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的力量 摘自《核聚》

学习这件事情很困难,原因在于,它的价值要很久之后才能兑现。而且我们很难知道准确的期限,也很难知道兑现的方式。正因为如此,我们总是给自己制订宏大的学习计划、宏大的学习目标,因为宏大的东西让我们感到兴奋。而宏大的东西,也往往会给自己制造太大的压力,以至于压抑了思维。另外,由于我们认知水平的局限,难以做到计划周全,总有一些小状况出现,使得刚刚开始执行计划,就走了样,然后陷入焦虑。


学,是模仿,是把所学对象往自己大脑里面搬运;深度模仿,必须挖掘所学内容的细节;因为要深度模仿,深度学习,所以,只能一点一滴的把握,在十分钟二十分钟这样的时间尺度内,不可能学到过多的东西。如果学的东西过多,容易造成大脑信息阻塞——“少则得,多则惑”。

把一点一滴的细节往大脑里面搬运,当然是力气活,所以容易疲劳。不但容易疲劳,而且容易造成迷惘,实际上就是思维混乱。

这时候就需要思。所谓思,就是琢磨这些点滴之间的关系,琢磨刚刚学到的东西跟以前学到的东西有什么关系;甚至思考所学的东西可能有什么用,应该如何用,从哪里来的,等等。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对大脑里的知识进行整理,乃至进行深度整理,建立力所能及的逻辑关系。

所以,“学”,相当于往大脑里搬运货物,而“思”相当于,对大脑里的知识仓库进行整理和盘点。显然,这两部分工作同等重要。

显然,仅仅是整理所学,也不行。即便大脑里的库存盘点整理的再清晰,但依然不够,还要增加,还要通过“学”的动作进行搬运。否则,容易厌烦,容易怠惰。库存不增加,劳动了但是收获感不强,动力就会降低。

如果理解了上述内容,那么“漏洞太多”,也就有了系统的办法来解决。

那就是,一点一滴循序渐进的往大脑里边搬运知识,同时,阶段性的综合回顾整理所学。有条不紊,扎扎实实。

这两者交替起来,每个人的节奏不一样,你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节奏。

如果每天都在增加知识,通过不断复习巩固不丢失,而且所学的知识都能整理的井井有条,那么,信心和乐趣,必然是与日俱增的。

当积累到某个特定阶段的时候,信心和乐趣会胜过怠惰、胜过焦虑,那个时候,学习的负担感会大大减轻。

在那之后,还要再过一段时间,人会在学习中产生对生活的信心。那是因为,学习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建设工作。

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我们是在内心建设一个世界。

我们自己既是设计师、又是工程师、同时又是一个建筑公司,图纸上的一笔一划都是我们自己描绘的,建筑材料的一砖一瓦都是我们亲手打磨的。最终,我们在内心世界从无到有地、亲手建造起一座座知识大厦,每座大厦对应着具体学科。

显然,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在完成这一系列的大工程之后,人能够逐渐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想想一个人。这个人在砂石厂打磨过石头,搅拌过水泥,在建筑工地当过小工,干过包工头管理一群人施工,还画过图纸当过设计师,甚至还做过投资,找来资源从无到有构建了一支队伍,还亲自管理,最终把一座座大厦建成了。

这样的人对生活当然有信心了。我们在思维世界、在意识空间做着同样的事情。

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遵循着同样的自然法则。

祝循序渐进,从容不迫。

你可能感兴趣的:(废话的力量 摘自《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