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协议原理

  • 1.应用层协议原理
    • 2.1 应用层协议原理
      • 一些网络应用的例子
      • 网络应用的体系结构
      • 进程通信
        • 问题1:对进程进行编址(addressing)
        • 问题2:传输层提供的服务-需要穿过层间的信息
      • TCP之上的套接字(socket)
      • UDP之上的套接字(socket)
      • 套接字(Socket)
      • 问题3:如何使用传输层提供的服务实现应用
      • 应用层协议
        • 应用需要传输层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如何描述传输层的服务?
        • 常见应用对传输服务的要求
        • Internet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 安全TCP
    • 2.2 Web and HTTP
      • HTTP概况
        • HTTP连接
        • 响应时间模型
      • HTTP请求报文
        • 用户-服务器状态:cookies
        • Web缓存 (代理服务器)
    • 2.3 FTP
      • FTP: 文件传输协议
        • FTP: 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分开
        • FTP命令、响应
    • 2.4 Email
      • EMail: SMTP [RFC 2821]
        • SMTP:总结
    • POP3
    • IMAP
    • 2.5 DNS
      • DNS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 DNS(Domain Name System)的历史
      • DNS(Domain Name System)总体思路和目标
        • 问题1:DNS名字空间(The DNS Name Space)
      • 问题2:解析问题-名字服务器(Name Server)
        • TLD服务器
      • DNS工作流程
      • 本地名字服务器(Local Name Server)
      • DNS协议、报文
      • 问题3:维护问题:新增一个域
      • 攻击DNS
    • 2.6 P2P 应用
      • 纯P2P架构
      • 文件分发: C/S vs P2P
      • 文件分发时间: C/S模式
      • P2P文件分发: BitTorrent
      • BitTorrent: 请求,发送文件块
      • P2P文件共享
        • 查询洪泛:Gnutella
        • 利用不匀称性:KaZaA
    • 2.7 CDN
      • 视频流化服务和CDN:上下文
      • 多媒体: 视频
      • 存储视频的流化服务:
        • 多媒体流化服务:DASH
        •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s
        •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s (CDNs)
    • 2.8 Socket编程
      • TCP 套接字(Socket )编程
        • 数据结构
        • 例子: C客户端(TCP)
      • UDP 套接字编程
        • 样例: C客户端 (UDP)

1.应用层协议原理

2.1 应用层协议原理

一些网络应用的例子

 E-mail
 Web
 文本消息
 远程登录
 P2P文件共享
 即时通信
 多用户网络游戏
 流媒体(YouTube, Hulu, Netflix)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1张图片

网络应用的体系结构

可能的应用架构:
 客户-服务器模式(C/S:client/server)
 对等模式(P2P:Peer To Peer)
 混合体:客户-服务器和对等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2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3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4张图片

进程通信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5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6张图片

问题1:对进程进行编址(addressing)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7张图片

问题2:传输层提供的服务-需要穿过层间的信息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8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9张图片

TCP之上的套接字(socket)

 对于使用面向连接服务(TCP)的应用而言,套接字是4元组的一个具有本地意义的标示
 4元组:(源IP,源port,目标IP,目标port)
 唯一的指定了一个会话(2个进程之间的会话关系)
 应用使用这个标示,与远程的应用进程通信
 不必在每一个报文的发送都要指定这4元组
 就像使用操作系统打开一个文件,OS返回一个文件句柄一样,以后使用这个文件句柄,而不是使用这个文件的目录名、文件名
 简单,便于管理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10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11张图片

UDP之上的套接字(socket)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12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13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14张图片

套接字(Socket)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15张图片

问题3:如何使用传输层提供的服务实现应用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16张图片

应用层协议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17张图片

应用需要传输层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如何描述传输层的服务?

数据丢失率
 有些应用则要求100%的可靠数据传输(如文件)
 有些应用(如音频)能容忍一定比例以下的数据丢失
延迟
 一些应用 出于有效性考虑,对数据传输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 Internet 电话、交互式游戏
 延迟、延迟差
吞吐
 一些应用(如多媒体)必须需要最小限度的吞吐,从而使得应用能够有效运转
 一些应用能充分利用可供使用的吞吐(弹性应用)

安全性
 机密性
 完整性
 可认证性(鉴别)

常见应用对传输服务的要求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18张图片

Internet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TCP 服务:
 可靠的传输服务
 流量控制:发送方不会淹没接受方
 拥塞控制:当网络出现拥塞时,能抑制发送方
 不能提供的服务:时间保证、最小吞吐保证和安全
 面向连接:要求在客户端进程和服务器进程之间建立连接
UDP 服务:
 不可靠数据传输
 不提供的服务:可靠,流量控制、拥塞控制、时间、带宽保证、建立连接

Q: 为什么要有 UDP?

