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人生旅程,胜过优雅的死亡 为什么不要去想濒死的那一刻

“假如我现在正躺在临终的病床上,回忆着自己的一生……”这种想法对你而言肯定不陌生。然而这种充满感情色彩的幻想其实是没有意义的。首先,几乎没有人在临终病床上时还能如此清醒。心脏骤停、脑出血、癌症被称作三大死亡之门。在前两种情况下,我们根本没有进行这类哲学思考的时间,而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必须使用最大剂量的止疼药物,这些药物也会影响患者思维的清晰度。还有慢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他们也同样不会在临终病床上再有什么新想法。正如我们在之前看到的那样,即便我们在人生的最后一个小时还有兴致回想一下过去,我们翻起的那些回忆也毫无真实性可言。我们的“回忆自我”会出现程序性错误,就好比一位只会讲虚构故事的说书人。

在自己死亡的一瞬间或死前的一小时提出假设,绝对是不值得的。请相信我:那时候的情景绝对会和你现在想的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放眼整个人生,死前最后几分钟的感受可以说无足轻重。针对死前时光的思考纯属徒劳,并且会将你的注意力从美好生活上转移走。

丹尼尔·卡尼曼曾经提出过有关回忆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程序性错误,其中一种叫作“时长忽视”:某段经历的长度在回忆之中并不会发挥作用。无论假期是持续了一周还是三周,大脑在事后对这段假期的评价是一样的。对于整体评价而言,只有假期的高潮和结尾会发挥作用(也就是我们在第20章中读到的“峰终定律”)。如果一场电影的结尾令人不满意,那么即便其整体精彩,它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也肯定不怎么样。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聚会、音乐会、图书、演讲、住所以及感情等方面。

峰终定律在评价人的一生时也同样适用吗?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请评价一下安娜的人生:安娜从未结婚,也没有孩子。她生活得非常幸福,有一份快乐的工作,并享受着自己的假期、业余时间以及一众好友带来的欢乐。30岁时,她在一场车祸中瞬间便毫无痛苦地离开了人世。请用数字衡量一下安娜人生的精彩程度吧:最低1分(十分糟糕),最高9分(精彩至极),而5分则是个中庸的分数(马马虎虎)。

再来评价一下贝尔塔的人生吧:贝尔塔从未结婚,也没有孩子。她生活得非常幸福,有一份快乐的工作,并享受着自己的假期、业余时间以及一众好友带来的欢乐。她生命的最后五年虽然没有之前那么美好,但过得也还算舒适。35岁时,她在一场车祸中瞬间便毫无痛苦地离开了人世。请同样用1至9分来评价一下贝尔塔的人生。

美国的调查者也向受调查的学生提出过类似的问题,结果显示:安娜的人生得分明显比贝尔塔的人生要高。但这并不符合逻辑,因为她们在人生的前30年中都过得非常幸福,虽然贝尔塔多活的那五年不如之前绚丽,但这五年总的来看也还是不错的。理性评价的话,我们应当给贝尔塔的人生打更高的分,然而安娜是在人生的巅峰时刻死去的,而贝尔塔去世时,其生活质量同之前相比要低一些,峰终定律在这里再次应验。最后五年还算舒适的生活居然没能成为加分因素,这令人吃惊。研究人员将这种结果称为“迪恩效应”。演员詹姆斯·迪恩的演艺生涯堪称华丽,然而在24岁时,在其演艺生涯的巅峰时刻,他却因车祸而殒命。假如他没有死,而是在未来数年或数十年中仅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好演员,过的也是平凡而快乐的生活,那他的人生在很多人眼中一定会逊色不少。

现在我想请你重新评价一下安娜和贝尔塔的人生,这一次我们假设她们分别在60岁和65岁经历了车祸,而其他所有条件都相同,那么你会给她们的人生轨迹打几分?在继续阅读之前,请花一点时间考虑一下。

在调查中,受访者给出的答案同之前如出一辙:安娜的人生还是要比贝尔塔的更理想一些(峰终定律再度应验)。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安娜多活的这极为美好的30年,居然没有为她赢得额外的分数。在评判安娜人生的精彩程度时,她是30岁去世还是60岁去世,并不会对结果产生什么影响;贝尔塔当然也是一样。这个完全不合逻辑的结果,成为“时长忽视”的经典例证之一。

让我们回顾一下上文的内容:衡量一个人的人生有多么绚烂,对我们而言总是一件难事,因为我们的思维会有规律地犯错误。在评判虚构人物(比如安娜和贝尔塔)的人生时,这类错误倒还可以原谅,不过要评判自己的人生,我们便不容犯错了。请时刻记住一点:我们的人生很可能并不会像詹姆斯·迪恩一样在最巅峰的那一刻结束,而是会在持续数年的,从身体到精神的衰退之后结束。在患病的时光中,你的平均快乐指数肯定会比没有病痛的那几十年要低,至于低了多少,则取决于病痛的严重程度。你应当如何总结自己的一生?请不要让病痛毁掉你对整个人生的评价。宁可经历幸福的一生,然后在临终病床上挣扎几个小时,也不要糟糕地过完一生,然后再华丽地死去。衰老和死亡,这是我们必须要为美好人生付出的代价,就像吃完一顿大餐之后要买单一样。我并不打算为一顿咖喱香肠似的快餐付这么多钱,但如果在星级饭店中享受一顿上六轮菜的大餐,外加顶级的红酒,那就不一样了。

比拼“谁能活得更久”是件很无聊的事。美好的人生旅程比美好的离去更加重要。请为第一件事好好花些心思,但不要为第二件事浪费任何心思。唯有在期待自己最痛恨的敌人死去时,对死亡的思考才有些意义。好吧,你完全可以去想象他的死亡,也许这会有益于心理健康,就像塞内卡曾经的建议一样:“请保持平和,想想吧,你的敌人定会死去,而你却不需要为此动一根手指。”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好的人生旅程,胜过优雅的死亡 为什么不要去想濒死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