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孟母三迁”说开去
“孟母三迁”是经典的家庭教育案例,很多人听过这个成语,但是对于其中的细节可能了解不深,所以首先还是不厌其烦地简要叙述一下这个故事。
话说孟子的父亲去世得早,孟子与母亲相依为命。大约是租金便宜,最早他们一家是住在墓地附近的,小孟同学就常常和伙伴们玩儿办理丧事的游戏,整天连哭带嚎的,甚是不雅。孟母意识到:“这不是安顿我儿子的地方。”就搬家到菜市场附近。孟子又开始学做生意的游戏。孟母再次意识到:“这里也不是安顿我儿子的地方。”再次搬迁到学堂附近。孟子有样学样,开始变得懂礼貌、守秩序、好读书。孟母终于心满意足:“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
当然故事带有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如隐含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含义。现在看来,丧葬业不光解决人们的困难,而且未尝不是一门大生意。成功的商人更是成为万人崇拜的明星,成就丝毫不亚于学者。
这里不细究孟母对地段的选择,虽然地段是房地产的关键。故事蕴含的环境对人成长至关重要的观点,迄今也不过时。
但是很多人对孟母三迁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了好的成长环境,剩下的就不用管了,孩子自己就可以茁壮成长,成人成才。这也让没有能力三迁到学区房的当代父母总是心怀愧疚,而在学业上没有成就的孩子也习惯于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迁怒于父母没有像孟母一样三迁。商家更是推波助澜,孟母成了学区房的最佳代言人。
好好的励志故事,总感觉哪里被我们读歪了。
孟母三迁,然后孟子成才。因果关系真的如此简单吗?如果成功可以这么简单地复制,为何两千年来没有再出现第二个孟子?
孟母的教育理念,拿到两千年后的今天依旧不过时,甚至比当代某些父母的教育理念还要先进,这里只解读其中两点;对于孩子,要关注而非管住,要引导而非教导。
在墓地学殡葬,在市场学生意,孟子聪明好学。其实聪明与否可能有遗传因素存在,但好学绝对是人的天性。有生下来就不好学的孩子吗?
如果是当代某些父母穿越到孟子生活的时代去做母亲,遇到孟子这样的情况会如何处理?
一是很多父母可能都不会意识到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有些父母认为只要从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就可以茁壮成长,成人成才。于是拼命赚钱,用以满足孩子合理或不合理的物质要求。这样养孩子,与养猪何异?
二是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搬家,而是管住孩子,不让孩子学习那些父母认为对孩子不利的东西。当然搬家也是受个人财力影响的。孟子生活的年代房价和租金可能不像现在这么高,才让孤儿寡母的孟子一家的三迁成为可能。可是我们想过没有,当我们管住孩子的时候,也压制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与不让孩子学习不好的东西相比,孩子丧失了学习兴趣更加可怕。
三是对孩子实施谆谆教导,学殡葬、学生意如何不好,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学诗书礼艺乐春秋对人生如何有利。
那么我们再看看孟母是如何做的。
首先,孟母一定是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的,所以才会对于做游戏这样当代父母通常认为的不起眼的“小事”也格外关注,并能够由现象到本质,从这些“小事”中看到对于孩子成长的重大影响,“小事”决非小事。
其次,孟母并没有运用强制手段制止孩子参与那些她认为不好的游戏,以孟子的孝顺,以孟母对孟子的影响力,她完全可以强制执行的。为什么没有强制?值得当代那些动不动就上手段的父母三思。
第三,孟母看到孟子参与她认为不好的游戏,会不会从国家发展到社会经济,从道德法律到人生意义对孟子进行一番谆谆教导呢?我想不会,一则孟母没有那么高的文化水平可以泡制这样的鸡汤,二则她也不认可这样的教育模式,原因后边会说。
第四,孟母总是搬家,孟子一定会问原因,孟母会不会和孟子说原先住的地方周围都是些下等人,我们要远离他们?我想不会,否则长大后的孟子不会产生民贵君轻这样悲天悯人的思想。也不会成为万世景仰的大家。孟母一定会找到合理的理由,既不会伤害到孟子的自尊心,也不会让孟子对底层人民产生鄙视。
第五,搬到心仪的学堂附近时,孟母是否就放手了呢?孟子是否就此开启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快乐读书生涯,并一帆风顺地成为我们所熟知的大家了呢?事情怎么会如此简单。
孟子是否会因为住在学堂附近就天然地爱上读书,这是要打个问号的。否则的话学区房里得出来多少个孟子。其次,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不难,难的是一直保持下去。对一件事长久坚持,不光要有兴趣,有浓厚的兴趣,还要有通过兴趣改造世界的理想,有为了理想不屈不挠的毅力,要有吃苦的准备。太多的人,在三分钟热度之后,在第一个瓶颈口就选择了放弃。
孟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没遇到过困难?有没有过放弃的想法?孟母又是怎么做的?
这就引出了他们母子的另一个故事。
《三字经》上在说到“昔孟母,择邻处”之后,紧接着就说到“子不学,断机杼”。
是的,孟子在学习生涯中,也有过彷徨。他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想学习了,孟母没有打骂,也没有掰开了揉碎了讲大道理,更没有说什么我一个人带你多不容易,你这么做对得起谁这样施压的话,而是用“断机杼”的身教方式,对孟子加以引导。“断机杼”,有解释为切断织机上的布,有解释为摔断了织布用的梭子。总之,孟母用行动告诉孟子,放弃会失去什么。
在母子关系发生危机的时候,孟母依旧选择引导而非教导的方式。是教导不好使吗?不是。其实教导与引导并没有鲜明的界限。
将言传身教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针对孩子的行为、情绪、心理等适时调整教育方式,虽然是在教育孩子,但孩子并不会感觉到是在接受教育,甚至父母也未必意识到是在教育孩子,润物细无声,是为引导。
不管孩子情绪、心理状态如何,不管孩子接受与否,父母自说自话,自以将该说的说了就完成了教育责任,是为教导。
教导与引导还有个不同之处,教导都是实时的,孩子犯了错误,马上就要加以教导,一刻也不能停。而引导不见得是实时的,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如果认为马上教育不是好的时机,可以先不教育,而在等待好的时机出现时适时加以教育。
教育是两颗心的吸引、触碰与融合,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而不是两颗心的对抗、胁迫与纠缠,想要做到这些,是需要以爱为基础的。
我说的是发自肺腑的真爱,而不是“我以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