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的指引03】

        开篇3个故事

      故事 1

        香港股神”曹仁超,在他的书中讲过有关他母亲的一则小故事。曹母解放前在上海生活时,亲历过“金圆券事件”引发的超级通货膨胀。对“纸比钱贵”的可怕情景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和记忆,以至于后来逃难到香港后,还是心有余悸。

        曹父亡故后,家道中落,曹母为抚养幼子,不得不外出做短工养家糊口。一得到工钱,曹母就马上全部花掉,将纸币换成各类生活物资。后来家境改善,手有余钱后,曹母还是对纸币充满畏惧,实在花不完,只好用来股票投资。

        这位老太太大字不识几个,毫无理财知识,但她就认准一个理儿,股票的股息只要高于银行存款,她就把钱全部买成股票——也就是说,她投资的标的,全是高股息率的股票,而且每年得到股息后,留下生活必需,其余全部进行股利再投资。年复一年,竟积攒下一大笔财富。

        过世前,老太太把股票账户交于子女,金额让曹仁超惊叹不已。

        故事2

        赵兰坤,台湾人,祖籍沈阳,是现在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妈妈。

        连战家族资产200多亿新台币,大概50亿人民币。是台湾仅靠投资理财就积累了百亿财富的豪门。

        连氏家族之所以如此富有,都是因为连战的妈妈赵兰坤。

        1945年,赵兰坤带着小连战随丈夫连震东从大陆来到台湾。连震东是个学者,醉心于研究历史,完全不管家里的财务。连家的生活及理财全部由赵兰坤负责。她卖掉了连战爷爷留下的两块并不怎么值钱的田地,在比较好的地段买了套房子收租金。后来赵兰坤在朋友的推荐下,把多年的积蓄,大部分投资在彰化银行、台北企银、华南银行等银行的股票上,买进后就不再卖出,经过了60多年的长期持有之后,这些银行股票增值近万倍。

        赵兰坤的理财方式属于典型的无脑式:长期持有优质地段物业出租,以及长期持有银行股收息。连战曾说,他们家的理财方式是“无为而治”,即“不进出股市,不处置房地产”。买进之后长期持有,不论股票或房地产都很少买卖。

        赵兰坤刚开始就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在今天大概相当于白领吧。但是靠着投资理财知识,为连家积累了百亿台币的财富。

        故事3

        刘元生,一个普通的香港商人。30年前就是王石的朋友。不过当时的万科还不牛逼,王石也不出名。1988年万科股改,发行的股票卖不出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有卖完。在王石的“忽悠”下,他买了360万元万科的股票。

        刘元生后因为生意周转需要钱曾多次想要卖掉万科的股票。但是刘元生当时持有的股份是法人股,法人股是中国特殊时期的产物。2006年之前法人股是不能转让的。刘元生想了各种办法,就是转让不掉,抵押也没法抵押。就只能砸手里了。等刘元生手里的股票可以卖的时候,市值已经10多亿了。

        经过近20年的深度被“套牢”,一旦解套,他应该迅速卖出才对。但是他依然没有卖,还是继续持有。2007年市值就高达20多亿了。后来2008年金融危机,万科跌幅高达80%,刘元生市值减少了16亿以上,但是他依然持有没有卖出。到2018年1月份,市值变成了60多亿,他依然没有卖出。直到今天他还在持有,市值还有30多亿。


        曹母虽没有文化,也没有理财知识,但是误打误撞地投入了大量本金,收益率也很高,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留给了后代惊人的财富。曹母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愿意接受新事物,不急功近利,“文盲”也能赚大钱;连战母亲也不精通理财,一开始就靠卖坏地换好地,收好地段的租金来赚取非工资收入,后来还是在他人的推荐下,才把大部分积蓄用来投资银行股票,而且从不打理,靠着“无为而治”积累了百亿资产。连战母亲的故事告诉我们,为自己和家人创造非工资收入很重要,遇到靠谱的贵人更能助自己一臂之力,不懂就不动,放长线才能钓大鱼;刘元石一开始就是以一个冤大头的形象出现,被忽悠着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股票,后来还因为政策问题卖不出去,眼看就要被坑惨了,最后才发现,这支股票的股价已经一飞冲天,虽说中途有过短暂的暴跌,但又迅速回弹,现在仍然继续持有,市值30多亿。刘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的潜力股,不单单是股票,我们寻找伴侣其实也是在找潜力股,刘一开始是因为各种客观因素不得不留着这支“烂股”,后来才发现这是一支“潜力股”,最终和它不离不弃。

        纵观这三个故事里的人,似乎都不完全具备理财的正确思维和操作,但是却靠着贵人相助或者运气爆棚大赚一笔。这个世界有几十亿个人,运气和贵人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但是我们都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好运气总是会降临到愿意尝试的人身上,如果遇不到贵人,那就让自己成为自己的贵人。

