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情系乡愁

二零二一年一月二十日,农历腊月初八,大寒。

美味腊八粥

这一天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

一大早,母亲在家人群里发了一张腊八粥照片,我随手回了一句:多煮点,以后还可以热着吃,不用做饭了!后面年点了一个捂着嘴笑的图片。发出去之后,上班的路上我陷入了沉思。

腊八节的由来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是沈从文先生写的《腊八粥》,好像说是纪念周总理的。后来查了下资料,确实周总理是在这一天去世的。作者借腊八粥纪念伟大的周总理,也在体现对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名人对腊八节有着与我们普通人不一样的理解。作为北方农村长大的孩子,对这个节日我们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儿时和现在确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清楚地记得,儿时童年的家是贫穷的。吃饭的场景在我们印象里最深刻,搅团、浆水菜(酸菜的一种)在那些年代里提起来胃还会隐隐做酸。和搅团同样的吃法还有就是腊八粥。

源于网络:有点像那时的腊八粥

你可能不是很了解农村人的吃法,搅团和腊八会在第一次做的时候做很多,余下的时间里中午或晚上便拿出来放在锅里开水加热调味后吃,吃到让一个孩子厌烦呕吐的地步。有时会长达一周或者半个月(根据存量多少连续几天吃或者隔三差五吃,因为北方的冬天的温度存放食物还是很不错的,冰箱在那个时候是奢侈品)。

搅团,是一种用玉米面粉熬制成粘稠状的食物。这种食物在陕西一般是作为午饭的,称之为“打搅团”。八九十年代,当粮食稀缺的时候玉米在很长一段时间会被作为主食,早上吃玉米糁子(陕西话叫“zhenzi”,是用玉米磨成的像小米里一般大小的小颗粒,熬粥吃);中午就是搅团,有时候把搅团在出锅时用带孔的器皿挤压过凉水后形成一种两头尖中间饱满装的叫“凉鱼”的食物,搅团和凉鱼都是需要使用调味浇汤配以炒制的绿菜夹油泼辣子食用的。如果中午吃搅团,到了晚上大多数会“热搅团”。

腊八,在我家乡陕西关中是一种用玉米作为主料(玉米脱皮分裂成绿豆大小的颗粒状),再配黄豆熬制,辅料有红萝卜、白萝卜切丁煮熟,蒜苗和香菜(腊八必须有的一种配菜)切丁炒熟,肉臊子加油泼辣子,油盐酱醋必不可少。将这些主辅料混合在一起的吃法从我记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延续着。这样的做法与我们后来了解的将象征十八罗汉的十八种干果混在一起熬制出来的粥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搅团和腊八“新吃”(新作的饭食第一次吃)当然是一种享受,但是“再吃”(将第一次没吃完的,第二次加热再吃或三吃、四吃)一度成为儿时餐食的梦魇,谈起色变耿耿于怀。我的记忆里,腊八再吃的时候很少有肉嫂子做辅料,最多就是萝卜丁加炒蒜苗。吃起来清汤寡水很不是滋味,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已经让父母尽心竭力了……美食的享受在儿时的搅团和腊八粥里是一种很稀奇、奢侈的感觉……

乡愁

小时候每到腊八节这一天,母亲会一大早起来将煮好的腊八粥粥粒夹几粒放在我家房前屋后的核桃树、桑葚树和后来有的葡萄架上,母亲说这样来年树上会结很多果子。于是我在后来就会将每次吃不完的腊八粥偷偷的倒入树下,用树叶或土将它埋的严实些(为了不让母亲发现)……

年快到了

那时候腊八粥的稀奇、奢侈来自于我们对这一天到来的期盼,因为过了腊八节会闻到新年的味道,快到了买新衣服、割肉置办年货的时间。也来自于热心的邻居奶奶在这一天一大早让他的孙子端着自家做的一碗腊八粥给我们尝鲜,那里面有很多肉臊子而且比母亲做的吃起来香.

那个时候我们不会知道在我们呼呼大睡时母亲为了给我们煮这碗我们不太看好的腊八粥辛苦劳作忙到很晚很晚……..为了买一块肉做臊子平时使劲的节省……

后来我长大了,离开了故乡去了外地学习、工作。每逢腊八节几乎都没有在家过的,母亲也打个电话说给我们留了腊八等我们早点回来吃。现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留在家里的父母也还一直在这一天煮着腊八粥,而我们在这一天只有对儿时腊八的记忆和那时候经历的怀念了。

腊八粥,吃的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习惯,也是一种传承;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更是一种思乡情怀,是一种对儿时流逝岁月的回忆和对那个年代里人、食、事、物的怀念。

父母随着年龄的增加也在一天天的变老,唯一没有变得得对儿女的牵挂;

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一天天长大,按照父辈们的生命轨迹追赶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阶段,走的太过于匆忙,蓦然回首感觉似乎少了些什么……..


图片源于网络,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腊八节——情系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