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子不语》卷一(11):狐生员劝人修仙

三乐大掌柜译文系列之《子不语》,每日一更,多有舛误,敬请谅解,也烦不吝赐教。

赵良栋大将军的儿子襄敏公,在保定当总督的时候,有一天夜里,他正在西楼读书,门窗都是关着的,有一个怪物从窗缝里挤进来,身子扁扁的,到房间后开始用手搓头搓脚,慢慢像气球一样胀起来,成了一个人的样子。

只看他戴着方巾,穿着红靴,一副读书人的打扮。他向襄敏公拱手行了礼,说,我是个生员狐仙,在这里已经100多年了,承蒙以前在这里的各位大人们照顾,允许我留在此处读书,结果您今天忽然来这里,我不敢跟您这个天子的大臣抢屋子,所以特意来请示一下。如果您想在这里读书,我当然应该让给你,但能不能给我3天时间搬家;如果您可怜我,允许我还在这里,那就还是像以前那样把这间屋子锁着吧。

赵公大惊,但看到这个狐仙如此彬彬有礼煞有介事,不禁笑道:你说你是狐狸,怎么会是个生员,生员是人类才有的,是读书人,你不会是在骗我吧?

狐仙说,太山娘娘给我们安排我们考试,每年一次,录取那些通晓文章明白事理的狐狸为生员,没选上的就是野狐狸。如果做了生员,就能修仙了,野狐狸没有这个资格。

说到这里,狐仙就羡慕地对赵公说,你们这种贵人,可惜不修仙,像我们狐狸修仙是最难的,要修仙,得先修人形,再学人话。学人话前,还要先学鸟语。学鸟语也不简单,要把四海九州的鸟语全部学完,什么鸟语都能说了之后,才能学人的声音,炼成人形。这来来回回,要花上500多年。如果是人学仙,相对于我们这种异类,已经少了500年的苦功了。如果是贵人或者文人,就好比您这样的,相比凡人又省了300年的苦功,因为学仙要1000年左右才能成,这是定数。

赵公听他这么说,心里很高兴,第二天就让人把西楼锁了,让给了狐仙。

《赵将军刺皮脸怪》《生员狐仙》这两件事,都是镇远太守赵之壇说的。赵之壇是赵大将军的孙子,后来还说,我父亲提起此事有点后悔,因为没问太山娘娘每年考试出什么题目。

大掌柜读后感:这个故事和上一篇讲的《赵将军刺皮脸怪》,最初的来源都是赵将军的儿子——襄敏公,由谁转述的呢,襄敏公的儿子赵之壇。为什么襄敏公要给儿子说这两个故事,寓意深刻啊。

第一:要懂得变通,人比鬼更不要皮脸。

第二:要多读书,更要懂说话的艺术!

不讲大道理,用故事来蕴含道理,老父亲的苦心,不知赵之壇能不能懂?

再来说说这个故事本身,狐仙所说的话可信吗?显然是戴高帽子。狐仙说话是很讲究艺术性的!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先把话说完,让赵公进入自己预想的谈话内容中。

行礼。进门之后行个大礼,让赵公没那么害怕。接着马上表明自己的身份,我是生员狐仙也。直接说狐仙就行了,非要加个生员,这是给赵公询问“生员”提供条件。

说先例。以前来的官员,都允许我住在这里。官场向来讲究规矩,赵公你的上任们都是这样做的,那你看怎么办?

戴高帽。您是天子之大臣,我不敢违抗你。你让我住我就住,不让我住我就走。

最后留退路。真要让我走,那就给我宽限三日,再让我走。为什么要说宽限几日呢?因为赵公如果当下有了决断,那么狐仙还有机会在这3天内,把赵公说服。

赵公果然中了狐仙的圈套,问狐狸怎么会有“生员”?这次狐仙就能继续把“高帽”给赵公戴上。一番成仙千年论,说得头头是道,强调了读书人和贵人能省800年的苦功。

因为在一开始,狐仙就说“生员不敢抗天子之大臣”,又说“公等贵人,可惜不学仙耳”已经将赵公放在了“贵人”一列。赵公听完这一番话,高兴不已。

这好比两个朋友见面,你说:如果你做我这一行,肯定比我赚钱更多,一个道理。

狐仙一番话,不费吹灰之力就保全了自己,他的说辞,已经可以称得上“谈话艺术”了。

附原文

赵大将军之子襄敏公总督保定,夜读书西楼,门户已闭,有自窗缝中侧身入者,形甚扁;至楼中,以手搓头及手足,渐次而圆,方巾朱履,向上长揖拱手曰:"生员狐仙也,居此百年,蒙诸大人俱许在此。公忽来读书,生员不敢抗天子之大臣,故来请示。公必欲在此读书,某宜迁让,须宽宽三日。如公见怜,容其卵息于此,则请扃锁如平时。"赵公大骇,笑曰:"尔狐矣,安得有生员?"曰:"群狐蒙太山娘娘考试,每岁一次。取其文理精通者为生员,劣者为野狐。生员可以修仙,野狐不许修仙。"因劝赵公曰:"公等贵人,可惜不学仙耳。如某等,学仙最难。先学人形,再学人语。学人语者,先学鸟语;学鸟语者,又必须尽学四海九州之鸟语;无所不能,然后能为人声,以成人 形,其功已五百年矣。人学仙,较异类学仙少五百年功苦。若贵人、文人学仙,较凡人又省三百年功劳。大率学仙者,千年而成,此定理也。"公喜其言,即于次日扃西楼让之。

此二事得于镇远太守讳之坛者,即将军之孙,且曰:"吾父后悔未问太山娘娘出何题目考狐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袁枚《子不语》卷一(11):狐生员劝人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