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平 || 学会自我探索,扩大自我意识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也是心理学的重要命题。让我们借由“自知”和“觉察”,实现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跨越,这也是学会自我探索,扩大自我意识的过程。

沐浴新阳光,学习爱的艺术

 “探索人生和生活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就是在探索你自己,就是在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生命和生命的奥秘,这对你来说需要一个过程,因为你迷失自己的时间太久了,因为你背离你的生命太久了,你在向外乞讨的时候,走得太远了,以致于你忘记了你来时的路和再重新进入你的家园的门,因此你不得不需要一个过程。”

这是上课时李老师要求我们抄录和背过的一段话,用以说明自我探索的重要性。还强调说:

心理咨询不是去改变人,而是让人学会去觉察自己、学会去自我探索;

学心理就是向内求,回归、回归、回归!

现在开始慢慢对这些话有了些理解,也能将相关内容逐渐联系到了一起。

我们为什么需要通过自我探索扩大自我意识?

乔哈里视窗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自我意识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很多,我们对自己的了解远远不够。

乔哈里窗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和哈里提出的,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他们从自我概念的角度对人际沟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视窗理论,并根据“自己知道——自己不知”和“他人知道——他人不知”这两个维度,将视窗分为四个区: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和未知区。

乔 哈里窗

盲区是指别人知道、自己却不知道的意识区域。我们的模样是我们最大的盲区。我们首先要承认自己有盲区存在,先做到心不盲;再通过自我探索、寻求反馈等方式看到自己的盲区,并努力走出自己的盲区。

未知区是别人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的区域。需要我们不断扩大认知,不断探索自我,不断减少未知区。

自己所不知道的区域(盲区、未知区)都是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的自我意识区域,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盲区和未知区,从而更多地认识我们自己。

通过自我探索扩大自我意识,不仅能更多地认识我们自己,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也具重要意义。

精神分析和从它分离出来的各种心理治疗都特别重视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

这里,关键是病人的自我探索。尽管离不开治疗者的启发和引导,但不能代替病人自觉的思考而采取灌输的方式。用灌输的方式即使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如果病人不会自我探索,下次遇到问题仍需求助于治疗,甚至所谓新问题不过是老问题不同内容的重复。

自我探索使意识扩大,过去觉察不到的内心世界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人们对自己的理解得以提高或深入。

(许又新《心理治疗基础》)

从许又新教授的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学会自我探索、扩大自我意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怎样通过自我探索扩大我们的自我意识呢?

李老师在课上讲了自我认识的四个阶段。自我认识是一个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逐渐上升到“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过程,也是从“自为”到“自觉”的过程。

“自觉”是自我觉察,而“自为”则是没有觉察。比如,我们在走路时常常只是自动地在走,对当时的状态并没有关注和觉知,这是“自为”;如果在走路时,能时常去觉察自己是收腹提臀还是全身松垮?是步履是轻快还是步伐沉重?是脚步匆匆还是沉稳有力?就是处于自我觉察的状态。

自我认识的四个阶段

要从“自为”到“自觉”,自知与觉察是关键。自知是改变的起点,所有才有人贵有自知之明之说。有了自知之后,还要时时处于觉察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才能达到自觉的状态。

许又新教授在书中列出了自知之明最明显的体现(许又新《心理治疗基础》第167页):

1.知道自己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长处及短处。

2.知道自己习以为常的处理困难的方式及其得失。

3.知道自己所压抑的是些什么情欲。

4.知道自己行为的动机,从行为的方式和后果看出隐蔽的动机。

5.知道自己目前的情感和心情(尤其是不愉快的)跟已经过去了的事件(以及当时应对方式的丢失)之间的联系。

6.能在别人的言语行动中看到自己的反映,或者,能把自我客观化,即站在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

7.能用历史学家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过去,没有无益的后悔和内疚,也能做到“好汉不谈当年勇”。

要真正实现以上自知之明,离不开生活中对自己的觉察,要觉察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努力去发挥自己的长处;要觉察自己处于“无为”状态时处理困难的方式,探索出更好的方式;要觉察自己压抑了哪些情欲;要觉察自己的行为,探索出行为背后的动机……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也是心理学的重要命题。

让我们借由“自知”和“觉察”,实现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跨越,这也是学会自我探索,不断扩大自我意识的过程。



李克富 || 有一种爱叫看天气预报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延平 || 学会自我探索,扩大自我意识)