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六):不懈努力的学者——戴忠钰

一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的图书馆门前遇到了一个爷爷。他邀请我帮他拍一张照片,出于礼貌,我爽快地答应了。一口乡音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于是渐渐熟络起来。

爷爷博学多才,他的气质上乘,谈吐不凡。聊几句便知晓他一定是一个大人物。可是爷爷很谦虚,从来没有炫耀过他的身份和才华,只是认真地谈一些文学和社会现实。

临走的时候,我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送给我一张刊有报道的他的2019年5月24号的《华商报》报纸,作为见面礼。当时,我很惊讶也很惊喜。我居然认识了一位相当杰出的人物,他是如此的平易近人。我很荣幸啊!

戴忠钰,笔名冰雪。西安影视评论学会理事、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他在省、市级的报刊和网络发表多种体裁的文学、影视作品,电视短剧《辞职》获得陕西省委教委举办的“全省高校廉政视频大赛”二等奖、中共西安市委纪委举办的廉政视频大赛一等奖。 

当时的我,诧异于67岁的爷爷竟然是如此的博学多识。

他大器晚成,自修汉语言文学,在50岁时在西安文理学院上班。退休后,他做了一名保安。闲暇之余,写作怡情。他总是携带一台笔记本电脑,衣着朴素,或者在高校的图书馆里,或者是在省图书馆。总之,他坚持阅读和写作,已经出版了《戴忠钰作品选》(34万字)等多部书籍。

他写小说,写80后,90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通过这些来体现当代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告诫年轻人应该认真学习,工作和生活,走好人生第一步路。

《戴忠钰作品选》

据他说,《戴忠钰作品选》里么第一篇短篇小说《天路》启迪来源于师大。

那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他在西安一家公司上班,偶尔听到一个人给他讲的师大有一个化学系的毕业生,本来有国家编制的好工作,听说深圳改革开放,打破了中国人长期以来的“铁饭碗”的观念,个人收入待遇不菲,这个毕业生就辞职“下海”到深圳,哪知道深圳的老板用人的理念就是先看个人工作能力,在没有证实个人能力前,待遇并不很高。

就在这个艰难的适应转化期,这个毕业生钱花光了,成了流浪汉,无奈只好放下架子甘当蓝领层,下苦干活,有一个用人单位的人恶作剧地说“管吃管住每天给他八毛钱”就这样他也委屈应承了。经过他自己发奋努力最终成就了辉煌的业绩。

《天路》是一篇上升到哲学层次、对大学生而言颇有现实意义的作品。戴爷爷关注年青人的成长这一点很感人,有一次西北大学一个叫赫亚红的学生让戴老师看他的论文,除在文字做了很小的改动外,他提了四条意见,他担心误导学生,就和自己认识的西大刘文瑞教授在QQ上沟通,然后才把电子版发给学生。

戴爷爷在西安文理学院上班近十年,因是学生组织的指导老师和办内部交流的报纸《校园生活报》和学生有广泛的来往,所以他对80、90后的大学生,他为这年轻人的朝气蓬勃积极向上而欣慰,也为个别同学的正确健康思想缺失痛心。当代大学生人生的爱情、学业和就业成了他研究的课题。

为来完成这个课题,变成他创作的文字,上至北京大学的学生下至西安的民办大学他都有来往。北大李兆基人文学院的学生座谈他的长篇小说《独身者》梗概,有的同学甚至晚上十二点还和戴爷爷交流这方面的话题呢。

他的作品里传达了年轻人的诉求。即使已年过花甲,他也关注年轻人的发展,以文学创作的形式为年轻人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他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学到老,活到老。他不向命运屈服,不甘于平凡。即使是一名没有机会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老年人,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竟然在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新课题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传承发展研究》发表了近四万字的四篇论文。用写作表达对年轻人,对祖国未来的殷切期望。

他为了写作更加方便学习使用电脑,学习拼音,努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他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可怕的是你没有学习的心思与毅力。现在总有人说之前没有好好学习,现在还来得及吗?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当然来得及。戴爷爷,戴老师就是一个例子。

他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也写研究性的论文,甚至做编剧。真正优秀的人不只会一门学问,而是会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我现在也走上了写作的道路,道行尚浅,将以他为榜样,努力前行。

他在温暖的文字中书写年轻人,关照年轻人,在烟火人间中,也关心我这个年轻人。

我们私下保持着联系,他会向我分享他的文章,抑或是经历,从中我学习到了许多。他会冒着大雨来找我聊天,也会晒着炙热的太阳来送我书籍。

我知道,我得到的不仅仅是一本书籍,更是沉甸甸的关心与期待。

戴老师的书

人世间,能够偶遇到如此博学多识,励志认真,又热心真挚的人,是多么幸运啊。对于他的关心,我无以为报,只能好好学习,不辜负他的期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齐帆齐微课(六):不懈努力的学者——戴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