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夏天,除了吹空调、吃西瓜之外,最吸引人的事情可能就是洗澡了。
调好水温、冲洗身体、打上浴液,洗掉黏腻异味,打造干爽皮肤。
没错,洗澡人人都会。可是,有人却因为一桶洗澡水而丢了性命。所以,你真的会洗澡吗?
01
一桶冷水换来天人永隔
故事发生在2015年的夏天,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丁亚辉副主任医师接诊的一名53岁的心肌梗死男病人因抢救无效逝世。
患者体格健壮,是一个被旁人认为“身体棒得可以打死老虎”的人。
由于天气炎热,患者把打来的一桶冷水直接浇到了身上,虽然瞬间感到凉快了不少,悲剧也就由此展开。
冲凉后没多久,患者出现胸闷、出虚汗的现象。三小时后,心肌出现了大面积梗死,血压也越来越低,心源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几次抢救,用了大剂量的强心剂和升压药,还是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类似案例并不少
2013年夏季,沈阳40岁男子老周晨跑后洗了一个冷水澡,结果引发心梗,倒在浴室再也没有抢救过来。
2012年夏天,北京一名19岁的年轻小伙洗澡后和同事聊天中突然发生心脏骤停,虽然经过现场同事抢救短暂恢复了心跳,但最终仍未抢救过来。
2010年夏天,大连40岁男子于峰加完班后,在宿舍洗冷水澡,造成心脏病突发,猝死身亡。
丁亚辉分析认为:造成此类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骤冷刺激”。
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突然的冷刺激不仅仅会造成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甚至会导致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02
洗澡水温很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坚持洗冷水澡可以增加身体应激力与抵抗力,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循序渐进。
众所周知,在游泳时,有经验的人都会先往身上拍点水,适应之后再下水,而没有经验的人直接下到水里,就容易引起抽筋。
洗冷水澡同样如此,一定要尝试先把手脚淋湿,然后用冷水浸湿毛巾擦拭前胸后背,再将冷水淋湿全身。如感到寒战,应缩短淋浴时间或升高水温。
一般来说,夏季适宜的洗澡水温为35℃~40℃,水温过高,容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心慌、胸闷、头晕等,严重的还会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
03
洗澡时长要把握
其实从理论上讲,一般淋浴 10~15 分钟完全足够了,就算是泡澡,最好也不要超过20分钟。
在夏天,很多人就等着晚上洗澡这一刻来放松全身,一些人进了浴室的门后就不想出来了,一洗洗个把小时。
且不说在浴室里待久了会喘不过气,洗澡时间太长,还会破坏皮肤的保护层“皮脂膜”,造成皮肤敏感受损。
另外,建议在洗澡前喝杯温水,补充体内水分,避免发生低血压等状况。
04
洗澡不必太彻底
很多人一出汗就觉得身上特别脏,一定得用强力去污的沐浴露或香皂,或者用搓澡巾、洗澡刷反复清洁。
实际上,出个汗而已,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脏,根本没必要洗得那么深入。
我们的皮肤表面有一层“保护屏障”,可以阻挡灰尘、细菌等进入身体,也可以起到保湿作用。
洗澡太狠或者洗的次数太多会破坏我们的皮肤保护屏障,反而容易导致皮肤生病。
建议天热时,每天洗1次澡,天气凉爽时2~3天洗一次澡即可。
沐浴露或香皂选择普通中性成分的即可,而搓澡每周一次就好了。
05
洗澡时间要选好
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工作性质,不同的作息时间,因而,洗澡的时间也会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早上起床洗澡,可以让大脑兴奋,有利于一天的工作。
晚上洗澡最好在睡前2小时进行,这样比较容易入睡,也是比较健康的入睡方式。
这是因为热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升高体表温度,心率加快,抑制大脑松果体中褪黑素的分泌,如果马上入睡的话,会降低睡眠质量。
如果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洗澡后用湿毛巾在额头上冷敷5分钟,以降低头部的温度,减少松果体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擦干身体、吹干头发,否则大量水分捂在被子里,会导致人体湿气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