        2009年,我就读于一所县重点高中名下的私立学校,因为初中时成绩优异,中考成绩不算太差,考虑到我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所以学校为我减免了不少学费,一般同学一年学费16000,而我只交4600。班级里还有一些家庭条件非常好的同学,他们的中考成绩很差,是靠父母砸好几十万买来的入学资格。可以说我在高中时期和很多富二代在一起学习,而大多数富二代的特点就是不爱学习,他们热衷攀比与享乐,聊天的内容也让人高攀不起,无从插嘴。有时我也感慨,同样是十几岁,他们的日子过得可真潇洒,但我深知家里的状况,我的父母只能靠着家里的十几亩地来创收,我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的孩子,要改变命运只能靠学习。当时的学校对于学费减免生有成绩规定,每次大考成绩必须在全班前15名,全校前100名。而我在第一次大考中只考了全班第32名,全校223名,因为这个名次,我没能躲过学生大会上校长的点名批评,然而批评对我而言并不是最大的打击,最大的打击是如果下一次大考还进不了全班前15,全校前100,那我就要失去学费减免资格,如果我的学费从一年4600变成1万6,那对我的父母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彼时的我想到这些,开始战战兢兢,但又不得不咬紧牙关,调整状态继续努力,幸运的是,从此之后,我仅在高二时有一次跌到全班24名,全校116名,之后都是稳稳地走在“红线”之内,甚至还考到过全班第3,全校第11名的成绩。今年寒假在家翻看高中同学录时,有不少同学都说很佩服高中时的我,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努力,默默地进步。现在回想起来,让我努力学习的动力其实不是我爱学习,而是我无法承担不努力学习的后果,我更不想给父母平添更多负担。总结一下我当时所做的一切的意义就是:努力学习——保住名次——继续获得学费减免资格——比普通学生一年少交11400元——三年少交34200——赚了34200——替父母省了一大笔钱。这三年的埋头苦读让我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省下一笔高昂的学费,期间我还拿过奖学金,虽然只有500,但是对我来说也是笔不小的数字了。不过我努力所争取的一切在富二代同学们的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很可能他们的几双鞋,几身衣服就价值好几万了。我深知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但是把眼光放远,把时间拉长,世界也总会趋于公平。接下来的这个真实故事就发生在其中一位富二代同学身上。他家里经营着一个模具厂,效益很好,在他高中毕业时,他就拥有了自己的车,他大学读的专业也是财经方面的,他的母亲年轻时未婚先孕生下他,因此被全村人驱逐,幸好他的父亲是支潜力股,带着他们母子白手起家,风风光光地回到了家乡,一切都是顺风顺水。然而,前年我偶然间遇到他,才知道他家道中落,父亲已经锒铛入狱,母亲身体不好,在小厂里打工维持生计。为什么这么快就物是人非了呢,进一步了解才知道,原来他的父亲想赶网络时代潮流,自己又创业设立了P2P借贷公司,结果可想而知,虽有心经营,但无力面对恶意欠款,卖车卖房都填不了窟窿,最后他的父亲以诈骗罪被警方逮捕,至今仍然在监狱中。而他虽然从财经大学毕业,但上学时浑浑噩噩,频频挂科,毕业后入职了一家公司,干了三个月,直到有一天被警察押着抓进派出所才知道这是一家骗子公司,三个月只拿到了500块工资,当时的他还狠心花了5000元买了一个智能手机。在讲述他的故事时,我这个局外人也觉得实在是太惨了,但是他笑着说,出来混嘛,总是要还的。后来他贷款借钱去北京学了云服务器维修,现在是华为外包公司的维修员,还了欠款,慢慢有了自己的积蓄,一切开始步入正轨。所以这个世界其实也是公平的,我们一生中碰的壁,吃的苦,有早有晚,但总归是会来的。重点就是如何预防自己再次受苦,或者在受苦后如何继续站起来。

        有句古话说的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当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那他就具备有条理的思维。在现在这个知识付费的年代,大家花了差不多“一碗兰州拉面”的钱接触了解了关于理财的底层思维。而这十几元的价值真的远不止一碗拉面。这三天的学习让我们认识了财富这间屋子,这屋子里有各种家具(其他资产),当然还有灰尘与垃圾(耗钱资产),我们要及时清理灰尘和垃圾,还要明白“养鹅”(生钱资产)的重要性。至于到底养什么品种的鹅,养几只鹅,怎么才能挑选到好鹅,那肯定就需要更深入的学习了,如果学习费用只值一碗兰州拉面,相信会有一部分人不会认真看待,因为根深蒂固的穷人思维会抗拒学习。因此有许多人会心生抗拒,半途而废。其实我很希望自己也能继续坚持下去,和自己的穷人思维做斗争,因为我知道想要学到买鹅养鹅的技巧绝非一碗拉面钱的事,或许我要卖掉我财富小屋中的一套家具,但是我不会后悔,因为现在的我愿意吃学习的苦。想要有所收获,必然要有所付出。我们小白营的各位朋友们既然有缘成为同学,也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一同为实现财务自由而奋斗的战友。

        我昨天算了一下自己目前拥有的储蓄,然后打算拿出其中的闲置资金2万元作为本金,收益率按迪生老师的年化收益率30%来算,10年后是27万。我的每月平均到手工资有1万1,如果我每月定投2000,其余不变,10年后就是是133万。十年后,2030年,我36岁,靠学习理财哪怕能赚到50万,也抵过父母辛辛苦苦种十年地了,把这些理财的收益每年取出一些给父母养老,换他们晚年轻松健康,想想都觉得开心,而如果不出意外,我至少还有5个10年,按年化收益率15%来计算,就我76岁时靠每月定投2000元就坐拥2亿资产了,如果单单只靠一开始的2万本金,按年化收益率15%来算,到我76岁时也将拥有2千万资产。当这些梦想变得触手可及时,学习理财技能的愿望就变得如此迫切,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漫长的一生,如果自己吃的苦够多了,那就想办法,让自己的家族后代变得富足,同时还要培养后代的富人思维,当富人思维开始“人传人”,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就算这些思维没有为增长财富带来太大的帮助,我相信也会对你的世界观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启发你的后代,让后代为你的家族增长财富。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民日报的指引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