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报道:一个上海的超市阿姨,干了一件算不上惊天动地,甚至有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灭蚊。但她,却灭了整整13年。
阿姨叫浦赛红,是上海一家大润发超市的员工,干了13年,灭掉的蚊子少说也有2万只。有她在的店,哪怕是最容易招虫的肉类、果蔬区,夏天光腿进去站上半小时,都没有一只蚊子来叮咬。
她还研究出一套“蚊子兵书”,一年不同季节,一天不同时间段,蚊子的生活习性、活动范围、灭杀招数,掌握得明明白白。
浦赛红的工作太普通了,可她却把这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到了极致,成了“专家”。以至于附近居民一到夏天,都来向她讨教经验。那份“蚊虫作息表”,甚至登上热搜,1.8亿人赞叹。
浦赛红的人生不可谓不成功,她在平凡的岗位上,把一件小事做到了极致的好,不仅赢得了大家的赞誉,而且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精髓。
我们都渴望成功,可又有多少人愿意像浦赛红那样,从一件点滴、平凡的小事开始做起,通过自己的反复研究、不断坚持,将这件事做到极致呢?
大多数人往往会抱着“过得去就行”的态度,对工作、学习敷衍了事,却对结果格外看重,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成功呢?
其实,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拥挤,只要你能耐心做好手上的每一件小事,并将它做到极致的好,你会看到不一样的烟火。
01 大家都在爬山,可是爬到山顶的人少之又少
史万奎老师在《微说大用老子》一书中提到:只要你在一个领域持续深耕三年以上,你就能超越99%的对手。
为什么坚持这么难?
人是一种短视动物,毕竟远古遗留下来的基因,让我们本能地会热衷于从事那些有立即回报的工作,而对需要投入长期时间和精力的学习、技能,却往往无法坚持,毕竟无论是学些,还是提高一项技能,一般需要3至5年时间,由于反馈周期太长,人们常常缺乏耐心来等待如此之久,其结果是好不容易通过努力建立的神经元连接又断开了,白白浪费了前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其结果是令人扼腕叹息的。
那么,为什么像浦赛红这样的人愿意坚持学习呢?
他们的高明之处在于: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竹子定律告诉我们:竹子在生长的前4年仅仅长了3厘米,而从第5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6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4年内,竹子的根绵延在地下达数百平方米之广,这个过程叫“扎根”。
爱因斯坦曾说:“复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
“复利曲线”表明:要越过复利曲线的拐点,从量变到质变,需要经过前面漫长、可能没有任何回报的蛰伏期,而大多数人却因为无法忍受如此长期、孤寂的等待,而选择放弃。
纵观那些成功者,我们其实大可不必羡慕他们头上的光环,他们都是伤痕累累的幸存者。如果你能从大自然中找到成功的答案,相信“复利曲线”的结论,抱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心境去做好当下的一件小事,你会看到人生曼妙的风景。
02 成功不仅需要坚持,还要方法
很多人确实在走向梦想的道路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可结果却常常不能令他们满意,究其原因可能是方法的问题,毕竟方法不对,努力白废。
有两个人一同去砍柴,在同样的时间内,几乎消耗同样体力的情况下,一个人的砍柴量却是另一个人的两倍。
有一天,那个充满困惑的人问他的同伴:“为什么会这样?”他的同伴缓缓地说:“我就是在砍柴前,花了半小时磨了磨斧子而已”。
由此可见,成功需要方法,正确的方法能令你事半功倍,反之亦然。
那么,你可能会有和我一样的疑问,如何找到正确的方法呢?
答案很简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你始终要坚信:你所经历的挫折和困难,其他人都体验过。而你要做的是:将他们获得的经验,拿来为我所用,而非自己苦思冥想解决之道,毕竟人生苦短,如果每一件事都要靠自己摸索,哪有这么多时间呀?
因此,我们平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极地同高人交流,从而获得他们生活的智慧和经验,然后加以分析、判断,选择适合自己的来反复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成功大门会向你敞开的。
03 调好自己的心态
成功绝非一蹴而就的,成功的道路上会充满狂风暴雨,布满荆棘巨石,假如你是一颗“玻璃心”,那么你很容易迷失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
詹姆斯.克利尔在《掌控习惯》一书中说过:“我们做事要有大目标,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就要关注体系,而非目标”。
我对这句话的解读是:成功需要目标,毕竟目标犹如在黑夜茫茫大海中前行的灯塔,而当你在迈向目标的道路上,我们就要关注体系,而非目标本身。
因为如果你一味地在努力过程中,始终盯着目标不放,你就会有患得患失的心态,这样反而容易放弃自己的计划。
此外,在你走向成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失败是十分正常的,在那时你不要心灰意冷,更不要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而是要将挫折和失败视为人生的天使,上帝的礼物,在挫折和失败中总结经验,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只有这样,你才不会陷入失败、苦难的泥沼而难以自拔。
写在最后:
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拥挤,只要你能坚持不懈,掌握正确的方法,调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将一件事做到极致,你就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