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磨一课——“少年正是写诗时”创意教学设计

          ——胡鹏(公交上观肖培东文章有感)

写在前面:

为什么会叫做“四年磨一课”呢?

因为这堂课的思路其实来源于四年前听成都七中林玉蝶老师的一堂“现代诗歌起始课”,很受触动,整理出了她的思路,加入自己的想法,做成了一份教学设计初稿。

刚好县上又有一个比赛,我于是从县上赛到市上,最后一直比到省上,还意外的拿了省级一等奖。这堂课以后也被我多次上给学生,每上一次都会有新的感触。

刚好前一段时间公交上翻到肖培东老师一篇文章,融合他的创意设计,最终成型这份教学设计。

我的内心是惶恐的,毕竟有窃取嫌疑。但另一方面又洒脱的自我安慰,用禅宗的话来说“处处无我处处我”,享受这一个学习的过程,享受站在巨人肩膀迅速成长的喜悦。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和反复打磨,从一课中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的想法越来越清晰。属于自己的目标和理念也慢慢成型。

享受这种打磨一课的过程,即使简案诞生于公交车上。

图片发自App


      “少年正是写诗时”创意教学设计

          ——胡鹏(公交上观肖培东文章有感)

一、导入——以歌代诗

师语:曾经的大众文学发展到现在的小众文学,诗歌去了哪儿?哪些形式还存在诗歌的影子?(歌词——选几折学生熟悉的比较美的歌词,如《后会无期》《致青春》《说好不哭》等)

师语:歌词,像诗,但不是。她很美,押韵,文字优美,但太直白

诗歌要委婉,要含蓄,要似是而非~

(导入选点尤为关键,本课的选点立足于用学生熟悉的歌词拉进学生与诗歌的距离,由俗入雅,能初步营造诗歌“文字优美,朗朗上口”之美,为后一步能自主创作诗歌蓄势。在导入环节我特别希望追求一种“智慧切入”的手法,追求如程少堂的“在一开始的环节即已进入教学的初步高潮状态”)

二、小试牛刀——补充诗句

教师语:这首写秋叶的诗歌,一共四句,你们给填上第三句。在诗人的眼里,会是什么散落一地呢?你们,好好想想。

秋叶

坡上

坡下

秋天的微笑(课堂上删去这句,交给孩子创作)

  散落一地

(对待此环节,我的定位和处理与肖培东老师有所区别,他以此为课堂教学重点,而我的想法是把“补写”仅仅作为一个过渡环节,从导入处的诗歌特点“文字优美,朗朗上口”到本环节挖掘诗歌更重要特点“委婉含蓄,似是而非”。后者重于前者,但二者“挖掘诗歌特点”这一本质一致。我只把前两环节作为“感悟”环节来处理,重点放在下一步的教师精讲,学生精炼)

三、教师精讲——诗歌本质

诗的本质:诗言志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

看看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

——我想你——

    ①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钱鏐

    ②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

      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胡适

——我很快乐——

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②我有一座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归纳总结:

1、诗言志,好的诗歌必须走心。

2、意境美,借助意象委婉表达。

(以古典的“诗言志”和《毛诗序》得出诗歌本质是表达个人内心真实的情感,以古诗现代诗中委婉表达心情的诗句赏析进一步体会诗歌的“含蓄美”。整个教师精讲的过程,语言精炼,充满诗意的文学气息,并从中传递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创设“诗味,语文味”的课堂)

四、拓展阅读——赏析《孩子们的诗》经典诗句

如:

原谅

铁头|八岁

春天来了

我去小溪边砸冰

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

直淌眼泪

到了花开的时候

它就把那些事儿忘了

真正原谅了我

挑妈妈

朱尔|八岁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儿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姜二嫚|六岁

晚上

我打着手电筒散步

累了就拿它当拐杖

我拄着一束光


曹世武|八岁

土是花儿成长的家

摸一摸

这个字软软的

春天

这个字长出了头发


回到地面

朵朵|五岁

要是笑过了头

你就会飞到天上去

要想回到地面

你必须做一件伤心事


师语:

