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与反思

      今晚,很是触动。不仅仅只是因为有幸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课题结题会】,见证了从2015年一所村小开始的互加计划,到2019年参与华师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信息化促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平的研究》一路的成长历程,更在于真正见证了受互联网裨益的乡村娃娃、乡村教师们一路的成长与蜕变。

      曾经,觉得课题真的很大,大到望城莫及。然而,今晚的结课分享、分析中却发现,我们就在课题中,实实在在地参与着、改变着。每一位因痛、因难而努力向上改变的生命个体都在为“课题”贡献着、验证着。

云南富宁的村小娃娃

      说实话,今天最触动我的还是当看到乡村娃娃们因互加美丽乡村课程而自信地翩翩起舞时,笑靥如花。那份自信与纯真才是天使们该有的模样!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经济发展延伸的文化附加,是给孩子们的未来指引最有利的朝向。乡村学校为什么不能彻底取缔?就是因为差异化的人文环境更适合乡村,“思想扶贫、教育扶智”的政策实施,需要乡村学校夯实最后的一公里路。城乡教育的差距因为互联网的普及正在逐步缩小,而城乡娃娃们的差异亦不再那么明显。即便没有绚烂的舞台,大山依旧用那宽容博大的胸襟托举起了山里娃娃们的大梦想!

      教育究竟为了什么?小学教育真的只有题海战术?痛苦教育吗?是孩子们不能动?不愿动?还是不会动?是山里娃与生俱来的自卑与自闭?还是“唯分论英雄”的功利教育一点点地束缚了自信的天性?身体的僵硬可以通过勤加练习一点点的训练,但是心门紧闭、灵魂的僵化却很难通过机械化地训练使之变得灵活。

      我们需要方法论打基础,这是最直观的成效,然而不懂变通、不会选择,一切便失去了意义,所做一切只会成为令人挫败的无用功。长此以往,快乐,便成了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没有快乐的人生,一切都不过是木讷的重复,了无生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触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