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阅读的方法》12

        我能否偶尔他顾,寻找书籍中那些被有意隐去的风景?
                            他顾
                    LOOK AWAY
            弱水三千,再取一瓢
                  用选集对抗选集
                到更大的池子里去
            那些被刻意隐去的东西
        怎么在信息爆炸中游刃有余?怎么在知识负担和求知渴望之间求得平衡?
      “窥视”提供了一种方法:借助某个特定人物的眼睛,窥见局部世界的原貌。介绍另一种方法:“他顾”。简单说就是,偶尔看看别处。
        自古以来,人类就能熟练使用一种知识工具,叫“精选”。
        孔子时代,信息爆炸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孔子能接触到的诗篇有三千多首。没办法,为了教学需要,他只好选,按照自己的标准精选出三百一十一篇,所以,《诗经》也称“诗三百”。中国的很多古典名著,比如《文选》《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都是这么一路选过来的。
      没有这些选集,知识的原始体量太大,文化根本没办法传播。但问题是,虽然所有筛选者都拍着胸脯说,我在去芜存菁,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特定的价值观偏见和视野局限性。筛选过程中,很多东西被剪掉了。经过流传之后,选集留下来了,被剪掉的东西就再也看不见了。
        怎么办?总不能抛开选集,去看全集吧?
        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在随队行军之外,允许自己出列散步。
        第一种对抗筛选的方法,是用选集对抗选集。
        优秀的选集,是文化的丰碑。但是一块碑立起来了,后人就总会向它发起挑战,另起山头,再搞一些选集。它们换篇幅、换角度、换体裁、换范围、换标准,处处体现出挑战者的文化雄心。
        跳出一种“选集”,旁及其他“选集”,不仅是多读了一些书,更能打破原先的视野局限。
        第二种对抗筛选的方法,是到更大的池子里去。
        古人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句话还能反过来理解:即便只饮一瓢,那也得是从弱水三千的全局里取出来的。否则,我们有可能茫然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当年读《古文观止》的时候,看到苏轼的《留侯论》《贾谊论》,苏辙的《六国论》,知道是千古名文,哪里敢不敬?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苏轼、苏辙兄弟要写这种文章?
        后来才知道,苏轼何止写过这几篇,类似题材的论文,他整整齐齐地写过一大套,总共50篇。
        后来读到朱刚老师的《苏轼十讲》,才算是解开了我这个疑惑。
        原来,宋朝有一个独特的考试,叫“制科”考试。其中有个科,叫“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报考的前提是,每人必须写“进卷”,也就是先交50篇论文,才能进入下一轮考评。苏轼、苏辙兄弟为了这次考试,在开封的郊区租了房子,闭关写了一整年,最后才交出了50篇。
        原来,这不是“创作”,而是“作业”。难怪这么整齐。为了赢得考官的好感,其中有很多故作惊人之语的地方,也就难免了。
        跳出选集,到更大的池子里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我们看到更多被遗忘,但是很有价值的个体。
        本来,诗歌到了宋朝,就已经走下坡路了,更何况是南宋。而杨万里即使在南宋,也不算特别出众,至少比陆游名气小多了。
        但是,有一次我偶然看到周汝昌先生的研究,原来,杨万里竟是个开宗立派的人物。
        托尔斯泰、卡夫卡、乔伊斯、卡尔维诺、博尔赫斯、易卜生、契诃夫、普鲁斯特、哈代、劳伦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大文豪,但是都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第一,不要只读一个人所谓的“代表作”,否则会错过很多,随机漫步似的闲逛,能发现更有意思的风景;第二,真正厉害的人,会通过穷尽一个领域来重塑自我。
        历史学家黄仁宇是半路出家。他早年从军,后来转行当学者,46岁才拿到历史学博士学位。这样的人,怎么能在历史学界后来居上呢?
        他做了一件让很多人望而生畏的事:把《明实录》通读一遍。《明实录》是明朝原始史料的富矿,但是篇幅实在太大了:13部,2911卷,1600多万字。即使是专业学者,看到这几个数字,可能也就放弃了。黄仁宇做了个规划,每天必须读50页,用5年多的时间,全部读完。这样的读法,当然是浮光掠影,能留下多少印象,不好说,更不用说全部记住了。
        但自此以后,黄仁宇就成了历史学界唯一通读过《明实录》的人。别人是在池塘里泡过水,他可是在大海里游过泳,对史料的感觉当然远超他人。带着这样的底气行走学术江湖,谁也不怕。
        对抗知识的拣选,我们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去“翻垃圾箱”。
        在做各种“选集”的过程中,有些东西是被刻意删除的。因为它们不符合当时的道德观。
        我问过一位建筑师,为什么现在流行把一些破败的工厂改建成产业园区,彻底推倒重建不好吗?新建筑既美观又好用,没准儿面积还更大,也多花不了多少钱。
        那位建筑师说:“那损失就太大了。一个工厂,别看它破,它的格局是很多年慢慢演化出来的。这里一栋小楼,那里一个车间,看起来布局乱糟糟的,但那是长年在里面工作的人,通过丰富的互动构建出来的。它有原生的合理性。它是符合人性的。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它为什么合理,但今天的一个建筑师想在一块空地上把这种原生合理性‘设计’出来,那是万万办不到的。保护老旧建筑,实际上保护的是人的互动关系。”
        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看起来不错的新格局,一定暗中毁坏了一些原生合理性。
        好在,在知识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找到一条回去的路。
                            书单
                      BOOKLIST
        你可以用这些书对抗过去人们对知识的拣选:
        《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故事》〔意〕伊塔洛·卡尔维诺编,毛蒙莎、彭倩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版
        《毛泽东文集》(全八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鲁迅选集》鲁迅著,林贤治评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雅舍小品》梁实秋,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汪曾祺全集》汪曾祺,人我能否找到比自己更大、更恒久的事物,寄身其中,让生活充满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罗胖《阅读的方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