UDP存在的必要性
 能够区分不同的进程,而IP服务不能  在IP提供的主机到主机端到端功能的基础上,区分了主机的应用进程
 无需建立连接,省去了建立连接时间,适合事务性的应用
 不做可靠性的工作,例如检错重发,适合那些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而对正确性要求不高的应用  因为为了实现可靠性(准确性、保序等),必须付出时间代价(检错重发)
 没有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应用能够按照设定的速度发送数据
 而在TCP上面的应用,应用发送数据的速度和主机向网络发送的实际速度是不一致的,因为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19张图片

安全TCP

TCP & UDP
 都没有加密
 明文通过互联网传输,甚至密码SSL
 在TCP上面实现,提供加密的TCP连接
 私密性
 数据完整性
 端到端的鉴别
SSL在应用层
 应用采用SSL库,SSL库使用TCP通信SSL socket API
 应用通过API将明文交给socket,SSL将其加密在互联网上传输

2.2 Web and HTTP

一些术语
 Web页:由一些对象组成
 对象可以是HTML文件、JPEG图像、Java小程序、声音剪辑文件等
 Web页含有一个基本的HTML文件,该基本HTML文件又包含若干对象的引用(链接)
 通过URL对每个对象进行引用  访问协议,用户名,口令字,端口等;
 URL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概况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20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21张图片

HTTP连接

非持久HTTP
 最多只有一个对象在TCP连接上发送
 下载多个对象需要多个TCP连接
 HTTP/1.0使用非持久连接
持久HTTP
 多个对象可以在一个(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TCP连接上传输
 HTTP/1.1 默认使用持久连接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22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23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24张图片

响应时间模型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25张图片

HTTP请求报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26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27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28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29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30张图片
HTTP响应状态码
200 OK
 请求成功,请求对象包含在响应报文的后续部分
301 Moved Permanently
 请求的对象已经被永久转移了;新的URL在响应报文的Location:
首部行中指定
 客户端软件自动用新的URL去获取对象
400 Bad Request
 一个通用的差错代码,表示该请求不能被服务器解读
404 Not Found
 请求的文档在该服务上没有找到
505 HTTP Version Not Supported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31张图片

用户-服务器状态:cookies

大多数主要的门户网站使用 cookies
4个组成部分:

  1. 在HTTP响应报文中有一个cookie的首部行
  2. 在HTTP请求报文含有一个cookie的首部行
  3. 在用户端系统中保留有一个cookie文件,由用户的浏览器管理
  4. 在Web站点有一个后端数据库
    例子:
     Susan总是用同一个PC使 用Internet Explore上 网 她第一次访问了一个使
    用了Cookie的电子商务网站
     当最初的HTTP请求到达服务器时,该Web站点产生一个唯一的ID,并以此作为索引在它的后端数据库中产生一个项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32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33张图片

Web缓存 (代理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34张图片
 缓存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器
 通常缓存是由ISP安 装 (大学、公司、居民区ISP)
为什么要使用Web缓存?
 降低客户端的请求响应时间
 可以大大减少一个机构内部网络与Internent接入链路上的流量
 互联网大量采用了缓存:可以使较弱的ICP也能够有效提供内容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35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36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37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38张图片
解决缓存不一致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39张图片

2.3 FTP

FTP: 文件传输协议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40张图片

FTP: 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分开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41张图片

FTP命令、响应

命令样例:
 在控制连接上以ASCII文本方式传送
 USER username  PASS password
 LIST:请服务器返回远程主机当前目录的文件列表
 RETR filename:从远程主机的当前目录检索文件(gets)
 STOR filename:向远程主机的当前目录存放文件(puts)
返回码样例:
 状态码和状态信息 (同HTTP)
 331 Username OK, password required
 125 data connection already open; transfer starting
 425 Can’t open data connection
 452 Error writing file

