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你能忍受这些烦人的时刻吗?

↑点击上方蓝字“越万声”获取公众号一枚

本文共2500字左右,阅读时间大概5分钟

01她连褶子都在抛问题

居家办公以来,每次遇到隔壁邻居,都是那副想问又不好意思问的好奇脸,我知道,她她她她又要开始了。

好奇我在做什么,一个月有多少收入,为什么工作日不出门上班,为什么经常大晚上回家,为什么周末家里老有客人......

照面后,每次拐弯抹角的发问,看久了那一脸打探的笑,总感觉连褶子都在抛问题。

我之前都会花许久时间跟她解释自由职业是什么,解释平时做什么,解释自己在家工作,只要用电脑就成。

她眼睛一会瞪大,作恍然大悟状,一会眯成一条缝隙,严肃又意味深长的思考,等笑没有了,就会发出:哦~

几天后在电梯口遇见,她还是会逮住我重复同样的问题,这个时间不上班吗?

我耐着性子说自己在家工作的,她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啊,对,搞电脑。

又过了几天,还是电梯口,她说,小姑娘,这个时间你在家啊......

我:.对.....

今天早上等电梯的时候又让我遇见了,她买了好多东西,热情的跟我分享超市在打折这件事,又说起东西价格实惠,我说好的,抽空就去。

她满意的点点头,又像想起来什么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突然好紧张,狭小密闭的电梯里,冷汗直冒,电梯上的数字跳的也太慢了吧,屏住呼吸等待着目的楼层,心里疯狂祈祷着:别说话别说话别说话。

随着电梯叮咚一响,我以百米冲刺姿势夺门而出,后面传来:小姑娘......

02关你屁事

回到家就没忍住跟朋友们吐槽自己又被问候了,朋友说那个阿姨可能也在跟七大姑八大姨吐槽你天天在家不上班。

我想想那个画面,就是一阵的头皮发麻。

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自由职业快一年了,一起生活的室友、隔壁的邻居、门口的保安、早餐店的老板......熟的不熟的,多少都有问起过。

有时候懒得解释,有时候又受不了别人投射过来怜悯或者不屑的目光,尝试着解释,通常越解释越费劲,怎么他们反馈出来的信息和我所表达内容总大相径庭。

我在群里问同样居家办公的朋友们,大家都是怎么解释自己的工作的,一群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然后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说自己是贩毒的、买卖人口的、微商的、房产中介的......

我知道,没人真的当回事,大家无非是想说,关他们屁事。

03是牢笼也是特权

如果是别人遇到这个情况,我一定跟他们说,做自己就好了,有什么好解释的。

但我发现等自己面对他人“关心“的时候,做自己和随心所欲一下子就困难起来。

尽管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但噪音还是很吵闹。

然后就变得谨小慎微,不知所措,注意力不知不觉就会从专注自己变成试图去扭转他人看法上。

通常是人家问什么,我老实回答什么,最后用一个违背自己意愿的附和,对,您说的都对,心里又暗戳戳得怪罪自己嘴笨,说那么多做什么呢。

解释了也没用,像邻居阿姨一样,人家就是认定了我待业在家,哪里还听得见解释的声音。

他们说出口的关心或评价,内心的看法,眼神里的不屑或怜悯,很难忽略,可明明一点也不重要。

如果自己还没对现状满意,心态就容易崩吧。

他人言语是牢笼,换个心态兴许是特权。

你想,反正都不会被理解,除了改变自己,其他又无能为力,如果一直没办法获得认同,那就不要认同好了,反而有种在自己的世界里摆脱了精神束缚的感觉。

很喜欢大张伟在奇葩说的一个观点,我觉得人世间的所有快乐悲伤都是因为人际关系。每回我不高兴就会回去看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想要自由就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我跟朋友说,下次再有人没完没了的问,我一定漫不经心的说,我收房租就成,看他们还要不要再给我提建议。

04自我对话很重要

有个习惯是每天写日记,每次状态不对劲就会在日记里做复盘,提醒自己阶段性事件的意义,告诉自己别人的生活经验和你毫无关系,别试图活到别人的价值评定里。

当然,出于好意的关心、带着诚意的建议都会听一听,我一直期待新的思路出现。

但那些一上来仗着自己多活了几年就随便发表人生大道理,比如女孩子就应该考个公务员、老师,或者到了年纪就结婚生子之类,非常倒胃口。

想到刘同说的一句话::

以前总是去解释去理论,是怕,怕自己得罪人,怕自己被人灭了,怕那些不停蹿动的小感受。现在不去解释,不去理论,还是怕,怕浪费自己的时间,怕自己模糊了焦点,怕影响了品尝现世生活的胃口。

可能是自己年龄也上来了,觉得理性非常宝贵,比起父母那一代,更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更能接受不定期的慌张。

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上,每次觉得被膈应就自我反省,重要吗?谁对谁错,是人还是事,然后做出调整。

我是想说,写日记挺好的。

05匿名感让人更安心

比起生活在老家,更喜欢在陌生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很热闹很孤独,但这种谁也管不住谁的匿名感又让人安心。

或者说大城市的包容性会大一点,大家更愿意过好自己的生活,懒得对别人的生活评头论足。

自由职业就是数字游民了,看个人,反正不同阶段不同选择,说不定哪天我又会重新喜欢上小城市的烟火气。

现在就是好好努力,等未来的某一天可以自由选择环境而不是被环境改变。

我妈经常说我,25岁的身体,住着35岁的灵魂。我说自己是被现实磨平棱角了,她又说,还远着着呢,一脸看戏的表情,我知道,她又想试图说服我去选择过所谓的轻松一点的生活。

也承认看着身边的人陆续工作稳定、创业、考公、读博、结婚、生子,心态会不断变化,然后在自己的选择上陷入怀疑。

松浦弥太郎在《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一书里说,比起随波逐流,我更想以自己的节奏度过一天。

只要生活在社会就难免受到周遭事物影响,浮躁迷茫都算正常。

现在就想尽可能自发的去做一些事吧,适时调整心态,掌控情绪,主要方向没偏就算我的政治正确,每一次记录都是很好的提醒:

比如做事的目的性要强一点,要计较投入产出,成本估算,着手做一件事,不能不想结果了。

比如工作是为了成长,薪资是次要选项,感情是风险投入,社交属于抱团取暖的安慰,而学习和健身是安全稳赚项目。

比如别人的生活经验和自己完全无关,纠结在意评价的过程毫无意义,生活只有自己起决定作用,如果因为别人的评价动摇自己的选择,最后只会丢失自己。

做旅游博主的KK之前跟我说的话也分享给你们:

你看我在路上这么多年了,别人的话都像风一样飘了就散了,我的眼里只有方向,不然走不了那么远。

在我看来,心态或许是自由职业最大的困难了吧,毕竟是一条少数人走的路,会不停的听见不同的声音,走多久多远都只有你一个人。

看完你还会想做自由职业吗?

如果同样是自由职业的朋友,快来,我们的freelab需要你!

都看到这里了,记得点个「在看」吧,晚安~

作者:越万声,一枚话很多的95后杭漂,在这里记录积极丧人的日常成长一二三。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由职业|你能忍受这些烦人的时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