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未来的你

根据BCG的预测,2018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的规模总量为147亿元人民币,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6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达到167万。从规模来看,中国高净值人群总数仍稳居世界第二,虽然中国正经历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仍保持着8%的的增速,这些人群从年龄层次分布来看,半数以上过了50的门槛,其中民营企业主依旧占到主体地位,而区域分布来看,除了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所占比例靠前以外,得意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湖南,贵州,安徽,广西,四川,湖北等省的高净值人数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片发自App

文章开头一般还是得拿一些权威数据来高屋建瓴,装模作样一番。实则一个阶段的自我总结或者随笔所感,多半更多的是自我反馈,如上文所述600万可投资金融资产,房产除外,是目前对于高净值人群的一个准线,我想落实到生活实处,你我都会想自己也能加入其中,或者向其靠拢,只是具体怎么靠拢如何实现,没人告诉我们确定的答案,更多靠自己不断精进的学习和实践的累积,这话听起来跟废话差不多,却是正确的废话,特别对于过了三十的我们这些上有老,下有小,梦想慢慢忘记,或者偶尔拿着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鸡汤来“续命”的中年男人来说,如何真正落到实处:摆脱苟且,跨越阶层,解放双手,得到相对的自由,是绝对意义上的刚需,一直在扪心自问,我跟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靠劳动获得收入还有无明显优势,现实生活总是狠狠的给我抽醒,确实没有任何优势,论时间,精力,智力,总是被年轻人在这三方面“轮流吊打”,直到后来深有体会,非劳动收入的获取和布局是何等的重要,组合资产配置的可行性是确定可落实的方案,我们这个阶段的男人,既要安排好父母养老,孩子的教育,还得面对行业调整有可能随时被替代的短暂性失去劳动收入的可能性,房,车开销,风险对冲,开支是逐步拉升,先别谈理想,只谈苟且和相对的自由。

图片发自App

我想也来讲讲身边的故事,朋友A君聪明豁达,早年毕业后就开始高薪就职某民营企业,业绩突出,收入颇丰,积累一定的社会资源和原始积累之后,便开始创业,从事外贸行业,多年后再见时,失去往日的意气风发,多了生活中苟且的感慨,原来行业萎缩,创业失败后,风雨过后从头来过,依旧还是佩服其豪迈不屈,但是因为错过一线城市购买房产最佳机会,没有做合理资产配置,多元化的组合,风险对冲,一直不是创业就是股票,最终豪迈中也是难掩悔意。

再有朋友B君,虽说国企单位,但收入一般,但B君更有财商意识,一边合理开支,注意留意可把握的投资机会,做长线规划,虽错过牛市,也避开了熊市,没有太多的跌宕起伏,没有满满的鸡血鸡汤,只有稳健的生活,到去年时,一线城市固定资产,住宅有两套,商铺一套,二线城市投资一套住宅,除了社保,商业保险根据收入家庭情况变化做动态调整,可以带来现金流的定投基金坚持长线投资,减少了高成本之类如信用卡之类的杠杆,更多是低利率长期合理借贷,目前开始把视角往国际化方向扩展,包括香港,东南亚地区,再到今天被问及,如果单位效益不佳,途中再换跑道,空档期如何过渡时,已然胸有成竹,因为有非工资收入的来源,有现金流的稳定。


图片发自App

再回归到自己,随着家庭成员的变化,时间的流逝,生活的教训,总是再不断地提醒自己,经济基础是选择的基础,而收入的来源不该单纯是劳动收入,更多是非工资收入的布局,每种金融工具的合理利用,专业的学习和实践的经验不只是给别人或者客户站着不腰疼,事不关己的高谈阔论,更多的是自己受益后的真实分享,与其专家一样的高屋建瓴,不如屌丝一样的实际盈利,我们的生活不一定真如文学作品一样跌宕起伏,但却是追求真实的更多选择。

到今天想对未来的自己说,增值自己,专业服务,敬业精神是核心价值,资产合理配置,跟随趋势,及时调整,不求一夜暴富,但求长线持续发展,不做拔高式地伪装,对于家人承担更多责任,双管齐下,往高净值人群靠拢,总之,与其屌丝式的盈利,不做专家式的浮夸。

人生不是百米冲刺,更像马拉松式的长跑比赛。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给未来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