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声名和生命比起来哪一样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样为害?

过分的爱名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耗费;过多的藏货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

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

    这一章是以名与货和人的自身价值对比,也是要人自重、自爱。老子宣传的是这样一种人生观,人要贵生重己,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知足知乐,这样才可以避免遇到危难;反之,为名利奋不顾身,争名逐利,则必然会落得身败名裂之可悲下场。

    老子在本章里向人们提出几个尖锐问题,这几个问题也是每个人都必然会遇到的。虚名和人的生命、货利与人的价值哪一个更可贵?争夺货利还是重视人的价值,这二者的得与失,哪一弊病多呢?老子讲的是对宠辱荣患和虚名货利来说,不要贪图虚荣与名利,要珍惜自身的价值与尊严,不可自贱其身。

    本章里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是老子处世为人的精辟见解和高度概括。“知足”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超出此限,则事物必然向它的反面发展。因而,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清醒的、准确的认识,凡事不可求全。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价也就大,积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他希望人们,尤其是手中握有权利之人,对财富的占有欲要适可而止,要知足,才可以做到“不辱”。“多藏”,就是指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一个对物质利益片面追求的人,必定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有人甚至会以身试法。“多藏必厚亡”,意思是说丰厚的贮藏必有严重的损失。这个损失并不仅仅指物质方面的损失,而且指人的精神、人格、品质方面的损失。

    知足是一种感受,不在于拥有多少名利而在于个人感受如何,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人人皆有,但每个人对欲望的态度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别。贪得无厌的行为既招致人们的厌恶又易引起人们的羡慕,正是这样一些人既把世人统统裹挟到一个欲望沸騰的世道里,又使世界变得富丽堂皇、流光溢彩,他们的作为破坏了自然界的均衡却呼唤来人类的进步,人类对此尚未能作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相反,世界上也确实些比较容易满足的人,他们不是由于能力不足而不得不自求满足,而是在透觑了得失之间的关系后,选择了知足。

    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骚动、搏击、进取、奋斗;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慧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这就是堕落和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是一个“度”的问题。度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只有在合适温度的条件下,树木才会发芽,而不至于把钢材炼成生铁。《渔夫和金鱼》中的那个老太婆是不懂得知足的最大失败者,她就是没有把握好知足这个“度”。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更多地向于知足。因为它会让我们心地坦然。无所取,无所需,就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在知足的心态下,一切都会变得合理、正常、坦然,我们还会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欲望和要求呢?

    知足是一种境界。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知足的人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趟不过去的河,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

老子说“祸莫大子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应说明的是,老子的知足,不是没有任何基础的,盲目乐观。他是说,在人类不断奋斗、进取中,要很好地把握好事物发展的度,但这需要我们时刻清醒、客观地认识世界。可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最难认识到,什么时候才是事物的转折点。滚滚红尘,很多人是身不由己,有几人能众人皆醉我独醒呢?我们太容易被世俗的价值观所裹挟。

                            2019-9-10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