你们考试只考查诗歌赏析,但是,赏析是低境界,创作才是高阶。

创作难吗?很难!对我们年纪来说很难,但对你们来说,很容易。孩子天生就是诗人~

(此环节是后期补加,如果说精讲环节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诗歌,此环节的拓展阅读就能开阔视野,为创作点燃一盏星光。另外精讲环节用诗人经典举例,美则美矣,但无形中又拉远学生和诗歌距离,此处拓展赏析选择孩童视角,让诗歌回归学生)

五、现场创作

给定一个简单的主题,现场创作

(核心着眼点在此处,在精练和创意练习。学生活动是教学设计重中之重,而且每课必有一个主活动,主次分明。前面的补写浅尝辄止,此处的创作浓墨重彩。可选择以制作班级诗歌作品册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

结束语:少年正是写诗时,这美好,这纯净,我们怎么舍得将它丢弃?珍惜吧,让诗歌的微笑,落满成长的路。

“少年正是写诗时”创意教学设计分析

                     

一次公交上无意间看到肖培东老师的一篇文章,受到感染,在公交上用手机写下一份“少年正是写诗时”的简案。最近也一直思考,自己追求的课堂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我的教学设计出发点又在哪里?

一边修改简案,一边看名家的教学理念,自己头脑中理想的设计和课堂也越来越清晰,也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希望自己的语文课堂都能朝着这样的目标奋斗: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能力培养重点突出、切实可行,师生氛围其乐融融,诗意盎然的“有温度”的课堂。

从教学设计上来说:追求教学思路的清晰(循序渐进、由易至难),重点突出;以创新活动设计为抓手,注重诵读、品析、积累、运用。学习并能灵活运用程少堂的“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及其变式,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备选点(具体选择结合文本分析)和教学过程结构。设计精心,精讲精练,有课有得,一课一得。

“少年正是写诗时”从整体的设计上看,有“补写”和“创作”由浅入深的活动设计,从积累上看有《孩子们的诗》经典诗句积累,从能力培养来看目标为理解和创作诗歌,重点突出,目标可行。当然,讲诗歌本就应该是一个诗意盎然的事情,这种创意课堂我相信也能产生师生其乐融融,教师神采飞扬,学生兴致高涨的氛围美。满足了这一切,这应该就可以是一堂“有温度”的课堂了。

具体从以下几点分析这份设计:

从教学思路上看,由歌词到诗歌,由补写到精讲,由赏析到创作,由补写一句到创作整首,“导入”为铺垫、为蓄势,“补写”为理解、为感悟,“精讲”为归纳、为总结,“赏析”为内化、为拓展,“练笔”为运用、为深化。努力追求余映潮老师提出的教学思路设计原则“线条简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的要求,循序渐进,由易至难,一课一得。教学思路是整堂课的起点,设计有思路,课堂才会美好流畅,如鱼得水。

从活动设计上来看,细化课中活动(主次分明、目标清晰),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大量的语文实践”的机会。本课以“读写结合”的创编式手法为主,辅以拓展阅读的美文赏析。精讲精练,并且采取“补写”的创意化练习,行之有效,并努力做到行之有趣!我一直认为,创意化的课堂活动设计一定是打开学生思维,解放课堂的最有效手段!

从能力培养上来看,目标高远,超越以往的赏析诗歌,上升到能简单创作。看上去很难,但只要“导”(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的合适。点要害,抓重点;拨疑难,排障碍。完成目标也不是遥不可及。

从程少堂的“一语三文”中文学和文化角度看,本课努力追求一种“文人”语文,个性化、诗意化的语言,营造一种意境深邃,诗意栖居的氛围。从“毛诗序”“贾岛”到“海子”和《孩子们的诗》,以及对学生补充的诗句进行诗意化点评。充满文学之美,洋溢着古典文化气息,真正做到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做到“诗意”语文,做到只有语文老师才能教的“文人”语文。


公众号:我就想诗意地教语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年磨一课——“少年正是写诗时”创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