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和同学闲聊,得知高中的一个女同学落榜后,回到乡下,患了抑郁症,常产生幻觉,没几年,就不在了。听到这样的消息,惋惜之余,心里讶然。
和这个女同学交往不多,印象中,她皮肤较黑,素朴,木讷,不合群,偶尔还有点神经质。
她是住校生,一周才回家一次。可能家庭条件不大好,吃穿都很节俭。记得,她每周返校时,总要背回一大兜馒头,晾晒在宿舍,有时,放时间长了,馒头硬邦邦的,她似乎习以为常,把硬馒头往热汤里一泡,三下两下,风卷残云。一点也不在乎周围异样的目光。有时,天气热,馒头发霉,她也舍不得扔,外皮掲揭掉继续吃。也有同学看不下去,劝她扔掉,她也不接话,自顾自吃她的。也亏得农村的孩子身体素质好,这么吃,也没出什么事。
九十年代的农村不比现在,家家也不富裕,吃的穿的,也都差不多。但像她这样对付的,少之又少。偶尔,也有个别同学向她示好,她也不领情,一副寡淡神情。
课堂上,她好像也从不主动回答问题,也不参与大家的讨论。一个人独来独往,眼神清凉。她只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孤独而倔强。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惯了她的特立独行,再没有人主动把她往集体队伍里拉。
一次,学校食堂已经开饭了,她却失魂落魄地站在校园里,一脸茫然。语文老师经过,问明情况,回住室给她拿了一个碗,让她赶紧吃饭去。对于老师的关心,她倒接受得十分爽快。以至于后来,她在自己的课桌上发现一本掉了封面的新华字典,班里其他同学都说不是自己的,于是,她又开始充当福尔摩斯。自己想当然认为这是语文老师悄悄送她的。因为,全班同学只有她没有新华字典。是的,为了证明确实是老师偏爱她,她频频出入老师住室,逼老师承认偏爱她的事实。
善良而又无计可施的语文老师,面对她的纠缠,十分无奈。但又不能发火,只好惹不起躲为上策。但躲并也没有用,她依然无孔不入。她一再强调,字典虽然没有封面,但上面写有“老夫子”三个字,古代把老师成为夫子,而且古代又不学其他学科,只有学语文。所以,这本字典肯定是语文老师送她的。对于这样的推理,语文老师很是无语。
看她振振有词,一副走火入魔的样子,让人厌烦又害怕。后来,其他老师介入,连劝带拉,撵走了她。语文老师甚是恼火,又无计可施,青春期的女孩子管不好是要出事的,他不想惹事,也不敢惹事,只能防范。
那时的农村,教师一人一间屋,办公室和宿舍是二合一,平日里,白天时间,老师住室是开放的,不怎么锁门。可语文老师不敢不锁门了,因为她。不仅语文老师,其他老师也开始小心谨慎起来,大家一碰见她就远远避开,就像躲避瘟神一样。
同学们不喜欢她,一向不与她多交往。这样以来,她更加形单影只,也越发沉默。课堂上,她常常跑神,眼睛直勾勾盯着语文老师看,弄得老师连她那一片的同学也不敢提问,非常尴尬。
用班主任的一句话,语文老师这叫好心惹起万斛愁,一碗引来马蜂窝。话虽不太好听,但也算事实,语文老师确实是因为好心摊上事儿了,况且,也真真的冤枉,这叫什么事呀,传出去,岂不是笑话?好歹大家都很敬重老师,也相信他的为人,当然,这位女同学的神经质,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不然,真要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瞎起哄,老师的清誉岂不被毁?
若干年后,想起这样的闹剧,依然让人心情不爽。那时候,还不太明白那位女同学的神经质出自何处,今天想来,想必她当年就已经有了抑郁症的早期症状,只是大家都不太懂,也没往那方面想,只单纯地认为她性格脾性有些不大正常罢了。
据说,抑郁症患者易钻牛角尖,有时还会产生幻觉,神思恍惚,难免一时想不开,走向绝路。
性格开朗者,一旦患了抑郁症,尚能积极配合治疗,自我调节,缩短治疗周期。而性格内向者,一旦被抑郁挟持,就很难靠自己走出来。
多年前,我一个表姐,也是因为抑郁症投井而亡,留给亲人的痛,是永久的。听说,表姐是因为在婆家受气,生性腼腆的她又不愿和娘家人说,自己一个人窝在心里,时间长了,就成了一种病。
有病得治。但这种病,在过去,没几个人意识到是病,即便意识到了,也讳疾忌医,怕被扣上精神病的帽子,低人一等。再加上农村人多少还有点封建迷信,把抑郁症解释为中了邪,找神婆赖汉瞎舞弄几下,名曰“驱邪”,当然,病是治不了的,人没了,也是归咎为冲撞了不干净的东西,自认倒霉罢了。
近些年,抑郁症已经常态化。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孩子教育压力等重重压榨之下,越来越多的人自认为患了轻度抑郁症。只是,疏导的渠道相比过去要多得多,加之防范意识比较强,很多人通过自我调节或者寻医问药,很快走出来了。这是当代人的幸运。
其实,抑郁,顾名思义,就是压抑和不通。压抑,说明心上重负多,需要减压。不通,说明有堵塞,有些问题没想明白,需要疏导。减压,可以采用分解法,难办的事,化整为零,一件一件去解决,走一步,再走一步。疏导,可以采用转移法,与人交流法,运动法等,总有一款适合你。这世上许多压力,不是无解的方程式,而是,自己和自己较劲,自己为难自己。
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往往不是别人施加于你的,而是你自己。
别让自己成为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你不明亮,世界怎么可能充满光亮?
20190305
张红梅,笔名文竹若风。部分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刊发于《辽河》《奔流》|《牡丹》《当代散文》《思维与智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