为某些原因,成为一件不那么简单易办的事。

一点点的上进、浅浅的努力、间歇式的奋斗,都支撑不住一个人心目中,对理想生活、对心仪工作、对美好事业的追求。

在某些时刻,你需要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开花结果;并不是所有的善意,都会被接纳;并不是所有的过错,到最后都会被原谅;并不是所有孤立无援的时刻,都会有人雪中送炭;也并不是曾经内心里驻扎过的所有人,都会继续在你的生命中停留。

你要有这样的意识,接纳这样的现实处境,但并不对之失望与怯懦,看透却不迷失;因为所有的,在人世间遇到的一切,唯有自知,才能从容接受最坏、最糟糕的结果。

5.

关于友情,这可能是我这一年心态最从容、最淡然的方面。

从小到大,在交友中,自己好像都是那种“付出型”人格。

不管对方在不在乎自己,一旦认定这个人是我的朋友,就会以一种百分之百的态度去对待那份友谊。

但这两年,我与朋友的联系越来越少,甚至到了即使好不容易见面,都很少话聊的地步。

我发现,有些原本以为会是一段很值得珍惜的友谊,都在无形中,渐渐变质变碎。

有段时间,感到挺伤心的。甚至安慰自己,也许是因为我现在还在念书,对方是已经工作的人了,所以聊天交往自然有些隔膜与生疏。

后来,我却渐渐对这种现象释怀。不再那么执着于过去的友情,不再那么计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再那么刻意去维持一份薄如蛛丝般的关系。

开始以一种以释然的心态去结交身边新的朋友;也更加珍惜那些还依旧在我生命中,不离不弃的朋友。

也是在这一年,我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一段关于友谊的叙述,来自于尼采的《星宿的友谊》:

“我们就像两艘各行其道,追寻各自目的地的航程;也许我们能够邂逅并快乐一番,像我们曾经做过的一样——两船并排憩息在同一个港湾里,沐浴在阳光里,如此的安详,仿佛它们已经抵达了目的地——完全一致的目的地。

可是随后,我们又为自己不可抗拒的使命所推动,彼此分离,天各一方,各自漂泊到海上,沐浴在不同的阳光里——可能永远不再相会,也可能再次相逢,但不相识:不同的大海和阳光也许已经将我们改变!”

6.

最后,关于恋爱,这也是这一年,困扰我最多的一个问题。

恋爱中什么最重要?

对于我而言,无论在恋爱中,还是爱情里,亦或在步入婚姻之后,爱与懂得,永远是最重要的,胜过一切对物质的求索。

先来说物质吧,毕竟现在这个社会,好像谈到恋爱,谈到婚姻,都摆脱不了物质、金钱这一关,具体一点的房子、车子、工作、薪资。

有房有车,再加上稳定或者高薪的工作,这三者标配,基本上已经是可以达到有资格谈婚论嫁的地步了。

这样的一种社会普遍追求,有一个特定的称呼,较为“社会性的结婚”。

在“社会性的结婚”概念中,高收入、高学历、高社会地位、颜值高等高要求,都是与其挂钩的条件。这也符合当下社会的现状。

这让我想到最近在看一系列文艺类短视频——古风博主李子柒美食短视频、日食记。

这些都是粉丝超过百万的短视频博主,他(她)们以充满诗意的画面、温暖怡人的风格,打动千千万万受众。

李子柒美食短视频,记录的是一餐一饭、一日一食、四季的更迭流转、邻人家人的互助友爱。

你会发现,画面里并没有太多现实物质性的迹象,甚至一日三餐、吃喝用度皆来自手作劳动。短视频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傍山水自然的田园牧歌式生活。

超过千万的粉丝关注量,甚至超30亿的播放量,都表明当代人内心对这种由数字技术构建的“拟像化”的理想生活的憧憬。

这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说明,在人的内心深处,是有这样一个纯净的的心灵空间的;特别是当这种生活仿佛真实一般展现在人们眼前时。

还有日食记,每次看这种日式温馨风格的短视频,或是制作一个草莓圣诞蛋糕、或是红薯千层巴斯克,或是羊肉抓饭,甚至只是简单的芝麻饼。

但透过视频镜头的一帧帧画面——食材的加工、清洗、烹饪,一直到最后被端上桌,成为与爱的人之间交流的一道桥梁——就会觉得生活其实原本也可以拥有一种再简单不过的幸福。

用新鲜但不昂贵的食材精心烹制一道可口的饭菜,和爱的人,在夜晚的灯光下,一边诉说家常,一边犒劳各自疲惫了一天的身体,这是一件多么恰好的幸福。

7.

在这之外,实际上抛却的是对很多不必要的物质、欲望、名望的过度追索。留下的,是生命天然需要的养分。

其实,这就像我所坚信的,爱与懂得永远是在两个人相处中,最重要的东西。

至于其他的物质追求,一直认为,一个人只要保持勤勉的状态,生活是不会亏待他(她)的;而他(她)的这种付出也会被回报以同等的奖励。

这样不需要依靠任何人,我们每一个都可以满足自己恰当好的物质需求。

这是我思考的第一点,关于普世意义上的物质层面。

8.

第二个层面,是爱情。

就像在前不久主题为“啊,爱情”的话剧节上,我和同去的女同学讨论关于爱情这个话题。

我说:“爱情,就是一种信仰。不管它是否真实地存在,至少你相信它,比不相信来得好一些。”

爱情是一种价值信仰。只有你相信了,才会有;因为爱情,不会发生在,不相信爱情的两个人身上。

上个周末,看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科幻片《星际穿越》,竟然在里面看到女科学家艾米莉亚关于爱情的一段话。

她说:

“爱使我想听从自己的心声。也许我们花了太多时间执着于用理论来解决一切。爱不是我们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它看得见,它非常强大。爱必然有它存在的意义。”

“我们也爱死去的人,这里面有用于社交吗?”

“或许爱的意义更深远,是我们无法当下理解的。或许爱是某种证据,是我们无法意识觉察出来的更高维度的产物。

爱牵引着我穿越宇宙,寻找某个十年没有见过的人。甚至他可能已经死了。

爱是唯一我们能够感知到的,超越了时空维度的东西。或许我们应该相信它,尽管我们当下还不能理解。”

不管以后经历什么,处于何种身份,处于何种境地,都希望自己,内心永远拥有一份对爱情的期待,无关其他,并为之不断耕耘。

9.

2020年末,所有一切,幸福的、不幸福的,幸运的、不幸的,欢乐的、悲伤的,都将被封尘为一段年岁记忆。

记住也罢,遗忘也好,最重要的,不要忘记了新的一年,脚下应该坚定的行走的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2020年:只要坚定脚下走的路,就一定不会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