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
1998年末,钟书去世。
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失散了。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一、梦境下一家三口的相依为命
自己的女儿,丈夫相继离世,只剩下杨绛先生独自生活在世上。
曾经的“我们仨”,也在时间的流逝下,走向分离。
2002年,杨绛先生回忆起与丈夫、女儿的往事,写下了这本书《我们仨》。
1、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人老了,总是害怕别离,接受不了自己的亲人离开自己。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杨绛先生在钱钟书先生在世时,做了一个梦,梦境是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一同散步,有说有笑,走着走着,钱钟书先生突然不见了,杨绛先生四处寻找,却找不到他的踪影,喊他,也没人应。
在荒郊野地里,彻夜的寂静,加深了杨绛先生的孤寂。
在梦境里,杨绛先生忽见到一辆面包车,却一直说不出自己到底想要到哪里去。情急之下,突然之间醒了过来,才看到钟书在自己的旁边睡得正酣。
等到钟书先生醒来,杨绛先生将梦境中的场景告诉钟书先生,钟书先生回答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常会做。
这样的梦境,杨绛先生常常会做,梦境又不约而同的相似。
1998年末,这个一直发生在杨绛先生睡梦中的梦境,也真的出现在现实生活当中,杨绛先生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2、古驿道上的相聚别离
这是一个“万里长梦”,醒来之后,犹然是在梦中,梦里的一切,又是在真实的生活之中发生。
晚饭过后,阿圆和钟书先生玩得正酣,突然一通电话打了过来,原来是要钟书先生去开会。杨绛先生想要帮钟书先生请假,对方坚持让钟书先生明天去开会,地点在山上。
第二天的九点,一辆大黑车开过来,把钟书先生接走,好像是防着杨绛先生似的。
这个会,一开就是很久,晚上都没有回家,杨绛先生担心,怕出什么事。阿圆聪明,找到了钟书先生开会的地方——“古驿道”。
阿圆和与杨绛先生出发,坐了很长时间的出租车,再转了很久的车,终于找到了古驿道这个地方。
原来,古驿道这个地方,就是一家客栈。
这家客栈的规矩可真多,掌柜的也凶,给了阿圆和杨绛先生客栈的规矩警告。
走出客栈,便是一条水路,阿圆和杨绛先生走在古驿道上,走着走着,才发现岸边停泊着一条小舟,
而这条小船,也成为了杨绛先生的梦中离别之地。
最先离世的,是阿圆,比钟书先生早了一年离世。这古驿道,成为了杨绛先生和钟书先生、阿圆的梦中离别之地。
古驿道中的相聚别离,本来是在梦里,却发生在现实当中。
3、梦里幻境为现实
发生在古驿道中的别离,也真真切切的发生在现实生活当中。
阿圆最初开始痛在腰椎上,阿圆的丈夫将阿圆送到医院住院。病情越来越加重,得的是一种很严重的结核病,潜伏了几十年之后,再次复发。
病情严重,当时的医护条件也不够优越,治不了阿圆的病。阿圆,就这样离杨绛先生、钟书先生而去。
再后来,钟书先生也离杨绛先生而去,在梦境里,杨绛先生眼看着一叶小舟随着瀑布冲泻出来,一道光似的冲入茫茫云海,变成了一个小点,钟书先生就此远去。
“我们仨”,已走了两个,此时的家,已不再是家,只是客栈而已。
二、单纯温馨美满的学者家庭
往事过往,再次回忆,总是会有不一样的味道。
杨绛先生,继续为女儿阿圆写记录他们生活的《我们仨》。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着真情,记录着曾经温馨美满的一家三口生活。
1、相聚在一起,相爱在一起
1935年7月,钱钟书先生不足二十五岁,杨绛先生二十四岁略
刚踏出国门,还只是两人。到回到国内,已经是三人,钱钟书先生、杨绛先生和钱媛,一家三口,回到家乡,反而是忧心忡忡,那个时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回到国内,钱钟书先生就前往西南联大教书,和杨绛先生、阿媛单独分开。而杨绛先生在钱家待了一晚之后,就回到自己父亲的家中。
后来,钟书先生任蓝田师院的英文系主任,再次与杨绛先生、阿圆分离。
1941年,钱钟书先生辗转回到上海,与家人团聚。
那段在上海的日子,也是他们一家三口过得最艰难的时期,日本人占据上海,他们连饭都吃不饱。
在这个时期,也是钱媛患病的病毒潜伏开始。贫和病是相连的,阿圆在1947年时,被查出了骨结核,这是后来带走钱媛的病毒,在这个时候开始潜伏于体内。
十个月之后,阿圆的病得以痊愈。1949年时,钟书先生也接受清华大学的聘约,到清华教书,一家三口开始了新的生活。
钟书先生在工作一年之后,被调任到毛选翻译委员会工作。
杨绛先生在清华大学中兼任一两门课程,阿圆在清华园中长大,一家人自得其乐。
1951年,钱媛考入女十二中,读高一年级,以代数满分的成绩进入,也到城内住校。
只有周末时期,一家三口才能够一家团聚。
1955年,钱媛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的俄语系,立志成为“教师队伍中的尖兵”。
文革时期, 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被抓出来进行批斗,钱媛贴在母亲的身边,一言不发,拿出人造棉,为母亲缝制一套睡衣。
文革结束之后,钱媛已经结婚,婆家距离钟书先生家庭稍微有些远。
后来,钱媛出国时期,先生两口子也只有一个女儿,想念女儿想念得好苦。
一生相聚在一起的三人,在1997年时,钱媛因为得病而去世,1998年,钟书先生相继去世,这个家,自然也就散了。
2、好的生活,需要经营
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一生恩恩爱爱,但并不是没有产生过摩擦。
在《我们仨》的书中,杨绛先生曾经记录道,在出国的轮船中,曾为了一个法文“bon”的读音,而大吵了一架。
两人谁也不服谁,说了很多互伤感情的话。最后找到一位能够说英语的法国夫人,才判定杨绛先生是对的,钟书先生是错的。但两人都不开心,杨绛先生觉得无趣,钟书先生输了,当然也觉得无趣。
从轮船的争执事件之后,两人就做规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
我们习俗的看法,总是认为,男人要当家里的顶梁柱。但是钟书先生却偏偏是个除了做学问,生活能力极差的人。
在妻子生产住院期间,他在生活方面,常常做错事,打翻墨水瓶,弄坏门轴,砸坏电灯。但杨绛先生的一句话,“不要紧,我会修”,让钟书先生放下心来。
3、两个知识分子的坚守
新中国成立之前,谣言漫天飞,人心惶惶。
杨绛先生、钟书先生,对于未来自己的道路表示担忧,他们知道,对国家有用的是科学家,自己却是没用的知识分子。
但他们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到国外做二等公民,一个人在紧要关头之时,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
他们不愿逃跑,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当时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他们不愿意。
他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他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三、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书中的大部分描述中,杨绛先生都在追忆当年“我们仨”的生活琐事。我们已经无法得知,杨绛先生在写下书中的这些情节之时,内心的波澜会是如何?
我们仨,其中的钟书先生,钱媛都先离杨绛先生而去,一辈的相聚,到老年时期,却只有别离,任何人,都不愿去经历别离,但这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阶段。
曾经作为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也只剩杨绛先生。
2016年,杨绛先生离世,或许,这对于他们仨,反而是一件很好的事,他们三人,又能够再次相聚!
作者:我只是个码字的,一起读书,增加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点赞,分享!
引用:杨绛先生——《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