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发现的一篇好文章

我和@liu静老师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今年3月24日,我是在一次分享课上了解到她的,她是一名警察。当时她分享的“自媒体标题四要点”,由于第四点我没听清楚,于是就问她,她及时并友好地回复了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她一篇文章的图片,题目是《家有书香气,风自先辈来》。这张图片并没有把这篇文章拍全,而是只拍了一个篇头,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太爷爷遗留下来的治家格言:《酒色财气》,酒是穿肠毒药,无酒不成礼仪……

细细品味这句话,前半句酒之伤人,比毒药有过之而无不及,毒药致人于死地猛烈而迅疾,让人不敢越雷池半步。而酒却能让人在“愿此生与你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的快感下,把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搞垮;后半句,酒摇身一变成为中国餐桌上的必备礼仪,中国自古“无酒不成席”。

所以,事物的好坏,要看你用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使用它。这句话比之《金瓶梅》的“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则更具有行动上的哲学意义。然而后面还有好几句都没有被拍到。

另外,我对诸如“书香”、“治家格言”、“遗留下来”这样的字眼本就没有什么抵抗力,更何况她又拍了一半吊人胃口。于是我忍不住问她:这篇文章有电子版的吗?她马上回复:怎么啦?我回复:想看看。过后许久没有回音。

要知道简短的文字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我在想,是不是她以为我要拿这篇文章的电子版另作他用而拒绝了我。我在为没有把意思表达完整而懊恼,其实我是想问她,有没有把这篇文章上传到网上,这样我就可以读一读。

一小时后,她回复:等会发给你哈!

很快她就把获奖文章的纸质版拍了清晰的照片发给了我。

看完后,我回复说写得相当好,她说谢谢鼓励。

虽然我的评价很中肯,但总让人觉得是在敷衍,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以上部分算是前奏。


拍过来的纸质版文章图文并茂,文章开门见山就奉献出了太爷爷的治家格言:

酒色财气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看来四字无用,不如一笔勾销。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静人稀,无财不成世界,无气反被人欺,看来四字有用,劝君量体裁衣。

后面正文中写了经太爷爷开始一代代传承下来优秀书籍和良好家风,以及作者小时候被书籍和家风所潜移默化的故事。

文中写一代代人对于先辈们的书籍和文字的珍视,的确很让我感动。

五年前,爷爷过世了,父亲把爷爷生前描摹的毛笔字和一些文字作品都保存在家中,珍藏在那个精美的抽屉里,就像当年爷爷把太爷爷的墨宝放入家中最隐秘处一样。

由此我想到住在我家后面,我们村上唯一的读书老人去世后,家中所藏书籍和书法作品被儿孙们论斤卖光,直让人唏嘘不已!

作者文字平淡如涓涓细流,却发人深省。读完,我发现太爷爷传承下来的家训,和中国千家万户所传承下来的家训一样,并没有什么高明的绝招,也没有终南的捷径,唯有教育子女读书做人,自立自强。

因为唯有此道才是成家立业、兴国安邦之根本!《论语》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从作者待人接物这些细小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一个书香之家在一个人身上潜移默化所塑造的品格。

文章开首附有作者钢笔抄写的《酒色财气》格言,文末则贴出了爷爷漂亮的毛笔书法。

如果我手头有这本杂志,我一定会把这篇文章剪下来,贴到我的笔记本上。


大到一个国家,书籍对于传承文明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据商务印书馆历史档案记录:

1932年1月28日深夜,一•二八事变爆发。第二天,日军出动6架飞机,向闸北区宝山路的商务印书馆投下炸弹,整个印书馆于火海中化为废墟,仅存一栋藏版房。2月1日,日本浪人又混入商务印书馆创办的东方图书馆纵火焚书,张元济一手操持、搜罗的46万册藏书,包括古籍善本3700多种、35000多册,全部被焚。

当闸北的纸灰吹到沪西上空,落入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居所院子的时候,66岁的老人已哽咽到说不出话,“廿年心血成铢寸,一霎书林换劫灰”!

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盐泽幸一后来说:

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恢复,把商务印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

日军的轰炸并没有打倒张元济,这场浩劫之后,他又重振商务印书馆,用二十年校勘《四部丛刊》集合经史子集五百余种,分装3100多册。

张元济在给藏书家傅增湘的信里说:“吾辈生当斯世,他事无可为,惟保存吾国数千年之文明,不至因时势而失坠,此为应尽之责。”


张元济晚年曾题写了一副对联:“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不正是@liu静老师家风的真实写照吗?她太爷爷一生命运多舛,但终生没有放弃读书这一爱好,他教导子女:

不管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成功或是失败,都必须读书,读书是如同吃饭和睡觉一样重要的事情,须一辈子坚持。

在他的感染教育下,几位爷爷都成才立业,这种品质延续到她父亲和她自己,我想,这种家风还会一直传承下去,经久不衰!

你可能感兴趣的:(偶然发现的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