2.4 Email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42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43张图片

EMail: SMTP [RFC 2821]

使用TCP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送报文,端口号为25
直接传输:从发送方服务器到接收方服务器
 传输的3个阶段
握手、传输报文、关闭
 命令/响应交互
命令:ASCII文本
响应:状态码和状态信息
报文必须为7位ASCII码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44张图片
简单的SMTP交互
S: 220 hamburger.edu
C: HELO crepes.fr
S: 250 Hello crepes.fr, pleased to meet you
C: MAIL FROM: [email protected]
S: 250 [email protected]… Sender ok
C: RCPT TO: [email protected]
S: 250 [email protected] … Recipient ok
C: DATA
S: 354 Enter mail, end with “.” on a line by itself
C: Do you like ketchup?
C: How about pickles?
C: .
S: 250 Message accepted for delivery
C: QUIT
S: 221 hamburger.edu closing connection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45张图片

SMTP:总结

 SMTP使用持久连接
 SMTP要求报文(首部和主体)为7位ASCII编 码 SMTP服务器使用
CRLF.CRLF决定报文的尾部
HTTP比较:
 HTTP:拉(pull)  SMTP:推(push)  二者都是ASCII形式的命令/
响应交互、状态码
 HTTP:每个对象封装在各自的响应报文中
 SMTP:多个对象包含在一个报文中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46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47张图片

POP3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48张图片

IMAP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49张图片

2.5 DNS

DNS(Domain Name System)
 DNS的必要性
 IP地址标识主机、路由器
 但IP地址不好记忆,不便人类使用(没有意义)  人类一般倾向于使用一些有意义的字符串来标识Internet上的设备
例如:[email protected] 所在的邮件服务器
www.ustc.edu.cn 所在的web服务器
 存在着“字符串”—IP地址的转换的必要性
 人类用户提供要访问机器的“字符串”名称
 由DNS负责转换成为二进制的网络地址

DNS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1:如何命名设备
 用有意义的字符串:好记,便于人类用使用
 解决一个平面命名的重名问题:层次化命名
问题2:如何完成名字到IP地址的转换
 分布式的数据库维护和响应名字查询
问题3:如何维护:
增加或者删除一个域,需要在域名系统中做哪些工作

DNS(Domain Name System)的历史

 ARPANET的名字解析解决方案
 主机名:没有层次的一个字符串(一个平面)
 存在着一个(集中)维护站:维护着一张 主机名-IP地址的映射文件:Hosts.txt
 每台主机定时从维护站取文件
 ARPANET解决方案的问题
 当网络中主机数量很大时  没有层次的主机名称很难分配  文件的管理、发布、查找都很麻烦

DNS(Domain Name System)总体思路和目标

DNS的主要思路
 分层的、基于域的命名机制
 若干分布式的数据库完成名字到IP地址的转换
 运行在UDP之上端口号为53的应用服务
 核心的Internet功能,但以应用层协议实现
 在网络边缘处理复杂性
DNS主要目的:
 实现主机名-IP地址的转换(name/IP translate)
 其它目的
 主机别名到规范名字的转换:Host aliasing
 邮件服务器别名到邮件服务器的正规名字的转换:Mail server
aliasing
 负载均衡:Load Distribution

问题1:DNS名字空间(The DNS Name Space)

DNS域名结构
 一个层面命名设备会有很多重名
 NDS采用层次树状结构的 命名方法
 Internet 根被划为几百个顶级域(top lever domains)
通用的(generic) .com; .edu ; .gov ; .int ; .mil ; .net ; .org .firm ; .hsop ; .web ; .arts ; .rec ;
国家的(countries) .cn ; .us ; .nl ; .jp
 每个(子)域下面可划分为若干子域(subdomains)
 树叶是主机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50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51张图片
从本域往上,直到树根
中间使用“.”间隔不同的级别
例如:ustc.edu.cn
 auto.ustc.edu.cn
 www.auto. ustc.edu.cn
域的域名:可以用于表示一个域
主机的域名:一个域上的一个主机

域名的管理
一个域管理其下的子域
.jp 被划分为 ac.jp co.jp
.cn 被划分为 edu.cn com.cn
 创建一个新的域,必须征得它所属域的同意
域与物理网络无关
 域遵从组织界限,而不是物理网络
 一个域的主机可以不在一个网络
 一个网络的主机不一定在一个域
 域的划分是逻辑的,而不是物理的

