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 2020-02-16

《人生七年》是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为论证七岁是否可以看到老(阶级固化是否能打破)的一个记录片。被称为人生不得不看的记录片之一。

其实很早就听到过这部片子,虽然知道肯定会对人生有启发意义,但一直没有找来看,不知道是否潜意思已经认为了上升通道狭窄和不可实现。对没有期望的事情就产生不了兴趣。

这次全国性的冠状病毒,给了我这次机会。

先说结论,非常有指导意义,看着14位小主人公,从懵懂天真的小天使,一步一步的成长,有按照人生既定路线践行到底的,有遭受打击后自我放弃的,有随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有随遇而安而被动生活的,各有各的际遇,各有各的生活。

短短十个小时,看到了一生的缩影。

不得不承认先天的不足,是很难通过后天来追赶的。

七岁时,就已经看到其中的差别。这是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已经牢牢生长在骨子里,从小读书看报,对事物的观察了解,接触的不同造就观念的不同。最令人深刻的无非是小约翰,布鲁思对未来的预期和想象,虽然他不一定一定按照既定路线成长,但已经开始想就已经领先。当然三个私定学校的小孩都按照预期路行进。

非常喜欢约翰的一句话,就是节目对他们这一类的人误解,就是当年他们都对自己的学术生涯有预期,且都实现了。就认定这是家庭或阶级宏利带来的,而误以为他们都未曾为此而付出努力。

工人阶级出生的孩子们,大多都没有打破节目预期(或者说他们就是如此认为)最终也只是随波逐流,无非就是工作是否努力而造成的些许差异。相对平稳一些的就是了家庭成份最为劣势的托尼,可能他一直都知道条件上的不足,而不得不拼命坚持,付出对应着回报,他的安稳,幸福都是其一手打拼来的。

但不得不可悲的是,那是用一生辛苦换来的,且是社会发展而提升。如果是一个普通发展中国家呢?那这样的思想、思维方式也只能温饱度日,那一生过的是何苦的苦闷(人理解)。

所有的孩子中只有一个特例,农场主的儿子。

50年代的英国的农场主也并非是富裕家庭。

可见的是14岁时还是相当害羞,对物理有兴趣,不满足一辈子当个农场主,而走上发奋读书,考上牛津大学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虽说后来研究受阻,以教授职称在美国大学教书育人。

整部片子对我的启发

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尽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3、对自己有要求(在没有偏差的情况下)并严格的去执行

4、不要随波逐流, 独立思考

学习真的很重要,思考要伴随一生。

中国有句古话:

小富靠勤、中富靠德、大富靠命。

随着时代的发展,想要小富只靠勤肯定是跟不上了,要德、智、势、人、勤、运全面发展,少一样都可能失败。

智能时代可预期的不久就到来了,可能留给我这类没有强大背景、聪明头脑80后一代人的时间越来越短了,和自己的未来的斗争就是个零和博弈,你赢他就输,没有未来可期多么可怕。

日更,讲座,英语通通恢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七年 20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