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心理学——幸福离我有多远(100天DAY08#2018/8/17)

节日是结绳记事上的一个个特别而精致的绳扣,今天是中国传统情感的绳索上充满了幸福感的一扣——七夕。不仅仅是七夕节,应该是所有的节日都与幸福感有关。劳动节,是丰收的幸福;儿童节,是无忧无虑的幸福;国庆节,是国泰民安的幸福;春节,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幸福…

我以前对节日沒有太多的期待,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幸福没有太多的奢望,总觉得自己没想象的幸福。

这个“以前”大体是十二岁到四十岁之间的那段漫长的时光。在我的整个青春,幸福感弱大体是由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处于寻找之中,寻找价值观、寻找我是谁、寻找我到底要什么,自我很迷茫、零乱、模糊,没有整合好,所以就粗糙、麻木、稀薄、单调地存在着,这种状态下,很难对可遇不可求的幸福产生主观体验,所以过不过节,与谁过节,以什么方式过节从没精心规划过,也不曾满心期待过蕴含在节日里的幸福;

这段时间里,人生持续爬坡,我活得太累太忙碌,埋头赶路,一直想做个有用的人,却忘了“让自己幸福”是“有用”的应有之意;一直盯着目标,却忘了幸福感恰恰来自于奋斗的过程之美,而非仅仅是到达终点后那一刻的成就感;

在这段时间里,我的日子虽不至于富裕到天天龙虾鱼翅燕窝,但日常与节日间的区别很小,过不过节都那样。没有对比,就没有幸福感;没有对比,就不懂得珍惜;没有对比,就算幸福已来敲我的门,也以为敲的是邻居的门。

我在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正直的人、有用的人之外,却忘了做一个幸福的人。不仅仅是我,估计有不少人想不起“幸福”这事。beatles的主唱列侬的老师在班上问大家:“同学们,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想当什么样的人?”列侬回答说:“我想当一个幸福的人。”老师说:“孩子,你没听清楚我的问题。”列侬说:“不,老师,你没听懂我的答案。”

好在四十岁之后,我开始渐渐明白无论将来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理想的样子里一定要有幸福的样子。

于是我开始寻求幸福密码,我相信任何事情只要用对方法加上足够量的刻意练习一定能掌握。可是幸福还真是个例外。幸福这件事太复杂、太抽象,以至于大爷大妈街坊邻居们根本说不清楚。老百姓说不清的事,一定是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研究的焦点。权威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幸福感与遗传、文化、环境、心理参照系、成就动机程度、本体安全感等很多因素有关。用百分比来说就是,影响一个人的幸福因素中,50%与基因相关,10%与环境、文化和其他相关,剩下的40%是我们可控因素。

看来要想活得幸福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得有一个具有感知幸福能力、积极阳光的爸妈、你还得生活在一个有信仰、不攀比、知奉献、懂感思、高信任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中,这些因素都不可控,这些都让幸福变得遥不可及。

庆幸的是,还有近一半因素可控。这个概率并不低,当一个人真正为自己的幸福勇于负责,对幸福强烈渴望时,我想遗传、环境、文化都只是外因,你这个人能否阳光地思考、积极地行动、愉悦地感知,这些才是幸福不幸福的关键。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学点心理学——幸福离我有多远(100天DAY08#201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