问题2:解析问题-名字服务器(Name Server)

一个名字服务器的问题
 可靠性问题:单点故障
 扩展性问题:通信容量
 维护问题:远距离的集中式数据库
区域(zone)
 区域的划分有区域管理者自己决定
 将DNS名字空间划分为互不相交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是树的一部分
名字服务器:
 每个区域都有一个名字服务器:维护着它所管辖区域的权威信息(authoritative record)
 名字服务器允许被放置在区域之外,以保障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52张图片

TLD服务器

 顶级域(TLD)服务器:负责顶级域名(如com, org, net, edu和gov)和所有国家级的顶级域名(如cn, uk, fr, ca, jp )
 Network solutions 公司维护com TLD服务器
 Educause公司维护edu TLD服务器

区域名字服务器维护资源记录
资源记录(resource records)
作用:维护 域名-IP地址(其它)的映射关系
位置:Name Server的分布式数据库中
RR格式: (domain_name, ttl, type,class,Value)
Domain_name: 域名
Ttl: time to live : 生存时间(权威,缓冲记录)
Class 类别 :对于Internet,值为IN
Value 值:可以是数字,域名或ASCII串
Type 类别:资源记录的类型—见下页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53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54张图片

DNS工作流程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55张图片

本地名字服务器(Local Name Server)

 并不严格属于层次结构
 每个ISP (居民区的ISP、公司、大学)都有一个本地DNS服务器
 也称为“默认名字服务器”
 当一个主机发起一个DNS查询时,查询被送到其本地DNS服务器
 起着代理的作用,将查询转发到层次结构中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56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57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58张图片

DNS协议、报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59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60张图片

提高性能:缓存
 一旦名字服务器学到了一个映射,就将该映射缓存起来
 根服务器通常都在本地服务器中缓存着
 使得根服务器不用经常被访问
目的:提高效率
 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果情况变化,缓存结果和权威资源记录不一致
 解决方案:TTL(默认2天)

问题3:维护问题:新增一个域

 在上级域的名字服务器中增加两条记录,指向这个新增的子域的域名 和 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 在新增子域 的名字服务器上运行名字服务器,负责本域的名字解析: 名字->IP地址
例子:在com域中建立一个“Network Utopia”
 到注册登记机构注册域名networkutopia.com
 需要向该机构提供权威DNS服务器(基本的、和辅助的)的名字和IP地址
 登记机构在com TLD服务器中插入两条RR记录: (networkutopia.com, dns1.networkutopia.com, NS)
(dns1.networkutopia.com, 212.212.212.1, A)
 在networkutopia.com的权威服务器中确保有
 用于Web服务器的www.networkuptopia.com的类型为A的记录
 用于邮件服务器mail.networkutopia.com的类型为MX的记录

攻击DNS

DDoS 攻击
对根服务器进行流量轰炸攻击:发送大量ping
 没有成功
 原因1:根目录服务器配置了流量过滤器,防火墙
 原因2:Local DNS 服务器
缓存了TLD服务器的IP地址, 因此无需查询根服务器
 **向TLD服务器流量轰炸攻击:发送大量查询 **
 可能更危险
 效果一般,大部分DNS缓存了TLD
重定向攻击
 中间人攻击
 截获查询,伪造回答,从而攻击某个(DNS回答指定的IP)站点
 DNS中毒
 发送伪造的应答给DNS服务器,希望它能够缓存这个虚假的结果
 技术上较困难:分布式截获和伪造
利用DNS基础设施进行DDoS
 伪造某个IP进行查询, 攻击这个目标IP
 查询放大,响应报文比查询报文大
 效果有限

2.6 P2P 应用

纯P2P架构

 没有(或极少)一直运行的服务器
 任意端系统都可以直接通信
 利用peer的服务能力
 Peer节点间歇上网,每次IP地址都有可能变化
例子:
 文件分发 (BitTorrent)
 流媒体(KanKan)
 VoIP (Skype)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61张图片

文件分发: C/S vs P2P

问题: 从一台服务器分发文件(大小F)到N个peer需要多少时间?
 Peer节点上下载能力是有限的资源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62张图片

