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其所美—王崧舟讲语文课怎么上?》第五讲

第五讲    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课堂境界

说到境界这个词,我们会不由得想起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三境界了,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从王国维先生描述三种境界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做学问是有境界的,境界是有高低的。

王崧舟老师认为课堂教学也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实用的的境界。第二种境界—科学的境界。第三种境界—审美的境界。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立足于基础的实用的境界,然后上升到科学的境界,最后上升到审美的境界,这是生命的境界。

王崧舟老师从六个方面告诉我们如何提升课堂境界:

举象:还原语文的生命图景。

什么叫举象?“举”  就是呈现打开就是让语文像网页一样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象”就是回到语文的源头活水。颜文字是在抽象,不过的符号,但是语言文字不仅仅是符号,首先是一个象。

语文教学说白了就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有言到意,它是理解的过程,倾听的过程,走向视界融合的过程。第二个事情是由意到言,它是倾诉的过程,表达的过程,表现的过程,是种种思想情怀,内在体验转化为语言的过程。

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车夫饱经风霜的脸。老师在教学中如果只是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可能对考试有用,但是不能与学生的生命不会发生联系,要提升我们的语文教学境界,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境界,可以用“举象”。

老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思路:

“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车夫的这张脸?”

学生说:老师,车夫满脸的皱纹,眼眶深深地陷下去,颧骨高高的突出来。

一个学生说:车夫的脸是这样的,他的脸蜡黄蜡黄的皮包骨,而且眼睛布满了血丝,他的嘴唇上面还留有一道一道干裂的口子。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就是取向激活生活当中曾经流行过的表象,让学生用语言来形容车夫的这张脸,这就是举象,是用语言来描述,甚至创造新的形象。

老师接着问:“你透过车夫的这张饱经风霜的脸,还看出了什么?”

这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老师举起的是一个个生动的活泼的,具体的象,所有的象都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跟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于是文本的语言文字就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文字,内化为他心里的文化意象,这才是活学活用的语言。

造境:创生语文的生命境域。

“造”就是营造,“境”就是环境,就是情境,就是意境。

比如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学生理解这首词的意义本身并不难,难在教师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果让学生师临其境,那么教师就得为学生创设条件,就得为学生营造和呈现那个意境。

第一步提问“此时此刻,诗人纳兰性德的身体在什么地方?可能经过哪些地方?”学生回答在榆关,可能在山上、船上、军营的帐篷里……

第二步:纳兰性德的身体在征途之中,但是他的心呢?在哪里?学生回答:在故园。身在征途、心在故园。

这首词通过造境,通过一次次的举象,让一个又一个的象,打开呈现呈现一种立体的流动的丰富的境,教师通过造境的手段,来使语言文字,贴近真实的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入情:体验语文的生命温度。

要想体验语文的生命温度,就应该体现在“情”字上,好的,语文老师总会千方百计的让学生触动情感,甚至让学生自己的真情噴涌而出。

如果说“情”是一种情怀,可能表现为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生命气象,比情感更深入,也更丰厚。

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的重点段“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请你一边用心的读,一边用心得体会这段文字的哪些地方触动了你?哪些地方让你的心砰然一动?哪些地方好像有深深的刺疼了你?把这些有感觉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明能感受到文字的温度,文字的力量和文字的魅力。

会意:感悟语文的生命哲思。

所谓“会意”,就是在特定的情景中感悟并体会文字所包含的意义、意蕴和意趣。好的语言文字,经典的语言文字需要我们的学生咀嚼推敲,品味整个身心嵌入文字当中,熟读精思,从而感悟到文字背后的生命哲思。

比如《草船借箭》中,主要是通过诸葛亮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文中一共出现了诸葛亮说的话共11次,有一处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老师提出问题:你认为此时此刻诸葛亮在笑谁?

学生品味出,可能笑鲁肃、可能笑曹操、还在笑周瑜、最有可能笑自己。

从这个“笑”字,我们感受到了鲁肃的忠厚,曹操的生性多疑,周瑜的狭隘阴险,更看到了诸葛亮的儒雅,从容、淡定和大气。

求气:触摸语文的生命律动。

什么叫“求气”?通过诵读来探求文字背后的节奏,韵律,进而领会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求气。要在反复诵读当中,触摸和体认文字的节奏,文字的韵律和文字的神气。

寻根:传承语文的生命价值。

“寻”就是追寻,探寻。“根”就是文化之根,精神之根。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开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体和文化传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延续我们祖先的文化血脉,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有文化的自觉,文化的自信和担当,带领学生去探寻中华文化的精神之歌。

比如古诗《江雪》,古诗的教学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疏通文句,第二步进入诗境,第步熟读成诵,第四步适度拓展。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然后出示柳宗元的生平事迹。

为什么明白了答案就在生平资料,于是纷纷站起来说:“这位老人不是在钓鱼,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他是被这冰清玉洁的世界所吸引了,他欣赏这样的世界,欣赏这样的雪景,说明他的内心是非常纯净的。”

第三位学生说:“这位老人不是在钓鱼,而是在告诉我们他的内心非常非常孤独。”

第四位学生说:“那位老人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一个春天,你想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那就是文化,如果学生们从小接受这样的文化熏陶,他们的志向,他们生命的境界,他们的胸襟,还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其所美—王崧舟讲语文课怎么上?》第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