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情怀

    下午正坐在电脑前忙着制作ppt,电脑屏幕左下角的微信闪了两下,点开一看,原来是老妈在家庭群里发了一张图片:一筐刚做好的新鲜白嫩的豆腐映入眼帘。隔着屏幕仿佛都能闻到新鲜豆腐的清香,我的思绪也一下子被带回了那座留下无数童年记忆的小山村。

      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年底,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忙“过年”,什么大扫除、杀“年猪”、打豆腐啦,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在众多的为迎接新年做准备的事情中,我独对打豆腐印象深刻,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大人不让小孩看杀“年猪”,但打豆腐的时候却可以跟着团团转吧,也可能是因为打豆腐从头到尾飘着的沁人心脾的香味吧,更可能是因为那甜滋滋的豆腐花一直俘获着我的味蕾吧。

      为迎接新年打的豆腐,不叫“豆腐”,用我们那方言说,人们称之为“金子扽”、“银子扽”,也就是金块、银块的意思,就如同“年猪”的猪头不叫“猪头”,称之为“元宝”,这些行为无不包含着勤劳朴素的人们对新年的祈福,企盼过上好日子。在我印象中,打一次豆腐要历时两天,第一天,挑选出颗粒饱满的黄豆,淘洗干净,然后用冷水浸泡一晚,这个时候,老妈都会放一把刀在浸泡黄豆的桶上,说是为了驱赶妖魔鬼怪,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是迷信的表现,其实与其说这是迷信,不如说是农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来年顺顺利利的期盼,因为人们对涉及到新年的事都谨小慎微,做得好也就是吉兆,豆腐打得好不也就意味着“金块”“银块”多吗,当然要防止妖魔鬼怪来作乱了。

  第二天浸泡好的黄豆粒粒都喝足了水,一掐都能出汁儿了。这时候就可以拿到磨坊去磨成豆浆了,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两个大大的圆圆的石块就能让一颗颗黄灿灿的豆子变成飘香四溢的乳白色的豆浆,不仅口感更好,营养也更丰富。一边看着乳白色的汁液从石磨缝里流出来,一边听着大人们唠家常,这是多么难得的岁月静好。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石磨都被机器给取代了,电源一开,“轰轰”的几分钟,豆浆就打好了,节约了时间,也节省了人力,可是我却不去观看了。

  豆浆打好了,还要倒入提前准备好的豆腐包里,就也是一块很大的布,把残余在豆浆里的多余的豆渣过滤掉。过滤好接下来就可以开火煮了,这可是最关键也是最难掌控的环节,因为煮“嫩”了或是煮“老”了,打出来的豆腐都不够美味。所以这个时候,老妈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在锅边,等到豆浆煮好,就立马舀进事先准备好的大桶里,然后加入适量的石膏水,盖上盖静置十几分钟就可以进入最后的制作环节了。

  静置好的豆浆就变成豆腐花了,这时候嘴馋的我总会舀上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花加入适量的白糖,呼呼几口就下肚了。两条板凳,上面架上一张老木门,把豆腐框放在门上,在豆腐框里铺上豆腐包,接下来就可以把白花花的豆腐花倒入豆腐包里了,豆腐包把豆腐花包裹得严严实实,就可以在上面加块木板了,想要豆腐快速成形,就可以继续在木块上面加一些重量物,但最好要使豆腐花受力均匀。这样压上几个小时,等到水滤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揭开豆腐包,收获清香可口的豆腐了。

这是记忆中的豆腐,也是记忆中的年味,仔细算来也是多年没有吃到自家打的豆腐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豆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