文件分发时间: C/S模式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63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64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65张图片

P2P文件分发: BitTorrent

 文件被分为一个个块256KB
 网络中的这些peers发送接收文件块,相互服务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66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67张图片

BitTorrent: 请求,发送文件块

请求块:
 在任何给定时间,不同peer节点拥有一个文件块的子集
 周期性的,Alice节点向邻居询问他们拥有哪些块的信息
 Alice向peer节点请求它希望的块,稀缺的块
发送块:一报还一报tit-for-tat
 Alice向4个peer发送块,这些块向它自己提供最大带宽的服务
 其他peer被Alice阻塞 (将不会从Alice处获得服务)
 每10秒重新评估一次:前4位
 每个30秒:随机选择其他peer节点,向这个节点发送块
 “优化疏通” 这个节点
 新选择的节点可以加入这个top 4

BitTorrent: tit-for-tat
(1) Alice “优化疏通” Bob
(2) Alice 变成了Bob的前4位提供者; Bob答谢Alice
(3) Bob 变成了Alice的前4提供者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68张图片

P2P文件共享

例子
 Alice在其笔记本电脑上运行P2P客户端程序
 间歇性地连接到Internet,每次从其ISP得到新的IP地址
 请求“双截棍.MP3”
 应用程序显示其他有“双截棍.MP3” 拷贝的对等方
 Alice选择其中一个对等方,如Bob.
 文件从Bob’s PC传送到Alice的笔记本上:HTTP
 当Alice下载时,其他用户也可以从Alice处下载
 Alice的对等方既是一个Web客户端,也是一个瞬时Web服务器
所有的对等方都是服务器= 可扩展性好!

两大问题:
如何定位所需资源
如何处理对等方的加入与离开
可能的方案
集中
分散
半分散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69张图片

P2P:集中式目录中存在的问题
 单点故障
 性能瓶颈
 侵犯版权
文件传输是分散的,而定位内容则是高度集中的

查询洪泛:Gnutella

 全分布式 没有中心服务器
 开放文件共享协议
 许多Gnutella客户端实现了Gnutella协议
 类似HTTP有许多的浏览器
覆盖网络:图
 如果X和Y之间有一个TCP连接,则二者之间存在一条边
 所有活动的对等方和边就是覆盖网络
 边并不是物理链路
 给定一个对等方,通常所连接的节点少于10个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70张图片
Gnutella:对等方加入

  1. 对等方X必须首先发现某些已经在覆盖网络中的其他对等方:使用可用对等方列表
  2. 自己维持一张对等方列表(经常开机的对等方的IP)联系维持列表的Gnutella站点
  3. X接着试图与该列表上的对等方建立TCP连接,直到与某个对等方Y建立连接
  4. X向Y发送一个Ping报文,Y转发该Ping报文
  5. 所有收到Ping报文的对等方以Pong报文响应IP地址、共享文件的数量及总字节数
  6. X收到许多Pong报文,然后它能建立其他TCP连接
    对等方离开?

利用不匀称性:KaZaA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71张图片
KaZaA:查询
 每个文件有一个散列标识码和一个描述符
 客户端向其组长发送关键字查询
 组长用匹配进行响应:
对每个匹配:元数据、散列标识码和IP地址
 如果组长将查询转发给其他组长,其他组长也以匹配进行响应
 客户端选择要下载的文件
向拥有文件的对等方发送一个带散列标识码的HTTP请求

Kazaa小技巧
请求排队
 限制并行上载的数量
 确保每个被传输的文件从上载节点接收一定量的带宽
激励优先权
 鼓励用户上载文件
 加强系统的扩展性
并行下载
 从多个对等方下载同一个文件的不同部分
 HTTP的字节范围首部
 更快地检索一个文件

2.7 CDN

视频流化服务和CDN:上下文

 视频流量:占据着互联网大部分的带宽
Netflix, YouTube: 占据37%, 16% 的ISP下行流量
• ~1B YouTube 用户, ~75M Netflix用户
 挑战:规模性-如何服务者 ~1B 用户?
• 单个超级服务器无法提供服务(为什么)
 挑战:异构性
 不同用户拥有不同的能力(例如:有线接入和移动用户;带宽丰富和受限用户)
解决方案: 分布式的,应用层面的基础设施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72张图片

