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舌尖上的年味儿之一:枣糕

图片发自App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了迎接它的到来,人们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美食,枣糕就是其中之一。

枣糕是一种面食,是用出了芽的小麦面制作而成的。制作这种面食要经过泡麦子、磨面、发酵、蒸制、晾晒五个环节。对于老一辈的人们来说蒸枣糕绝对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因为从每年的十一月份开始,人们就要为制作这种美食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先是泡麦子。将小麦淘洗干净后,在冷水中浸泡12个小时,记忆中母亲把小麦浸泡在缸里或是桶里,接着用漏勺捞出,放置在竹制的筛子里控水,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拿瓢均匀地往小麦里洒一瓢沸水,然后用被子或褥子盖在上面,等着小麦长出麦芽。一般情况下小麦稍微出一点白色的芽最佳,如果芽长了,面就会太粘而且发黄,那样蒸出的枣糕就不白了。待麦芽出到理想的长度后,把小麦晾晒在席子上,等水分干了七八成就可以了,这时候用牙咬一咬,酥酥的但又有点儿潮湿就可以装袋了,这时候的小麦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那样磨出的面就会有点发黑,所以这个潮湿度要掌握好。

第二步是磨面。将泡好的小麦拿到磨房,推五至六遍时的面是最白的,如果再推,小麦里面的麦麸就会进入面里,那样就会影响面的色泽。

第三步是发酵。待前两道的准备工作做好后,就等着选日子蒸枣糕了。在蒸之前的三四天,就要开始发酵。最传统的做法是用家里面的干面酵,把这些干面酵掰开,泡上水,带泡软后,搅拌上面,放到火炉后面,这样在寒冬腊月里就可以有适宜的温度让酵母发酵,这时候的酵我们叫它“小酵”,这个过程需要两天两夜,这样才可以把酵发透。接下来还要添水,搅拌面,继续发酵,这时候的酵是“中酵”。直到蒸枣糕的前一天晚上,把中酵分到几个陶制的容器里,根据磨的面粉的量,继续添水,继续搅拌面,继续发酵,这时候的酵是“大酵”。等到第二天就可以用了。

第四步是最重要的环节:蒸制。凌晨三四点钟,人们就会起床,把火捅开,生上炭,让它着得旺旺的。坐上笼屉,添上适量的水。为了让冷笼屉热身,先要蒸两笼的发面饺,这种蒸饺的面是经过发酵的,里面包的馅儿通常是由萝卜、粉条和豆腐三种食材组成,因为今天根本顾不上做饭,所以这些发面饺就是早午的饭食。在笼屉上还要放一个木制的盒子,这个盒子是用来“泛馍”的(方言:意思是枣糕在蒸制之前的再次发酵的过程。)

蒸枣糕,一般都是两三家结合在一起蒸制,家里的男主人通常负责和大面、生火,女人们则主要负责做枣糕、蒸枣糕。男人们将发好的大酵舀出到面盆里,将推好的白面搅拌进去,感觉面与酵的比例合适后,就将它们倒到案板上,然后开始和面,为了让蒸出的枣糕端端正正,面要活得硬一些,所以要花很大的力气。这时候,还要用擀面杖将这些面压制到一起,这是一项体力活,因此离不开家里面的男人。待面压制好后,凭感觉分出大小基本均匀的面团,接下来就是一项耐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活——揉面。妇女们围着案板坐着,每人手中拿一个面团不停地、反复地揉,这是一个功夫活,如果你没有这个功力,那么不出一个小时,你的手就会红肿,继而发痛,我小的时候就有这种经历。面团经过反复揉团之后,会变得柔软有劲道。然后搓成长条,压扁,用细长的小擀面杖在压扁的长条中间压一道“沟”,在“沟”的两边用特制的铁片压制出一道一道的花纹,把这样压好花纹的长条翻过来,一端的左右两边放两个枣,这个长条卷着这两个枣形成像蜗牛一样的壳的形状时,将底部压紧,定型,这样一个枣糕就制作完成了。将制作完成的枣糕放到木制的盒子里再次发酵,这个木制的盒子要放在笼屉上,这样才会有足够的温度。待大约一个小时后,经过再次发酵的枣糕就会比原先略大一些,拿在手中会有一种蓬松、轻盈的感觉,这时候就可以放到笼屉里蒸制了。

枣糕放到笼屉里,前十五分钟需要大火,那样才能让枣糕足够的蓬松,所以这时候的火要足够旺,温度要足够高,那当然少不了那明晃晃的炭了。整个蒸制需要四十分钟的时间,这时候,整个屋子里热气腾腾,房子的上半部分飘着一层白色的水蒸气,伴随着枣糕散发出的那种独特的麦香,让人心里有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

最后是晾晒、收缸。当热腾腾的枣糕从笼屉里取出来时,人们内心的喜悦是难以形容的。人们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放到竹制的席子上,点上桃红,用布盖住,以防皲裂。这样一天后,将枣糕倾斜着竖起搭在前一个枣糕的“背上”,让它们的底部能够通风,透气。晾晒两天后,就要把这些枣糕收置到陶制的缸里面,盖好。这样既可以保湿,又可以保温。

整个春节期间,枣糕会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礼品以及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

而今,这种面食的蒸制正在我们小镇人们的生活中一点一点消失,我想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这种传统食物的做法,也算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吧!


后记:今天的文章,有曾经的记忆,更多的是访问所得。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174.舌尖上的年味儿之一:枣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