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浅梧桐
梧桐昨晚睡前无聊玩手机,无意中打开了淘宝。
逛了快半个小时,购物车和收藏夹又添了不少物件,最后没忍住,剁手了一双靴子。
等梧桐反应过来自己再次跳入了消费主义陷阱时,订单里又多了一对耳钉。
要想捂紧自己的钱包,这背后的原理是必须要弄清楚的,那么,今天我们便来扒扒“消费主义陷阱”。
01/什么是消费主义
L先生在《打开心智》这本书中写道:
什么是消费主义?就是让你去花钱、去消费吗?没这么简单。消费主义的实质,是一种对人的价值的异化。
它会不断地向你灌输这样的观念:你的价值必须由外界来评判。你必须融入一个圈子,贴上一些标签,拥有一些故事,别人才能识别你、定义你,从而使得你具有价值。
什么意思呢?
消费主义传递的价值观是:你的身份、你的价值不由你这个人的能力或实力决定,而是由你穿的衣服的品牌、你背的包包的品牌等外在物件决定。
这就导致了人们无穷尽的购买欲,我必须拥有这个,我必须拥有那个,只有这样,我才能达到某种价值或身份。
它使人们相信,我拥有了某件商品后,我就拥有了它背后传递出的一种特质,如优雅,知性,沉稳等。
但其实并没有,这都是广告营销的手段而已。
这种价值观是很畸形的,但可悲的是,很多人因为这种价值观前赴后继,迷失在了物欲中。
02/消费主义如何掏空你的钱包
前几天花两个多小时在B站上看完了BBC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里面对消费主义的原因探讨得很深刻,我将之总结如下:
①计划报废,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更短
②利用人们的原始欲望:对衰老、疾病及死亡的恐惧
③抢占儿童消费市场,信用卡的发明
咱们一个个展开来说。
为了使消费者能够不停地消费,生产商们有意地缩短了商品的生产周期,如灯泡的使用寿命从2400小时缩短至1000小时,打印机里的墨盒到了一定时间也会自动报废。
而最深谙此道的莫过于苹果手机了,一代又一代的更新,刺激了无数本可以不必要的需求。
哪怕消费者知道苹果14和苹果13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依旧会乐此不疲地去消费。
而利用人们的原始欲望来创造需求,更是商家们玩得最熟稔的招数了。
为了卖漱口水,于是发明了“口臭”一词,为了卖除菌香皂,创造出人们周围都是细菌的错觉,而其实除菌香皂跟普通香皂的功效根本就没什么区别。
更别说利用人们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生产出一大堆看似高科技,实则疗效都得不到科学验证的医疗器械了。
如果说以上两点是为了刺激人们的需求,那么信用卡的发明极大地缓解了人们消费时的“付钱痛苦”。
它使人们相信,我可以立即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并且到还款时我总是可以还清的。然而事实却是,很多人因为信用卡债台高筑。
03/如何尽力避免消费主义陷阱
①卸载购物软件,买必需品时再装回来
这个是为了防止你无聊时刷购物软件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而采取的强制措施,做到了这点,月省好几百。
②用慢买代替快买
喜欢的东西先在购物车里放几天,如果过几天了你还惦记着它,那就再买,如果早已想不起来了,那说明你并不是真的喜欢或需要它。
③给自己列一个不要买清单
比如梧桐的“不要买”清单:
便宜的衣服
便宜的耳饰、戒指、项链等
各种因为营销而无脑购入的美妆产品
各种高热量零食
隔三差五的奶茶
9.9元小钱陷阱,一天9.9元,一年就是3613.5元
……
④定期清理房间,断舍离
每次清理房间,都是对自己空间的一次“格式化清理”,丢掉不要的,减轻自己对物欲的依赖。
最后,下次再打开购物软件准备剁手时,记得问自己一句:我需要吗?我喜欢吗?我适合吗?想清楚了答案再决定要不要买吧。
以上就是梧桐对消费主义的一些探讨,希望会对你有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