多媒体: 视频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73张图片
CBR: (constant bit rate): 以固定速率编码
 VBR: (variable bit rate): 视频编码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例子:
 MPEG 1 (CD-ROM) 1.5 Mbps
 MPEG2 (DVD) 3-6 Mbps
 MPEG4 (often used in Internet, < 1 Mbps)

存储视频的流化服务: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74张图片

多媒体流化服务:DASH

 DASH: 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
服务器:
 将视频文件分割成多个块
 每个块独立存储,编码于不同码率(8-10种)
 告示文件(manifest file): 提供不同块的URL
客户端:
 先获取告示文件
 周期性地测量服务器到客户端的带宽
 查询告示文件,在一个时刻请求一个块,HTTP头部指定字节范围
如果带宽足够,选择最大码率的视频块
会话中的不同时刻,可以切换请求不同的编码块 (取决于当时的可用带宽)

“智能”客户端: 客户端自适应决定
 什么时候去请求块 (不至于缓存挨饿,或者溢出)
 请求什么编码速率的视频块 (当带宽够用时,请求高质量的视频块)
 哪里去请求块 (可以向离自己近的服务器发送URL,或者向高可用带宽的服务器请求)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s

挑战: 服务器如何通过网络向上百万用户同时流化视频内容 (上百万视频内容)?
选择1: 单个的、大的超级服务中心“mega-server”
 服务器到客户端路径上跳数较多,瓶颈链路的带宽小导致停顿
 “二八规律”决定了网络同时充斥着同一个视频的多个拷贝,效率低(付费高、带宽浪费、效果差)
 单点故障点,性能瓶颈
 周边网络的拥塞
评述:相当简单,但是这个方法不可扩展

选项2: 通过CDN,全网部署缓存节点,存储服务内容,就近为用户提供服务,提高用户体验
 enter deep: 将CDN服务器深入到许多接入网
更接近用户,数量多,离用户近,管理困难
Akamai, 1700个位置
 bring home: 部署在少数(10个左右)关键位置,如将服务器簇安装于POP附近(离若干1stISP POP较近)
采用租用线路将服务器簇连接起来
Limelight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s (CDNs)

 CDN: 在CDN节点中存储内容的多个拷贝
• e.g. Netflix stores copies of MadMen
 用户从CDN中请求内容
• 重定向到最近的拷贝,请求内容
• 如果网络路径拥塞,可能选择不同的拷贝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75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76张图片
案例学习: Netflix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77张图片

2.8 Socket编程

应用进程使用传输层提供的服务才能够交换报文,实现应用协议,实现应用
TCP/IP:应用进程使用Socket API访问传输服务
地点:界面上的SAP(Socket) 方式:Socket API
目标: 学习如何构建能借助sockets进行通信的C/S应用程序
socket: 分布式应用进程之间的门,传输层协议提供的端到端

2种传输层服务的socket类型:
 TCP: 可靠的、字节流的服务
 UDP: 不可靠(数据UDP数据报)服务

TCP 套接字(Socket )编程

套接字:应用进程与端到端传输协议(TCP或UDP)之间的门户
TCP服务:从一个进程向另一个进程可靠地传输字节流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78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79张图片

C/S模式的应用样例: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80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81张图片

数据结构

sockaddr_in
IP地址和port捆绑关系的数据结构(标示进程的端节点)
struct sockaddr_in {
short sin_family; //AF_INET
u_short sin_port; // port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
// IP address, unsigned long
char sin_zero[8]; // align
};

hostent
域名和IP地址的数据结构
struct hostent
{ char *h_name;
char **h_aliases;
int h_addrtype;
int h_length; /地址长度/
char **h_addr_list;
#define h_addr h_addr_list[0];
}
作为调用域名解析函数时的参数
返回后,将IP地址拷贝到 sockaddr_in的IP地址部分

例子: C客户端(TCP)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82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83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84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85张图片

UDP 套接字编程

UDP: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没有连接
• 没有握手
• 发送端在每一个报文中明确地指定目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 服务器必须从收到的分组中提取出发送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
UDP: 传送的数据可能乱序,也可能丢失
进程视角看UDP服务
UDP 为客户端和服务器提供不可靠的字节组的传送服务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86张图片

样例: C客户端 (UDP)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87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88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应用层_第8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网络,p2p,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