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光《师说观人术》163



爱新觉罗溥光

《师说观人术》

昨天喝茶,想起苏东坡的诗句——从来佳茗似佳人。一个似字,看起来,还不是佳人,宛如也!古人很少用比喻,但苏东坡的诗句里比比皆是。

例如,禅茶就是一例。

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

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

——(唐)陆容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一开始,茶、禅、诗这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因子之间便结有不解之缘。

“茶”在上古写作“荼”,如《诗经·谷风》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认为,“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

研究者多以为中国饮茶之习始于汉代,成熟于魏晋南北朝,大盛于隋唐,大致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及诗歌的兴盛历史相表里。

饮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僧人与喜好谈玄论道的士大夫是实际的倡导者与推动者,如魏晋时期的名士、名僧刘元真、支孝龙、法祚之辈,往往在修禅论道中以茶助兴,又往往将自己的感悟发之于诗歌,茶与佛教、诗歌开始结下不解之缘,茶禅渊源尤甚。

星云大师送我的茶,久久储于壇中,一日,掀开壇盖,哇满屋飘香。我看看茶盒底部,写着是:清凉山茶。我不好再找星云大师要茶,我就在网上找,哇,叫清凉山茶的满电脑里都是,我决定放弃找茶的想法,品那个清凉茶的杯子味道,足矣!没必要非要如愿!

生活里有许多无常和突发事件,只要我们不期待什么,也就值当没有发生。当春乃发生的只有那雨,那淅沥沥下着的春雨,都说春雨贵如油,南方总是在下着春雨,而北方嗷嗷待乳的大地就没份享受着天赐。

去年还是荔枝满园,今年就绿树龙眼了,不懂春花的人,怎懂春心呢?

在海南则是另一番景色,东南亚热带植被把海南簇拥,象一颗大翡翠,镶嵌在祖国的胸前,深呼吸,有甘蔗的味道,不,是椰子的味道!是咖啡的味道。是天涯海角的味道!

海南茶应该是指雪、苦丁和白沙绿。海南比较著名的茶叶,除了传统红、绿外,还有独具特色的雪,水满、鹧鸪、苦丁、香兰、槟榔果等。你看海南诗的国度,给茶起的名字也这么迷人。

说茶,不能说说海南的沉香,她在中国的应用,已有历史,点明沉香为宫廷专宠始于汉代、文人爱香兴于魏晋、香风吹遍在宋明天下等,沉香被列为“海南四大宝”之一及其一直受人们亲睐的原因。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焚香品香是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斗茶、插花、赏画一样,不仅是中国式生活的体验,也是因物证心的重要方式。

因此,由历史悠久的海南沉香所带来的风雅体验,是其他香材所难以给予的!

我不懂茶,也不懂沉香。但我这个门外汉,却可以从另一角度体验茶可醉人的药效,沉香富贵的奢侈。

于是,我笔下的皇墨——心有沉香,不畏浮世。就那样,堂皇地走入人心。而茶,我多喜香醇的茶,饮后,满口留香,醉在那,诗兴大发,也是醉伶。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华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中华诗歌史上的盛世当属唐朝,那么当盛世中的唐诗与茶文化交流在一起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

盛世中的唐朝,饮茶已经成为一种高雅的风气,可以说是家家皆饮之。也成为与饮酒相同的一种友谊交流的方式,文人墨客均喜爱聚在一起边品茶边吟诗来陶冶情操。

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卢仝等著名诗人都写下了很多富有哲理的相关茶诗。

据说李白听说荆州玉泉真公,因为经常饮用一种名为“仙人掌”的茶,虽然已经80岁了,仍面如桃花。李白乃联系在玉泉寺为僧的侄儿,让送些“仙人掌”茶来,待他收到并饮用后,便写了一首神话似的诗歌来: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李白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杜甫在汴梁(今开封)禹王台时,有一天,他和友人刚刚品完茶,站在鸟语花香的春日下,感受到心情之愉悦,环境之幽美,也写了一幅高雅的茶诗:

《重过何氏五首》其三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白居易更是一位茶的爱好者,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曾经在庐山结草堂而居,过着“架岩结茅屋,断壑开茶园”的隐居生活,因而使他成为对茶叶生产、采制、泡茶与鉴别的行家,并以此为自豪。

白居易留传下来有关茶的诗歌就有50余首。他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中自称自己是鉴别茶叶的行家: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帋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白居易在上面的那首诗中,更是创造了一个“爱茶人”的名词。

唐代的元稹写的一首诗更绝,他仅仅用了55个字的《一字至七字诗·茶》,就从茶的自然形状、茶碾茶罗、煎煮过程、饮茶乐趣直至茶功全面作了吟唱。尤其是“爱僧家”道出了茶与禅宗的密切联系,僧人以茶敬施主,以茶供佛,以茶助禅功。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 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还有一位唐朝诗人,名气不是很大的卢仝,写了一首借茶抒情从而把饮茶升华到富有哲理境界的代表作。

我写了四个字《好人好茶》,送给一朋友,结果他在网上卖99万,唉,他一这样偷步,估计好人两个字也变味噻。

为什么皇墨不再送人的原委就是如此,所以,茶,需品。人呢?你品得出谁来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新觉罗溥光《师说观人术》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