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关系的10根毒刺,希望你一个都没有 |《母爱的羁绊》

文 | 林语

2125 字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是这个世界上和妈妈最亲的人。

然而,很多女生却觉得从小到大和妈妈的关系奇奇怪怪,又说不出为什么。

妈妈的态度让人捉摸不透,和妈妈的关系也忽冷忽热。

看起来妈妈很关心自己,却又体会不到亲密的感觉。

这些疑问,最近在《母爱的羁绊》一书中找到了答案。

书中指出,母女关系的动力过程是独特的。

自恋母亲会将自己的女儿,而非儿子,视为自我的反映和延伸。

这种“自恋”特质可能以相当隐秘的方式给女儿造成伤害。

书中列举了与母性自恋有关的10种母女互动关系,称为“10根毒刺”,希望你一个都没有。

01  “你发现自己常常想得到爱、注意和赞许,却从来没法取悦母亲”

几乎从未得到过母亲的关注与认可。

母亲对你的成绩和成就视而不见。

在你享受成功的喜悦时,还会泼你冷水。

时刻提醒你,“不能骄傲,否则下次就没有这样的成绩了”。

好像不管做成什么样,你都很难得到母亲的称赞。

不被认可的你,也会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

由此有更加强烈对爱的渴求和被爱的需要。


02  “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事情让你感觉如何”

对她而言,最重要的是事情在朋友、亲戚、邻居眼里看起来很棒,而不是自己感觉很好。

喜欢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付出,或孩子对自己的关爱。

追求在外人看起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

然而,对关系的真实状态却不关心。

即使已经极尽疏离,也要在外人面前展现亲密。

会把你看成她的附属部分,从不顾及你的感受。

当你不在舞台上,周围没有观众时,她也开始对你视而不见。

03  “妈妈嫉妒你”

心理学家Carol Ryff的一项研究表示:

妈妈们会在儿子取得很大成就的时候,获取很好的自我感受。

但是对于女儿获得很大的成就,有一些妈妈的自我感受却会变糟。

妈妈嫉妒你,会凡事和你做比较。

在你分享一些自己的高光时刻时,她会显得心不在焉。

会贬低你,打压你,喜欢和你抢风头。

自恋的母亲会把女儿当作一种威胁。


04  “妈妈并不支持你进行健康的自我表达,尤其当这些表达和她自己的需要相冲突,或威胁到她的时候”

从来不会主动沟通你的想法,似乎也并不想听。

只想源源不断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你。

以“为你好”的名义,要求你“听话”。

她来决定在你的世界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自恋的母亲会控制孩子的兴趣和活动。

甚至会扩展到女儿是否要生育下一代的决定上。

05  “在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围着母亲转”

自恋的母亲往往相当地以自我为中心。

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什么影响。

母亲的需要,拥有最高的优先级排序,永远要最先执行。

你目前生活中那些重要的事其实并无所谓。

重要的是她想让你做的事。

任何时候,只要母亲提出需求,你都要放下手里正在做的事,优先去处理母亲的事。

好似家里的指挥中心,支配着你的所有行动。


06  “你的母亲没有同情心”

缺乏同情心是自恋母亲的标志性特色。

只为满足自己的需求,拼命索取和剥削。

从来不会体谅女儿的情绪和感受。

在这样的母亲身边长大,女儿会觉得自己不重要。

她的状态没人关心,她的感受也无足轻重。

07  “你母亲没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自恋的人不喜欢面对情绪,包括他们自己。

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也缺乏面对负面情绪的勇气。

不仅如此,还无法接受他人表达的真情实感。

情绪是情感的纽带,也是彼此心灵的桥梁。

无法分享情绪,两人的关系也只能流于表面。

看似稳定平和,实则缺乏有深度的联结。


08  “母亲爱挑毛病,指责别人”

爱挑别人毛病的人,本质上,是对自己的不认可。

把糟糕的感受投射出去,就不用面对自己不好的挫败感了。

在这场“投射游戏”中,女儿常常成为不良情绪的替罪羊。

用对女儿的指责,来掩盖自己的不快和不安全感。

自恋母亲的挑剔和批评,让女儿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

这种信念会一直伴随女儿,十分坚固,且难以动摇。

09  “你妈妈把你当朋友,而不是女儿对待”

健康的母女关系中,母亲是养育孩子的一方。

女儿需要能够依靠母亲得到照顾,而不是反过来。

有自恋特质的母亲自己就没有得到过恰当的照顾。

她们内心深处都是些饥渴的孩子。

女儿成了她们所渴望的注意力、情感和爱的来源。

然而,提早分享大人的烦恼,对女儿来讲是种伤害。

破坏健康的信赖关系,女儿会觉得孤独,没有安全感。


10  “你在妈妈面前没有界限,没有隐私”

自恋母亲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母亲面前,不应该有界限,也没有隐私可言。

母亲随意将女儿的事告诉别人,丝毫不觉得有问题。

女儿的存在,是作为母亲生命的延续。

用来满足母亲的需要,替母亲完成未实现的愿望。

对母亲而言,孩子只是自身的附属部分。

写在最后  为人父母,是一场爱与放手的修行

如书中所言:

“爱来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往往来自父母,而这爱与伤害,总会被孩子继承下来。”

用自己的经验去代替孩子的经验,用自己的真理去压制孩子的思考。

这种极端强制的背后,也隐藏着父母遭受过多剥夺的时代。

看见是改变的前提,理解是和解的意义。

作为女性,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母亲。

看见复杂关系背后的心理需求。

是对自己的疗愈,也是对自己女儿的救赎。


延伸阅读

《母爱的羁绊》

【美】卡瑞尔.麦克布莱德(Karyl McBride)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华章心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母女关系的10根毒刺,希望你一个都没有 |《母爱的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